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中国书协的首届主席,被誉为人民的书法家。他身居高位而没有官架,学识渊博而没有傲气。一生不收弟子,不办个展,不出专集,但学舒体者远超千万!何香凝说过:“国共有两支笔,国民党有于右任,共产党有舒同。我更喜欢舒同。”曹禺题:“一代宗师,吾党之荣”;启功先生誉他:“千秋翰墨一舒同”;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马背书法家


舒同1905年11月25日出生于江西东乡县一个贫苦人家。5岁上私塾,临习颜体楷书和《兰亭序》。少小时,舒同对书法痴迷,一有空就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不停地比划,渐入古人所谓“口如诵,心如闻”的境地。

舒同9岁时,县城有一位老者过寿,有人荐舒同写匾贺寿,舒同现场挥毫写就“杖国延年”4个大字,旁观者无不拍手称赞,誉之“神童”。

1921年舒同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舒同在校期间,五四运动爆发,舒同参与了宣传革命真理的标语写作,看到的人都称赞舒同的字写得好。后来舒同参加了红军长征,在行军途中,没有纸笔,舒同就捡了树枝在地上划拉;骑在马上,也用手指头在裤腿上划拉。有一次被毛主席看到了,就笑着说:“舒同,你成了马背书法家啦。”从此,“马背书法家”的美名就传开了。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舒同当选为第一届书协主席。后又受命负责筹组中国书协,被选为第一届主席,推动形成全国书法热后,力辞第二届书协主席,推举新人接班,自己化为春泥护花。


舒体创始人


所谓舒体,就是舒同的创造笔体。其书体从“二王”入手,以颜、柳之楷为本,取各家各体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独特风格,立“七分半”字体。这个“七分半”,可以说是舒体字的精华,既结体上楷、行、草、篆、隶五体各取一分,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合称“七分半”。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中国书协创始人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后任第2届、第3届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毛泽东主席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

舒同之所以被誉为人民的书法家,是因为他这位马背上的红色书法家身居高位而没有官架,学识渊博而没有傲气,无论谁去求字,他都一一应允。因而,改革开放以后,费县人多次登门拜求墨宝,舒同先生为“半塔中学”“琅琊羲之砚厂”“费县影剧院”等题名,这些墨宝成为稀世珍品。出版《舒同字帖》(分楷、行、草三本)、《舒同书法》、《舒同书法艺术》等,请文人书法大家、北京大学教授张辛撰写《舒同书法艺术展序》。

198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舒同举办首次个人书法展,其前言即是舒老和组委会请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陈玉龙先生撰写。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三不书法家


舒同一生不办个人展览,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被誉为“三不书法家”。舒同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舒同从不卖字,也没有太强的金钱观念。有一次,舒同出门坐公共汽车,上车后没钱买票,售票员要赶他下车。车上乘客认出他是大书法家舒同,抢着帮他买了票。他让那人把地址留下,好把钱还给人家。


还有一次,舒同请齐白石刻一枚印章,章刻好了,要付70元。那时候是供给制,舒同没钱,借了一圈借到70元才把钱付了。那笔欠款,他花了3个月才还清。 从这些事可以看出舒同的为人,难怪启功题赞曰:“千秋翰墨一舒同”。


舒同书法作品欣赏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舒同,一生不办个展,不出书法集,不收弟子的中国书协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