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N(區塊鏈服務網絡) 即將商用啟動,你真的瞭解它嗎?


BSN(區塊鏈服務網絡) 即將商用啟動,你真的瞭解它嗎?


2019年10月15日,中國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開始測試。經過半年的內部測試後,BSN正式面向所有區塊鏈領域的開發者開放註冊,4月25日商用大會即標誌著BSN正式投入商用。


這是全球誕生的第一個區塊鏈服務網絡,會對整個區塊鏈行業發展產生什麼樣的推進作用?讓非小號帶大家來深入瞭解。


BSN的白皮書重點


BSN白皮書跟很多花裡胡哨的項目白皮書有著明顯的區別,邏輯清晰,敘述簡單,即使對區塊鏈或互聯網技術不甚瞭解的普通人,也能大致看懂它的技術邏輯和功能應用。


BSN白皮書的最後更新時間是今年2月份,參與撰寫的都是“國”字開頭的: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中國移動通信、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研究院、中移動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紅棗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BSN(區塊鏈服務網絡) 即將商用啟動,你真的瞭解它嗎?


白皮書一共分為以上8個章節,17頁,非小號為了方便大家能夠快速瞭解其內容,將核心要點總結如下:


1.BSN是一個跨雲服務、跨門戶、 跨底層框架,用於部署和運行各類區塊鏈應用的全球性基礎設施網絡。可以理解為BSN相當於區塊鏈行業的因特網,所有的開發和網站都在此底層基礎上搭建。BSN也提到它將是“第二代專業互聯網”。


2.BSN主要服務於聯盟鏈(許可鏈),白皮書中將公有鏈與聯盟鏈進行了比較,認為公有鏈不夠靈活、不受任何監管和完全去中心化等特點很難在國內進行真正商業化經營。但據說這是老版白皮書的內容,後續內容進行了更新,重新添加了支持公鏈框架的部分,且白皮書中明確表示BSN網絡現在已經支持EOS和以太坊。


3.公共城市節點。據白皮書信息,目前服務網絡已經在中國建立了近 100 個 公共城市節點。預計在 2020 年底,公共城市節點將達到 200 個左右。全球城市節點的作用主要是提高BSN服務網絡的性能,為開發者和終端用戶提供更全面、靈活和穩定的服務環境。(有點類似EOS當年的超級節點的作用)


以上三個要點基本就總結出了“BSN是什麼、服務於什麼、怎麼實現”的核心內容。白皮書其他部分基本是對這三個要點的展開和豐富。


BSN的作用


BSN頂層設計要點可以歸結為:“1基1核7性”。


1基就是以聯盟鏈架構為基礎。1核就是以支撐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為核心。 7性則是開放性、公用行、擴展性、開源性、多門戶、低成本和自主性。


從落地方面來說,BSN網絡最大的作用是連接了所有區塊鏈應用開發的孤島。從部署到開發、運維、甚至免費代碼包,BSN都給打造好了,無論是聯盟鏈還是公鏈(以太坊/EOS)的開發者,只需要在BSN網絡的節點上進行開發即可。對用戶來說參與不同聯盟鏈的應用,需要不同的身份驗證,但用戶參與BSN上的聯盟鏈應用,只需要一次身份驗證即可,安全性提高,參與門檻降低。


舉個更生動的例子,按照BSN官方說法,一個完全沒有區塊鏈應用開發經驗的人,能夠通過BSN一系列服務開發出屬於自己的聯盟鏈並運行,成本只需要2000-3000元。

而此前如果要建立傳統的聯盟鏈局域網環境,根據目前主流雲服務提供商的報價,每年最低成本超過10萬元,所以BSN會不會令區塊鏈創業與目前流行的直播創業一樣,能鼓勵大量的中小企業和個人通過BSN進行創新和創業,從這個方面來看,BSN的出現將大大促進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


BSN網絡與阿里、騰訊、華為區塊鏈雲服務有什麼區別?


