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歷史上各朝代招賢納士的舉措似乎都是被人稱頌的,就連元朝在一段時間內重開科舉都被認為是進步的表現,但只有曹操的“求賢令”除外,因為他提出的“唯才是舉”經常被解釋為是重才不重德。

一方面他在三次求賢令中確實是說過要容忍有道德瑕疵的人才,而另一方面,曹操這個奸雄大反派,在南宋以降名聲都爛大街了,一個不道德的人自然只能做出不道德的事。


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乾隆說曹操是天下第一反賊

直到近代推翻了封建統治,著名史家陳寅恪等人才指出,曹操的求賢令看似重才不重德,但實則是與世家士族的道德高點對抗,“而為一政治社會道德思想上之大變革。”

曹操摒棄世俗認可的道德觀只是為了維繫自己的權柄,從世家手裡奪取選官的權力嗎?他在勝袁紹後能一把火燒掉那些部下投誠袁氏的書信,就說明他很清楚,他消滅不了壟斷了世間知識學問的世家豪門。

所以曹操提出所謂重才不重德的“唯才是舉”,並非是想引入寒門來消滅士族這個影響全社會的階層,而是希冀通過這種博弈造聲勢壓制儒家道德觀,並逼儒學傳家的士族妥協,為順利代漢自立鋪路而已。

曹操應該沒想過卸磨殺驢 因為驢子不好找

曹操年輕的時候絕對是個一腦子忠君思想的熱血青年,不論是才是個小尉官就對豪門不法發起挑戰,還是想著除去國賊董卓,到後來倡議天下討董,並且一個衝上去。

他一心為大漢的所作所為自然被人們看在眼裡,等到天下戰火頻頻,大漢朝大廈將傾之時,也自然就有許多人押寶押到了曹操身上。

作為宦官的後代,本來天然是被士族排斥的,就看最開始,曹操手下除了譙沛集團的子弟兵外沒什麼士族之人來輔佐他就知道了。士族最看好的還是他們的領袖袁氏一族。

只不過袁氏兄弟袁紹和袁術,一得勢,似乎就一個想著割據河北,一個居然想著篡位,這就背離了儒家“忠孝”思想傳家的士族生存之本。固守君君臣臣綱常名教的傳統使得很多士族轉而投向曹操。

荀彧就是最好例子,他棄袁紹而投曹操,並且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代表潁川士族去的。

“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司馬懿),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三國志·荀彧傳》

荀彧的到來,一方面給曹操補齊了缺乏謀士和治國能力的短板,一方面則為天下士族做了表率。

曹操能夠平定北方,潁川士族集團是其離不開的左右手。而治理天下,更是沒了士族這些壟斷了知識的人才不行。


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潁川集團後人遍天下

曹操自己也承認:“吾起義兵誅暴亂,於今十九年,所徵必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三國志》

士族之人本無所謂主君是誰,因為都是在大漢名義下,他們效忠也只是效忠大漢。荀彧為什麼死?就是因為他雖然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但也更是漢朝的忠臣,他幫助曹操,只是想幫助曹操替漢室安定天下。

曹操何時萌生的代漢自立不得而知,不過他深知來自儒家門徒士族的阻力,但也對此基本無能為力。

殺光士族?那誰替他出謀劃策,誰替他治理地方?僅僅依靠一小撮寒門子弟嗎,要知道,這些寒門子弟能夠讀書甚至上位,都離不開士族的提攜,所以寒門子弟也未必是和他曹操同心的。

曹操所能做的,只是與士族進行博弈,儘量壓制他們對天下的影響,但是絕對不敢下死手,因為那樣就是魚死網破。士族力量制約王權,這是那個時代背景決定的,不是曹操十幾年時間就能改變的。

士族是時代的巨獸 他們需要的只是代言人

曹操的家底也算不錯的,不然也不會一起兵反董,親戚朋友一下子就湊出了好幾千人馬。但就這樣,他家的所謂豪族也只能算是寒門。士族,那是需要祖上出過二千石大官的。

不過最開始的士族前身也就是曹家一樣的土豪。東漢崇尚儒學之後,一些豪族因為掌握並壟斷著儒家知識,豪強官僚化後,華麗變身為新興的官僚集團。與曹家相比,士族是既不缺上面關照的人,也不缺下面賣力氣的。


