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近年來,“點贊”一詞風靡華夏大地,“為志願者精神點贊”,已成為億萬手機用戶趨之若鶩的熱門話題。

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手機上的“點贊”,三言兩語,即表心聲;即使一言不發,一副“表情”,亦傳愛憎。它既接地氣,又簡便易行,因而為基層百姓所鍾愛。更為可喜的是,這些年來,舉國上下,不論哪裡有了困難,哪裡就有志願者的身影;哪裡有危機,哪裡就有志願者伸出的援手……於是乎,為志願者行動喝彩,為志願者精神點贊,也如火如荼,方興未艾!

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也許人們會問,這種澎湃的激情從何而來?顧名思義,所謂“志願”,英文表述是“Volutary”就是自願的、主動的、自發之意。中文也一樣表述了這個含義:“志”,是心之所往;“願”是情之所願、自覺自願。因此,“志願”本意上是有志向心的自願行為。而“志願者行動”正是迎合了人們的自願和志向,所以,不僅各項志願者活動風生水起,異彩紛呈,為之“點贊”,也連連“刷屏”,而且二者琴瑟和鳴,相得益彰。

“點贊”即為參與—“此番非來為看客,志在龍門奪錦袍”。何況“志願”不設觀摩席?“點贊”即是參賽者。再說,志願者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志願公益的心理動機,它並不是一種超越現實生活的特殊事物,而是一種貼近民生的生活方式,一種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點贊”之“首贊”,叩擊的正是公民意識最敏感的這根弦,亦即志願精神最終的落腳點。“心入”,必將帶動“身入”。

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點贊”即為超越—歌德說:“讚美別人,就是把自己放在同他一樣的水平上。”讚美別人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見賢思齊的過程,不僅能使自己和被讚美對象處在同一“等高線”上,人格檔次也會隨之提升。正如孟雲所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點贊”既是一種涵養,也是一種超越。

“點贊”即為修為—“點贊”付出的讚美,非但不會貶損自己的顏面和尊嚴,相反還會在不經意間收穫友誼和合作,賞識他人的過程,本身就抑制著內心的私慾、糾正著固有的偏差。再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將心比心,豈不發人深省,催人自新。

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誠然,“點贊”更多傳播的還是精神文明的正能量。俗話說,劃一根火柴,只能閃現一點點微弱的光亮;如果點燃一堆乾柴,則可以引燃熊熊的大火,讓眼前的世界為之一亮!正所謂“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以斷言,隨著志願者群體的日益壯大,伴隨著志願者行動的不斷拓展,“為志願者精神點贊”,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大有可為,流光溢彩!

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為志願者精神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