瞭解BSN網絡的框架後,很多人都會覺得和阿里騰訊開發的區塊鏈BaaS平臺似乎沒有區別。本質上都是方便區塊鏈應用開發者的,但還是有很大差別。阿里騰訊等的區塊鏈雲服務主要是提供接口和底層服務,需要有懂區塊鏈編程的人去編程和調試系統,部署費用高於BSN網絡提供的虛擬機費用,還需要有系統運維人員等,而BSN網絡上面通過硬件服務器和雲資源已經上架了一層區塊鏈運營環境,將屬於各方的雲資源組成一個網絡,開發者以非常低的技術及人力成本就能在BSN開發出聯盟鏈來,再通過城市節點模式,靠中國移動覆蓋多個城市,節點之間數據全部互通。


BSN網絡相對來說是更方便、便宜的開發工具,也是數據庫、雲資源。


應用場景:2C、2B和2G


這些場景還在探索中,所以我們就從定義上來理解。


2C是指區塊鏈數字統一身份。基於BSN網絡打造一個輕量級的聯盟鏈,然後將普通用戶的統一身份認證信息納入區塊鏈管理,實現對賬戶操作過程痕跡數據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有效應用於服務群眾的視頻辦理業務。此前雖然公鏈項目中也有不少做數字身份的,但源頭上的信任問題無法解決,用戶無法將自己重要的身份隱私信息上傳至項目方主要運營的公鏈上,從這個方面來說,由“國家隊”主導的BSN有天生優勢。


2B則有企業用來監測或管理的聯盟鏈應用。比如酒店消毒智能監控、道路健康生態監測、中小企業融資信用鏈。


2G則是政府部門的私有鏈。打通政府部門信息系統中的事項流程,操作可追溯,提升機關內部的效率、精準和安全。


BSN網絡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用戶角色,未來可能擁有最多用戶資源供區塊鏈應用開發者進行挖掘。


為什麼是聯盟鏈?


公鏈的神話其實早就破滅,逐漸淡出大家的視野。我們不講公鏈那些佶屈聱牙的技術背景,簡單講一個道理:公鏈上可以開發出無數應用,或是被拿來發各種各樣的虛擬幣,那麼公鏈需要多少條?應用可以有成千上萬個,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但公鏈系統其實1-2條就足夠了。打個通俗易懂的比方,手機品牌可以有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但操作系統只有安卓和IOS兩種。


所以大多數沒被應用起來的公鏈,神話破滅是必然的路徑。我們再來說說公鏈的商用缺陷,就拿EOS和以太坊舉例,起碼代表了目前最好的公鏈技術與頂層設計,但依然無法真正商用,無論是性能還是安全都有很大侷限性。阿里和騰訊都紛紛開發了自己的區塊鏈BaaS平臺,在服務自身業務的基礎上向其他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對傳統互聯網公司來說,區塊鏈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多方互信水平,同時還要保證業務性能。假設支付寶上鍊,既要保證我們信任支付寶不會隨意挪用我們存放進去的資金,支付寶信任我們的身份信息為真,支付的商家可信,還要同時保證數億用戶同時支付或轉賬時不會卡頓......在此商用基礎上就會發現區別,公鏈需要考慮嚴格的安全性來保障用戶資產,而聯盟鏈中安全性和性能的優先級可以根據業務調整。而且因為直接面向業務而不是面向普通用戶,聯盟鏈中各個用戶存在上下級關係,它們的權限等級也因此不同,公鏈在這方面也是缺失的,公鏈中只有用戶隱私一個層級。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公鏈其實沒有真正可落地的商用場景,商用場景的要求與公鏈的特性天然違背,而聯盟鏈則可以根據不同業務需要來進行模塊化設置和技術開發,能夠真正商業落地。


所以BSN網絡主要服務於聯盟鏈,且從設計之初就是打造成降低聯盟鏈開發的公共基礎設施,統一不同聯盟鏈之間的底層平臺架構、技術標準,讓此前不同鏈之間業務數據難以實現交互的問題徹底解決,因此推進區塊鏈的技術轉化和產業佈局。可以說,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方向基本在聯盟鏈。


4月25日BSN將進入全球商用階段,商用後的 BSN 將取消內測期的應用數量和節點數量限制,開始為期兩個月的公測,已經在運行的聯盟鏈也可以適配在BSN網絡上。不知道未來全球會有多少聯盟鏈加入BSN成為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