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東漢末年勢力最大的本是袁氏一族

就拿袁紹的袁氏一族來說,“四世三公”、“勢傾天下”,所以袁紹一旦嶄露頭角,馬上從者如雲,就連袁術這個紈絝,也一樣馬上就支起了一個大攤子。

都說董卓殘暴,可是除了殺了一個小皇帝之外,那些朝堂之上的士族之人,他又殺了哪個?所殺者,都是些小門小戶罷了。

而且,豪族出身的董卓也自知士族的能量,所以為了穩固自己的權柄,不僅把士族中的名士招到朝廷當官,並且還把大量的士族任命到各地為官,反董大軍中的,袁紹、王匡、鮑信、韓馥、劉岱、孔伷、孔融、張邈等都是他權傾朝野時任命的一方諸侯。

這些士族雖然出身儒家,卻不是什麼遇到兵說不清的秀才,至少是家裡隨時能召集一大批人上戰場的。

還說袁氏,袁術袁紹相繼都被滅掉了,可是在袁氏的老巢汝南,

滿寵“率攻下二十餘壁,誘其未降渠帥,於坐上殺十餘人,一時皆平,得戶口二萬,兵二千。”——《三國志》

也就是說,殘餘的袁氏當時仍然掌握著至少二千私兵。

曹操平定北方之後,真敢動這些追隨其左右但卻掌握了地方話語權的士族嗎?

五胡亂華,長江以北傷亡慘重吧,可是北方士族被斬草除根了嗎?並沒有,唐朝之初,山東士族還能和關隴門閥扳手腕的。

士族選擇曹操,不過是想給自己找一個強有力的代言人,而且,最開始,也是因為相信曹操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忠於漢室的。

不過曹操後來的心思變了,但是實則,戰火洗禮後的士族自身的信條也在變。從鐵骨錚錚的忠君國士變為了“保家全身”的搖擺之人。

而這種變化,正是曹操代漢自立所需要的,也是曹操通過各種手段進一步促成的。

即便是曹操在位期 官員選拔仍然掌握在士族手裡

能成為士族,是以家族中有人成為朝廷高官為支持的。但是父子乃至祖孫都能做高官這就鳳毛麟角了,東漢後期也就袁氏和楊氏才能做到。

那麼如何保持士族的地位呢?這就需要編織關係網,這個網越編織越大,於是就形成了士族這個政治階層,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家族才成為士族後就能一直有人憑本事做官。

這個憑本事,指的是靠著“明經”也就是通曉儒家經學來獲取官位,士族本身就是靠儒學知識起家,所以是其看家本領,自然不希望別人,比如庶族寒門來搶生意,於是就有了知識壟斷一說。這一點在後世也是一樣,如果翻看一些家族家訓,明清時很多家族規定“書不外借”,不然就是“不肖子孫”。更別說本來就沒有幾本書的三國時期了。

但是官位就那麼多,憑本事未必搶得過競爭者,那麼在關係網之下,很多事情就可以運作了。

那時候沒有科舉,朝廷選官的辦法是舉薦制,也就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員有舉薦任官的權力。雖然說舉薦要察舉就是看個人品德也就是“孝廉”,但是誰品德好不好,不就全憑領導一張嘴嘛。

於是到後來就形成了“以族舉德,以位命賢”的腐敗體系,就有了譏諷這種舉薦制的民謠,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這種士族由壟斷學問到壟斷官位的弊端,曹操不可能不瞭解,因為他當年就是這麼運作之後才從浪蕩子變成尉官的。但是曹操也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至少在他平定北方的過程沒想過改變。


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三國時期一些名聞天下的士族

軍伍中的將領自然還是要憑真本事的,不然容易被關羽千里走單騎般送人頭,但是文官體系,官員察舉選拔之權,曹操仍然交給了士族。

從最開始的荀彧到荀攸,再到崔琰毛玠,這些掌管官員選拔任免之權的都是潁川文人集團的士族之人。

曹操後來逼死崔琰罷免毛玠,也主要不是因為忌憚滿朝都是兩人門人,不然他也不會繼續任命潁川集團掌舵者的陳群接任。

曹操心裡明白,不用士族,他就將無人可用。

曹操麾下包括五子良將在內有很多的武人,可哪怕這些人功勞再大封賞再多,他們的後人竟然沒有幾個是成才的,他們的家族難道連培養孩子的錢都沒有嗎?缺乏的無非是家族底蘊。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士族存在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曹操也沒有能力改變這個時代必然性。

