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才,如今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培養人才,發掘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為各項事業的創新發展凝聚力量,加速轉型振興。今年以來,新撫區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就是抓振興”的工作理念,不斷拓寬人才合作開發渠道,構建開放包容的人才發展格局,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助力新撫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面向全區幹部開展專題講座,開拓幹部視野,受訓人數達5000餘人次。

強化黨管人才,凝聚工作合力

管理好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基礎,新撫區積極完善黨管人才工作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首先,完善組織體系。新撫區成立由區委主要領導和17家成員單位、各鄉街共同組成的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分工、細化職責。實施項目化管理。以全市“匯智撫順”三年行動、“鳳來雁歸 振興撫順”等重點人才工程為契機,研究制定了《新撫區2018年人才工作要點》,以項目化方式對全年工作任務進行了分解,形成了有操作性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聯繫服務專家常態化。建立區級領導包保重點人才、科級幹部包保一般人才責任制,定期對人才進行走訪慰問,通過與專家交朋友、結對子,不斷密切與專家人才的聯繫。加大考核力度。科學設置人才工作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建立立體式、多層次人才工作督查督辦制度,嚴格問責追責。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遼寧省農科院撫順食用菌科技服務團隊培訓農村實用人才。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瀋陽工學院專家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現場培訓。

聚焦主導產業,大力培育人才

結合全區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新撫區堅持以用為本,統籌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圍繞“3+2”戰略產業發展,提升黨政人才服務發展能力。在全市率先開展“走出去、請進來”人才培養模式,以“走出去”的方式組織全區300餘名科級幹部分批次到北京大學進行封閉式輪訓;以“請進來”的方式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教授面向全區幹部開展“大數據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等專題講座及學術交流,開拓幹部視野,更新幹部發展理念,受訓人數達5000餘人次。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培育鄉村實用型人才。大力培育農產品經紀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帶頭人和種養殖業能手,提升農村實用人才帶頭創業能力。從區直機關選派8名幹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充實農村一線工作力量。

圍繞社會民生改善,加強服務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社會工作人才的專業知識培訓和職業訓練,積極培育社區建設、社區管理、糾紛調解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逐步提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職業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圍繞重點產業發展,積極搭建企業經營人才培訓服務平臺。堅持需求導向,以大石化帶動新撫工業轉型發展為依託,開展與院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並組織召開能力提升專題講座及各項政策諮詢服務活動,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

圍繞教育強區建設,打造名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新撫教育強區優勢,抓好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依託8個教育名師工作室,大力培育各學科專業名師,以品牌促效益,進而拉動教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組建專家工作站、名師工作室等產學研合作平臺,廣泛吸納人才團隊,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創新和生產要素支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強化社會工作人才的專業知識培訓和職業訓練,積極培育社區建設、社區管理、糾紛調解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創建平臺載體,不斷匯聚人才

新撫區積極發揮商貿中心區位優勢與“企業總部”集群效應,創新人才引進模式,採取聯合攻關、項目顧問、技術諮詢和遠程服務等方式,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和團隊。

招攬兼職人才。以“新撫大講堂”為契機,聘請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ppp項目促進辦主任周凱波為新撫區經濟顧問,與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李季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進一步完善發展思路提供了智力支持。

爭取掛職人才。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契機,積極爭取省市優秀人才到鄉、村掛職第一書記(副鄉長或鄉長助理),幫助建強班子、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組建人才團隊。通過組建專家工作站、名師工作室等產學研合作平臺,廣泛吸納人才團隊,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創新和生產要素支撐。同時,在全省率先創辦人力資源產業園,為“鳳來雁歸”搭建平臺。

聚焦重點項目“引才”。開展“大生態區校企人才戰略合作”項目,以“高校行”為抓手,把區內現有企業作為實施主體和實訓基地,開展校企對接,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問題,目前已有37家企業參與校企互動,為推動企業創新、生態旅遊項目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注重政策導向“聚才”。為推進金融小鎮、特色小鎮、食品工業園、再生資源產業園等建設,區委出臺一系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各項支持政策,逐步形成“人才+項目”、“人才+產業”、“人才+課題”的培養髮展模式。其中,僅金融創新產業基地項目吸納大學生120人,帶動就業200餘人,成功引進了一批省內外高校畢業生參與新撫振興發展。

創新載體平臺“用才”。充分發揮新撫區省級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優勢,努力形成人才集聚效應。籌建了全市首家大學生“雙創”孵化基地,為廣大人才創業創新提供服務平臺。目前,已入駐企業11家,帶動了區域就業、創業100餘人次。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金融創新產業基地項目吸納大學生120人,為新撫振興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在全省率先創辦人力資源產業園,目前正在積極申報省級平臺,有望成為東北首家專業人力資源產業園區。

優化服務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新撫區加強人才服務親情化建設,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全面實施人才安心暖心工程。

為滿足引進人才工作需要,新撫區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利用武功街新世紀嘉園、萬達公寓等部分政府資產,建設“新撫區專家公寓”,率先改造完成一期10套專家公寓,切實打造好專家服務載體。進一步加強對引進人才的政治引領和聯繫服務,全力支持服務人才創新創業,讓各類人才在新撫創業有機會、幹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積極傳遞黨和政府重才、愛才的決心。

持續擴大“全國十佳魅力城市”品牌效應,開展“百名學子看新撫”、高校人才招聘新撫專場等活動,帶動各類人才“知新撫、愛新撫、建新撫”。積極借力省市人才政策,主動接受輻射帶動,全面推動人才工作健康發展。

接下來,新撫區將在持續完善各項人才優惠政策、豐富項目載體、優化創業就業環境的基礎上,以深入推進全區重點人才工程為抓手,切實把人才工作落到實處。成立調研組,結合金融產業園、食品工業園建設,制定務實管用的引進人才、服務人才政策,組織實施“援智行動”,用先進地區的工作思路、發展理念、成功經驗帶動人才素質能力提升。進一步完善聯繫服務人才工作體系,全力支持人才幹事創業,共同推動新撫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新撫區」新撫區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持續向產業轉型發力

整潔明亮的區專家公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