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測開始:發工資用央行數字貨幣?現金、支付寶、微信何去何從?

最近,財經領域最熱門的莫過於“央行數字貨幣將落地”訊息了

:近日,蘇州市相城區要求區屬行政單位員工安裝央行數字貨幣錢包,5月份開始,將把工資中的50%的交通補貼通過央行數字貨幣形式發放;無獨有偶,農業銀行開始內測數字貨幣錢包,“一石激起千層浪”,資本市場也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近期數字貨幣概念股集體上漲,公眾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關注度達到了高潮。


內測開始:發工資用央行數字貨幣?現金、支付寶、微信何去何從?

那麼,到底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從科普的角度來說,央行數字貨幣本質上就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虛擬貨幣。當前,我國貨幣供應量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分別為M0、M2、M3。我們可以簡單按照以下標準劃分: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我國數字貨幣的發行是用於替代M0的,即是用於替代的現金,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它理解為虛擬版的現金。


內測開始:發工資用央行數字貨幣?現金、支付寶、微信何去何從?

為什麼要考慮用央行數字貨幣替代現金?

現金使用方便,具有匿名性,使用場景最為廣泛,但也有不少的缺陷:

現鈔綜合成本較高

一方面,現鈔的設計、發行、回籠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紙幣磨損在所難免,使用時間一長就會出現殘損狀況,不利於長期流通,限制了現金的流通效率。另一方面,國內的反假形勢依舊嚴峻,製假售假的情況依舊存在,客觀上增加了社會經濟正常運行的負擔。

現金容易成為助長犯罪的溫床

由於現金天生具備隱匿性,對於不法分子而言,現金,尤其是大額現金依舊是最為“安全”的交易工具,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逃稅、恐怖融資、洗錢等犯罪活動,不利於社會穩定。

而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則完美解決了上述現金的劣勢:現金轉變為虛擬形式,成本呈幾何級下降,同時具備可控匿名性,如有必要,可以回溯交易記錄,高效預防違法犯罪。

今後,假設我們遭受了金融詐騙,大筆數字貨幣被轉移,央行和警方也有能力依靠技術能力高效追回這筆資金,這在現金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內測開始:發工資用央行數字貨幣?現金、支付寶、微信何去何從?

有了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是不是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早已習慣了用支付寶、微信的進行電子支付,要是考慮成本和違法犯罪,直接不發行現金即可,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發行數字貨幣呢?

這裡我們必須要明確:儘管現金的匿名性不利於預防違法犯罪,但我們普通人正常交易的匿名需求理應得到保障,央行數字貨幣追求的可控匿名,針對的是違法犯罪行為,個人合法、合理的隱私依舊會依法得到有效保護。因此,數字貨幣的存在有著不可動搖的根基。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替代的即現金(M0),而支付寶、微信裡面的錢是活期存款(M1),兩者並不衝突。其最直觀的一點就是數字貨幣和現金一樣,沒有利息。


內測開始:發工資用央行數字貨幣?現金、支付寶、微信何去何從?

面對數字貨幣時代,普通人該如何面對?

很簡單,坦然接受即可。我們根本不用擔心使用習慣等問題,從農行測試的錢包應用界面大致可以看出,央行數字貨幣錢包的界面和我們熟悉的支付寶、微信差不多,主要功能也包括“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等,“碰一碰”的功能或許為老年人等不習慣電子支付的人群專門設計的,盡最大可能模擬現金支付的行為,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了。


我們要堅信,科技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質量,央行數字貨幣也不例外:社會將給予公眾充分的時間來適應數字貨幣,逐步從“紙幣與數字貨幣共存”過渡到“數字貨幣”的階段。

內測開始:發工資用央行數字貨幣?現金、支付寶、微信何去何從?

“擁抱變革、享受變革”才是我們正確的應對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