三次求賢令 每次都在代漢自立路上進一步

曹操麾下缺人才嗎?跟那兩位比肯定是不缺的,因為他先有了荀彧等河南之士,平定袁紹後又吸納了河北人才,在荊州,又獲得了荊州精華投效,等於是天下大半人才都被他納入囊中。

但是就在赤壁之戰後,曹操突然發佈了求賢令,而且十年之內,三發求賢令。“求賢令”的內容讓後人多有詬病的是其強調“唯才是舉”,字面上分析就是隻要你有才我就讓你當官,而不管你德行如何。

這實則是與曹操的人才觀相矛盾的,因為從他任命崔琰、毛玠主管人事一事就能看出,曹操對於個人德行是很重視的,

“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太祖嘆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 ”

雖然說“唯才是舉”針對著舉薦制“舉孝廉”的重德內容,但曹操發佈“求賢令”主要也不是為了培養親近自己的寒門之士,打破士族對官位的壟斷。

看看三道“求賢令”發佈時間就知道了。

第一次“求賢令”是在赤壁之戰後,也就是曹操放棄迅速一統天下而轉為穩定北方之後。


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赤壁之敗,不僅是讓孫權、劉備有了坐大的機會,也讓曹操的北方不穩定起來。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就是漢獻帝。而漢獻帝最信任的擁漢派孔融竟然告訴曹操應該恢復周朝制度,也就是將許都周邊地區化為京畿之地交給漢獻帝管理。

曹操手下的第一謀臣荀彧也是一個堅定的擁漢派,而且他領導的潁川文人集團之中到底有多少擁漢派,曹操心裡可沒數。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直接就把孔融幹掉了,然後發佈了“求賢令”,目的很明確,你們士族不是講究德為先嗎,那麼我就反之道而行之,你們控制了官員選拔,那我就自己選。但這不過是博弈的一種手段或者說是對士族的警告試探。

第二次求賢令是在214年,為《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

就在此前,曹操為魏公,為此荀彧死。

荀彧是鐵桿的擁漢派,他認為曹操不能當魏公,因為,

“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作為士族主心骨的荀彧一死,士族之人就該有所思量了,那就是“忠”重要還是家族重要。

第三次求賢令是在217年,為《舉賢勿拘品行令》。

而在前一年,曹操成為魏王,代漢自立之心怕是路人皆知了。

這三道求賢令,每一次都與曹操在代漢之路上前進的一步相扣,所以說,他針對的並不是士族對官位的把持,主要是為了代漢自立做鋪墊。


曹操“唯才是舉”是不重德行?與士族爭權只是表象 一切為了篡漢

三國地圖

物語說

兩漢這麼多年,忠於漢室的人肯定不少,這些人則是曹操代漢自立途中的阻礙。而這些人又都是國之棟樑,曹操不敢輕動,只能在最關鍵的節點殺一兩個起震懾作用。

士族原本安身立命的是儒家思想,“忠君”思想自是根深蒂固,曹操想要達到野心,也就必然要攻心。

他的“唯才是舉”不是為了提拔那些被士族以各種無德而不被舉薦的寒門人才,他攻擊的目標是儒家君臣關係不可動搖的綱常名教,為代漢自立做思想上的準備。

“唯才是舉”並不是曹操唯一攻擊的手段,他的另一手就是立儲君。曹丕是嫡長子,但是曹操總用其他兒子來威脅曹丕的地位,他這麼做是想從士族固守的“嫡長子繼承製”上尋找突破口,同樣也是在攻擊儒家傳統思想。

不過,是士族首先放棄了對漢的忠誠,而就在曹操發佈第三道求賢令後,就立曹丕為太子。可以說是雙方妥協的結果,曹操終於為曹丕代漢鋪好了路。當然,很難說,曹操是不是死早了,不然他很可能自己就當了高皇帝。

參考資料 《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