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什麼是大骨節病?

大骨節病為兒童和少年發生的地方性、變形性骨關節病。其原發病變主要是骨發育期中骺軟骨、骺板軟骨和關節軟骨的多發對稱性變性、壞死,以及繼發性退行性骨關節病;臨床上表現為四肢關節疼痛、增粗、變形、活動受限,肌肉萎縮,嚴重者出現短指、短肢甚至矮小畸形。

大骨節病的分度

大骨節病根據臨床表現分為三度:

I度:出現多發性、對稱性手指關節增粗,有其他四肢關節增粗、屈伸活動受限、疼痛、肌肉輕度萎縮。

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II度:在Ⅰ度基礎上,症狀、體徵加重,出現短指(趾)畸形。

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III度:在Ⅱ度基礎上,症狀、體徵加重,出現短肢和矮小畸形。

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從右至左為:正常、Ⅰ、Ⅱ、Ⅲ度

大骨節病的分佈

據報道,全世界只有中國、俄羅斯和朝鮮有大骨節病。中國是全球大骨節病發生地區最廣、病人最多、病情最重的國家。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13個省(區)部分地區,從東北到西南一個狹長帶狀範圍,涉及365個病區縣(市、旗),受威脅人口2190多萬,現症病人17萬左右。其中陝西省是大骨節病重病區,涉及10個設區市62個病區縣4194個病區村。

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陝西大骨節病病區分佈按其自然地理環境可分為三類。

1.黃土高原病區類型。主要分佈在延安、寶雞、咸陽、渭南等地(市)部分縣。病區多屬黃土梁塬丘陵溝壑和中低山地貌,並且與甘肅省東部病區連成一片,是本省主要病區類型。面積佔全省病區總面積80%,病人數佔全省病人總數95%。

2.秦嶺巴山山地病區類型。主要分佈在漢中、安康、商洛、寶雞等地(市)山區縣,位於海拔800~2 000米山地和山間峽谷地,呈斑點狀分佈。

3.泥炭沼澤病區類型。主要分佈在神木縣、榆林縣、橫山縣部分鄉(鎮),低窪地勢,有廣泛發育的泥炭沼澤土。

大骨節病的防治

防治措施

補硒:硒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經過實驗觀察,表明服硒有預防大骨節病新發的效果。隨後在陝西多地區(市)的病區推行補硒防治大骨病的措施、補硒方法由單一的口服亞硒酸鈉片,擴大到田間農作物噴硒、施硒肥,食用硒鹽等多種方法。

1997年10月,陝西省衛生廳、陝西省鹽務管理局決定從1997年12月起,在榆林、延安、銅川、渭南、西安、咸陽、寶雞、商洛8個地、市44個大骨節病區縣462個鄉(鎮)供應硒鹽,受益700餘萬人。

關於大骨節病,你瞭解多少?

改水:新中國建立初期,病區各級政府發動群眾改良水質,打深井,實行窖臺升高加蓋,窖前增挖沉澱池,入水口增設過濾網,經過初步沉澱、過濾,再經過窖內沉澱、發酵後飲用。

“十五”期間,水利部門結合“農村飲水解困”項目,在32個大骨節病區縣實施改水項目,受益27萬人。全省累計改水受益人數增至205.51萬人。

移民搬遷:1997年,陝西省政府藉助國家西部開發優惠政策,以地方病重病區為重點,結合扶貧異地搬遷,“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全省1.9萬多戶7.33萬病區群眾喜遷新居,加快了病區防病致富奔小康步伐。

搬遷前飲用泉水,居民挑溝水吃,搬遷後實施安全飲水項目,居民家家吃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搬遷前大多居住窯洞,潮溼採光不好,衛生差,勞動強度大,幾乎看不到電視,搬遷後住上寬敞明亮的新瓦房,採光、通風、衛生好,勞動強度減低。村裡道路硬化,實現路通、水通、電通,安裝了有線電視,過上了富裕生活,連續5年沒有新發病例。

退耕還林 換糧吃雜:在群眾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政府採取扶助政策,在良舍鄉設立綜合防治點,實行山地造林、坡地種草、平地深耕細作,實施科學種田,調用非病區優良糧種,多種豆類,改變糧食種植結構單一化傾向,種雜吃雜,改善飲食結構,增加人體蛋白攝入量,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將病區耕地植樹造林種草,政府調入異地糧食供應病區。至2005年,全省在大骨節病區退耕388萬餘畝,換糧37萬餘噸,受益人口340多萬。

保障糧食衛生:改善糧食生產、制粉、貯存技術,提高食糧衛生質量。

生活中注意保護關節

在勞動、運動及日常生活中,必須隨時注意保護關節,減少關節的負荷,以儘可能地延緩病情進展。保護關節的重點是:

  1. 少使用關節,應避免抬舉重物,尤其是用力過急;避免做不可停止的動作或節奏過快的動作。
  2. 保護關節的功能位置,關節伸屈時勿使肌腱、韌帶和關節本身受到過度牽扯、摩擦和擠壓。養成經常使關節充分舒展的習慣。
  3. 適時改變姿勢或活動關節,使關節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也可避免關節變得僵硬。一般建議同一姿勢不宜持續1小時以上。膝或髖關節受累患者應避免長久站立、跪位和蹲位。
  4. 當關節疼痛時應停止活動,使關節有充分的休息。關節情況良好時,應從事適當的運動,以增進肌力及關節活動度。

5. 天氣寒冷時注意關節保暖。

大骨節病作為一種典型的地方病,其發生與地方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的生產生活條件密切而錯綜複雜地關聯,其中包括暫時人力還難以駕馭的因素,例如洪澇、霜凍等自然災害。因此,已經基本控制大骨節病的地區仍需心存憂患意識,堅持實行有效的預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為可持續性控制和消除大骨節病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