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为什么用一本“日记”叙事婚姻故事?

渡边淳一的小说《紫阳花日记》以一本隐匿的妻子心情日记为因,以丈夫对日记的偷窥为主线,揭示了夫妻双方在爱情、婚姻、家庭三层关系中激荡、苦闷的心路历程,指向现代婚姻中隐藏的问题。

整部小说用“日记”这一种特殊载体,连接整部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从而形成别具一格“日记体式”的叙事手法。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过一句话:“小说是用密码写就的现实。”优秀的小说其实就是破解生活与艺术间某种隐秘关联的密码。

《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为什么用一本“日记”叙事婚姻故事?

01、渡边淳一为什么用“日记”作为主要叙事?

第一、“窥视”的叙事视角,引发读者的猎奇心理

《紫阳花日记》中最为独特的创作手法就是“叙事视角”的奇特。日记牵扯着人的隐私,藏着内心的秘密。而渡边淳一,却带着读者,随着出轨的丈夫视角,一次次趁妻子不在家,潜入属于妻子私人房间,摸索着枕头下一本紫阳花封面的妻子日记。

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提到: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或者一个文本看待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的。

视角在叙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的角度不同,同一事件会出现不同的结构,甚至将会关系到文本所描述的故事的性质。

丈夫省吾是私立医院院长,完美家庭的一家之主,省吾从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人物双重定位为事业有成,才智双全的成功人士。读者随着这样一位角色的一次意外翻到他人内心世界,是忐忑而惊喜的。

小说虽然“偷窥”的是丈夫,但同样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造成了一种“窥探隐私”的艺术想象氛围和阅读空间。

随着省吾的心理活动和日记里妻子的心理活动,双线描写之下,读者对这个表面风平浪静的完美家庭下隐藏着”婚外情“的情绪刺激,不断增加了猎奇心理,强烈渴望知道欲盖弥彰下的情节变动。

读者的视角一直跟着丈夫省吾一样的“胆战心惊”,一次次欲罢不能的走进妻子的卧室,偷窥妻子的内心。视角是丈夫,读的是妻子的内心。

《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为什么用一本“日记”叙事婚姻故事?

第二、“写”与“读”解析故事线AB面

渡边淳一的作品大多是剖析与婚姻相关联的爱情、伦理道德、两性意识等方面问题,这本《紫阳花日记》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日记”是绝佳的反映人物心理的载体,而同时可以对“读日记”的人同步进行心理描写,双管齐下展现同一事件中,两位人物之间的心理矛盾和反差。

整部作品写了一段婚姻中的两段婚外情,而有趣的在于丈夫和妻子在“出轨”与“被出轨”角色之间相互转换。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两面性,当各持一面之词,读者却从反思出这段婚姻问题的本质。

日记的特点“自我对话”,可进行纯粹、隐秘的私人叙述,其本意不仅无心传世。

“人物的思想再没有比用人物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更自然的了,再没有比自然带来的真实更能吸引人心的了。而且人性本来就是具体的、自由的,应当有独立的释放空间。”

而读日记的人,根据一件事的“自我反馈”叙事,加以诠释另一个角度的理解认知,“双面叙事”是这本小说最有趣的吸引人的特点。

02、“日记”中隐藏着妻子志麻子人格中的“隐私面具”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首先提出“人格面具”一词,荣格在《原始意向和集体无意识》一书中写道: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

“人格面具”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人格面具,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人格面具,事实上,“面具”并没有真假之分,只能区分为“公开面具”或者“隐私面具”。

《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为什么用一本“日记”叙事婚姻故事?

  • 志麻子“公开面具”:温良恭顺的贤妻良母

妻子的社会角色单一而刻板,只有“贤妻”和“妈妈”两种身份,虽然为家庭主妇,但把整个家庭和孩子照顾的得体而令人满意。

而当丈夫翻开日记之时,我们会发现她的“人格”并非和现实生活中的“面具”统一,而这是与她“自我”相违背的。

她为自己带上沉重的“家庭面具”:贤妻良母的形象。在心理学中,长期表现虚假的“自我”会导致缺少嗜好、压抑综合症以及低自尊感,还可能会使人做出自我毁灭的行为。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一个人越是以自己身份说话的时候,便越不是自己。给他一个面具,他便会告诉你事实。”

