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如何養生,教你四招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

處暑時節,如何養生,教你四招

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此時,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處暑如何養生才正確呢?

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是夏天的暑氣依然未減,特別是南方地區,處暑之後,一般會出現“秋老虎”天氣,氣溫較高,空氣乾燥,陽光充足。

處暑時節,如何養生,教你四招

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一候鷹乃祭鳥,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養生攻略一、重視起居有時

處暑需重視起居有時,古代人在睡眠養生法中強調子午覺的重要性,即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他們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時至4時,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而中午12時至13時,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另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養生攻略二、促進陽氣收斂

秋天,是人體和自然界陽氣開始收的季節。在處暑期間,常會感覺到皮膚變得緊繃,甚至起皮脫屑,口唇、鼻咽部乾燥得冒火,大便乾結等,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秋燥”。秋燥是由於氣候乾燥造成的,此節氣期間發病多表現為咳嗽少痰、咽乾不適、鼻燥口乾、手腳心熱等。因此,在養生方面,起居飲食都應以能促進陽氣收斂為目的。

處暑時節,如何養生,教你四招

養生攻略三、食物宜清熱安神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要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人體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

養生攻略四、運動鍛鍊不可少

可以選擇散步、騎車、體操、慢跑、跳繩等,運動程度以全身稍微出汗即可。運動的同時可適度曬太陽。曬太陽的時間宜選擇在傍晚,每次半小時左右,曬太陽時應選擇避風處。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和曬太陽,可以感受到室外陽光空氣的撫慰,提高人體對氧氣的利用。

推薦兩款處暑滋陰潤燥滋補湯

菜乾鴨腎蜜棗湯:臘鴨腎4個,豬?500克,白菜乾250克,蜜棗4個。菜乾切段,臘鴨腎用溫水浸軟,切件,豬?洗淨。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2-3小時。

功用:菜乾能通利腸胃、下氣消食;陳腎功效清熱下氣;合而煲豬?,有清肺熱、祛痰火、通利腸胃的功效,適用於乾咳無痰、咽乾口燥、大便乾結者服用。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瘦肉750克。瘦肉洗淨,切厚塊;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淨。用料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

功用: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羅漢果甘、酸,性涼,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潤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湯具有益氣生津、潤肺止咳之功,適宜氣虛肺燥而見咳喘氣短、口乾渴飲、咳嗽咽乾者飲用。

對於現在這種天氣的確很容易讓人身體產生一些問題,但是上面的一些針對處暑養生的攻略朋友們是完全可以看一看的哦,對大家是肯定有好處的。

處暑時節,如何養生,教你四招

秋季養生小常識提示說,“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