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民俗,祈雨

胶东民俗,祈雨

我的故乡是胶东半岛密水河畔的一个小村庄,这是一条发源于鲁山与障日山的河流,它像一条五色的彩带,从东南向西北流去。而沿河两岸的六十多个村庄,像点缀在彩练上的一串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密水两岸。

洪武二年,我们的先人们,被官兵驱赶着,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底下,三步一回头,五步两徘徊,直到望不见槐树叉上的老鸹窝,这才来到鲁东南占产立村,那时由于生产力低下,先来者允许寻觅水源近的地方立村,于是沿河两岸便有了这诸多村落,密水河也就成了我们世世代代的母亲河。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六百多年转瞬而过。我们这些山西移民的后裔,便在密水两岸繁衍生息,那淳朴的民风,世袭的风俗,也就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密水河那丰沛的水量,一年到头,象母亲汨汨的乳汁,潺潺流淌,养育了两岸数以万计的人们,滋润了上千顷的肥田沃地。但也有个别年景,遇上旱魃肆虐河水断流,井水干涸,河床上白花花的一片泛白的干沙,田中的禾苗,像放在锅里炸了一滚儿,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这时,善良的人们,便自发的组织起来祈雨。他们祈雨的方法奇特而怪异。

发起者是村中享有良好声誉的年长寡妇,她们组成一个班子,挨家挨户的凑份子,东家一捧豆,西家一枚铜钱,老妪来到谁家,谁家都热情款待,不能空过,等材料备齐以后他们就经过层层筛选,挑出十二个寡妇,十二个童男(必须是属龙的)祈雨的时间定于二月二或三月三中午祈雨这天,先把凑的黄豆上水磨磨成糊状,然后在龙王庙(没有龙王庙的村庄,土地庙也可)前支一口大锅,锅底下点燃柴草,烧热后,锅内倒上早已磨好的豆汁。

一个时辰后,豆浆已经沸腾,将要溢出锅外的时候,仪式开始了,只见一队赤条条的小男孩,身上一丝不挂,一个个头顶大竹筛,依次围着龙王庙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圈,另一队清一色的寡妇,青衣素裙,左手端水瓢,右手执炊帚,从锅里舀出煮沸的豆汁,向童男洒去,一边洒着,一边念道:"十二个男,十二个女,十二个寡妇来祈雨,人家祈雨它不下,我来祈雨下大雨!"手一扬,豆浆都指向空中洒去,接着喊"雨了,雨了,下大雨了,"男孩们便欢呼雀跃:"雨来了!雨来了!下大雨了!"

这支"祈雨"队伍绕着庙子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后,仪式结束,等待着苍天有眼,久旱后普降甘霖,这奇特的祈雨仪式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