  • 志麻子“隐私面具”:对婚姻早已不满

志麻子在日记的表露心声,虽然起因是记录发现丈夫的婚外情的蛛丝马迹,但随着记载量的剧增,我们却从一角揭开整段婚姻的斑驳,实际上,志麻子早就心存不满。

志麻子在日记中说:

“家庭中的齿轮又一个不正常,就会导致其他的齿轮也出错,从齿轮的不协调处发出吱吱的尖叫声。”

“久而久之,就会对不正常的齿轮习以为常”。

现在还能勉强的运转,只出于两人的“公开面具”,道德伦理上的夫妻职责。

这段婚姻中,在省吾婚外情之前,志麻子就已经处于“情感压抑”之中,只是她忙碌于家务和抚育两个孩子,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复一日的生活,

丈夫省吾用婚外情的行动去发泄婚姻的不满,而妻子志麻子却一直隐忍,坚持维护“贤妻良母”的面具,把最真实的自我想法包裹在最深处,不被任何人发现。

《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为什么用一本“日记”叙事婚姻故事?

而如果不是这一本日记,无论是读者、还是丈夫省吾,甚至志麻子本人可能都无法揭示婚姻生活的真相,虽然人人都讨厌“虚伪”,但是却更害怕面对“真实”,这也是我们对人格面具不可舍弃的原因之一。

“人格面具”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隐私面具”在里面,“公开面具”在外面,越外层的“人格面具”越坚硬、理智、节制,越里层的“人格面具”越柔软、感性、自由,


03、“日记”是志麻子释放被压抑的“隐私面具”的“合理位置”

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长期受“公开面具”支配,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异化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在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真我的“隐私面具”,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长期被压抑的面具如果得不到释放,会导致人格障碍,而志麻子为自己选择了用“日记”的形式,释放真实的“自我”。

①情感的压抑

志麻子在日记里解析了婚姻的现状,丈夫繁忙的工作给家庭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从而成为了社会、周边邻居眼里“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不知不觉中,我和孩子们都适应了没有丈夫(父亲)的家庭生活,觉得丈夫(父亲)不在家事理所当然的,既不寂寞,也不感到眷恋。”

两个人在家庭分工明确,一个负责赚钱养家,一个负责家务所有,久而久之无声默契的各自奋战,却没有了情感交流,各自忙碌着各自的生活。

到了时间和金钱上都富裕的今天,两个人却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变成了毫无情感交流的“假面夫妻”。志麻子在生活中寡言少语,尽本分做着社会认定的贤妻良母,但压抑已久的个人情感全部倾泻于日记的里,对丈夫的敏感多思、对生活的忧愁与喜悦。

②情欲的压抑

在得知丈夫出轨之前,这段婚姻中麻志子已经显露出对丈夫的情欲的压抑。

“丈夫做爱的方式总是机械性的”“那时候的我,已经把做爱等同于生殖行为来考虑,而所谓的行为也只是义务性的”,“终于如愿以偿,我怀上第二个孩子,那时从心底松了一口气,并不是因为怀孕,而是可以不用再和丈夫做爱而感到放心。“

志麻子和高中老师接触之后,对于老师的邮件仅仅“我等你”三个字“莫名其妙的有些热血沸腾”,心脏砰砰的跳,脸上潮红,感觉自己像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无知少女”。

结婚15年,两个孩子的母亲而言,对于除了丈夫之外敬重的男性老师发出的情欲信号,志麻子显示出了芳心初动般蠢蠢欲动,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些年被压抑后的情欲,连“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③困境的压抑

尽管志麻子一直处于婚姻的不满中,但结果表现还是首先被丈夫出轨抛弃,她曾想过将婚姻协议书摆在丈夫面前,带着孩子们一走了之。

朋友为志麻子解释了作为全职主妇的离婚后的困境:搬出去租房子需要男性担保人,家庭主妇社会评价低得到的离婚赔偿费少,根本无力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经济情况无法得到孩子的抚养权,而监护权也偏向经济优势一方,一旦闹僵会禁止母亲的探视权......

种种的现实困境压力,让志麻子无力结束这段压抑的婚姻,夫妻之间日趋冷漠、隔膜,虽形同陌路却互相利用对方来维持“体面”的“假面夫妻”。

在今天的社会中并不少见,如何正确理解婚姻关系中的人性和人权问题越来越难,婚姻关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体现了现代人在绝望与希望中的苦苦挣扎。

《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为什么用一本“日记”叙事婚姻故事?

志麻子为什么要写这本日记呢?渡边淳一在小说中借用丈夫省吾的疑问带动读者的疑问:为了记录真实的心情?写出来可以消除内心的焦虑和不满?抑或是为了留下记录,以备日后使用?是为了知道丈夫来看,为丈夫而写?

而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这本日记是志麻子,太长时间强化温顺贤良“贤妻面具”,打压但人格上不能长期伪装、压抑自己,面具可以是保护自己的工具,也可能会成为毁灭自己的武器。日记是被压抑的自我的最后途径,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

04、起初“日记”是志麻子压抑的人格宣泄,最后“日记”是异化婚姻的抵御抗衡,《紫阳花日记》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紫阳花日记》的结尾开放而充满玄机,读者与这段婚姻荣辱与共了一段时间后,会不禁质问:这样的婚姻看似表面达成平衡状态,会是永久合理的存在方式吗?

①平衡“人格面具”,别让“面具”蚕食“真自我”。

荣格所说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下会运用不同的“人格面具”,但我们会把自己禁锢在社会所称赞的“面具”,比如“贤惠的妻子”、“成功的人士”、“完美的父亲”等等,痴迷于用标准化的模子来迎合他人

这种行为背后,其实我们内心所恐惧的是“隐藏面具”下的人性暴露,譬如贪婪、性欲等等。

在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中,Jack和他的同伴们在孤岛上为了生存猎杀野猪。他们在脸上涂满了各种各样的颜料,用来掩护自己。Jack说,脸被涂上颜料的感觉非常奇妙,就好像

一部分的自己被隐藏了起来,而在那片颜料下的自己,就好像是整个事件的一个旁观者,罪恶感被慢慢地淡化,最后觉得带着颜料的自己做任何事都再平常不过。

虽然带着“面具”展现的人格看起来更完美,但却不是真实的自己,当一切原形毕露那一刻,将会是最痛苦的面对,“面具”对生活真正的影响取决于我们对它的依赖到底有多少。你越依赖它,它就越容易主导你的生活,蚕食你的“真自我”。

把外部的声音抛开,正视自己的一切,欣赏自己的优点,客观认识自己的缺点,才会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与无法代替性。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找到了意义,而不是由他人牵引和主导着。

②“夫妻冷暴力”绝不是解决婚姻问题的方法

渡边淳一实际上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对“夫妻冷暴力”的现状,两个人默认采取了疏远、忽视、互不理睬、拒绝性生活等夫妻身心分离的矛盾和窘境。

假设没有这本“日记”,详细展现人物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和深层情感以及真实的需要,我们也无法这么深入的了解到夫妻生活中妻子对于丈夫和家庭生活的情绪流动、心理变化和情感轨迹。

小说的结尾最后一篇的日记,妻子志麻子表明给“时不时偷看我日记的丈夫”,从此将把所有的事情全部装在心里,不再用“日记”去进行夫妻变异化的交流。志麻子把最后单方面的交流窗口关闭掉,意味着彻底进入“夫妻冷暴力”状态。

夫妻冷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无论如何转换都将是对整个家庭的巨大心理伤害,没有伤痕、没有流血、没有尸首,但却陷入死一般寂静的“亲密关系”,永远都不会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为什么用一本“日记”叙事婚姻故事?

婚外情并不是婚姻中最可怕的症结,最可怕的是隐藏在对表面平和、实则冷漠破裂的夫妻关系,这本小说其实是对严重缺少情感交流的一种绝妙讽刺。

写在最后

读《紫阳花日记》时,一直有种隐隐的沉闷,偷窥日记这样的行为,常常出现在青春期少年和父母之间代沟问题上展现隔代亲情亲疏不定。

然而存在于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夫妻中,没有无法割舍的血缘,没有时代的鸿沟,却产生如此变态冷漠的形式去寻求心理上的疏解,是现代婚姻中的悲哀。

当“爱情”和“婚姻”成为生活的背负,我们还有什么美好可以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