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活动?

用户8107034479055


1、戏曲文化

陕西的戏曲主要有秦腔和碗碗腔。

2、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是信天游,其他民歌形式还有小调、酒歌、榆林小区等形式。

3、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4、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又称闹红火、闹社火、闹秧歌,流传于陕北高原

5、商洛花鼓

商洛花鼓又称花鼓子、地蹦子,是以跳和舞为特点的说唱民间艺术。

6、陕南民歌

陕南民歌是陕西秦岭以南秦巴山区的一大传统民俗,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有通山歌、山歌、小调、号子、仪式歌以及盘歌、儿歌等,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畅,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

7、耀州陶艺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是古代耀州瓷的中心窑址,旧称同官,因宋代时属耀州,所以又称“耀州瓷”,属于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始于唐代,北宋时达到鼎盛,制瓷历史长达1300余年,古代有“十里窑厂”之誉,其产品为北方青瓷代表。

8、户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富于明显的地域特色,民间风情强烈,想土气息浓郁。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勾画出户县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因此户县也有“画乡”之称。

9、凤翔泥塑

宝鸡市凤翔县的彩绘泥塑美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当地人将这种民间美术称为“泥货”

10、民间剪纸

陕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其中陕北高原剪纸显得强劲有力、豪迈奔放;关中平原剪纸一般精而不繁、巧而秀丽;陕南流行的植物纹样,疏密虚实相宜,装饰趣味浓郁。

11、华县皮影

12、凤翔木板年画



KING3883


陕西人的风俗文化有:

唐三彩陶。

面花。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

眉户。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

陕北剪纸。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

凤翔彩绘泥塑。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生动逼真而享誉海内外。

凤翔木板年画。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

仿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

仿秦铜车马。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秦腔。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

第四怪:碗盆不分家

第五怪:手帕头上戴

第六怪:房子半边盖

第七怪:姑娘不对外

第八怪:不坐椅子蹲起来

第九怪:睡觉枕石块

第十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此外安塞腰鼓是陕北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众多的陕北汉子身背腰鼓敲打着节奏一起在黄土地上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豫览世界


题主的问题有点大,陕西按人文地理分三块,陕北,关中,陕南,无论语言,习俗,文化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要完全回答题主的问题,得分三个板块来讲。

先说关中,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线,又分成了东府,西府,两个差异明显的地方,西府以宝鸡为中心,包括岐山,凤翔,彬县等地方,东府以渭南为中心,包括蒲城,富平,大荔,韩城等地方。

笔者是东府渭北这块的,说渭北几个有特色的活动吧。

一是细狗撵兔,这种细狗是关中特有的品种,嗅觉灵敏,奔跑速度快,身型瘦细高挑,故称细狗。其他地方已不多见,细狗撵兔是人们农闲时的娱乐活动,以冬季为最多,大家带着各自的爱犬,在一片开阔草滩地,比赛谁家狗捉的兔子多,落日余晖下,狗狂吠,人头攒动,随着一声清脆哨子声落下,各只狗早已按捺不住,发足狂奔,不大会儿,有些兔子就已成了狗儿们的战利品。据说这种活动早在汉代就有,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有效减少兔子繁殖过多,保证农收。有机会可以去体验下,现在蒲城有些地方还有,是非常过瘾的。

二是过年的社火,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社火,渭北这一带,过年间的社火原先热闹非凡,8个北方彪形大汉穿着以黑红金为主体色的衣服,脸上涂妆,抬着一座老爷庙楼横冲直撞,前面鞭炮开路,绕杆子两侧不断甩动,后面锣鼓队压阵,真可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老爷庙楼到哪家,哪家就得给喜钱,然后放鞭炮,图个驱邪去灾,平安健康之意,有的队伍会有那种把好几个小孩绑在一个类似树上的车子上,穿着漂亮的衣服,化妆成类似京剧那样子,穿街过市,小孩都有糖吃,又有人给钱,好不开心。到现在似乎已经很少见了,但那是我儿时最深的记忆之一。

三应该是敲锣鼓,最出名的应是韩城的行鼓,97年香港回归,韩城锣鼓队还曾被邀请赴香港表演,风光一时。据说这种鼓源自元代,原是行军打仗用的军鼓,到后来才演变成今天的行鼓,这个名字也是自此而来,行鼓敲击声音气势磅礴,隐隐中带有行军刀戈声。代表性的曲目有爬坡等。几乎渭北的成年汉子人人都会来这么一手,每逢过年及婚庆喜宴,都有锣鼓喧天声穿透你的耳朵,让你一起分享,一起敲起来。

西府的传统活动具体有哪些,确实不甚了解,至于陕北的剪窗花,安塞腰鼓,信天游,陕南的紫阳民歌等,确实了解太浅,可以请其他的答友继续补充。

当然作为陕西人,吼几嗓子秦腔是必须会的,然后再和几个瓜娃子谝谝闲传,吃个油泼面,那日子,真是美地太!


夏阳花椒


1、历史世界历史名城,华夏精神故乡—西安。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

2、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3、西安作为中国历史古都,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大街小巷里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下面小编就为各位整理一些西安的特色小吃,吃货们若到了西安不妨照单全吃一遍。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特色小吃有: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水盆羊肉;羊杂碎;腊汁肉夹馍;腊羊肉;笼笼肉等。

4、赛龙舟,又叫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也是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安康市北靠秦岭、南依巴山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深受楚文化影响,民间自古喜龙舟。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汉江两岸群众都会用划龙舟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西安临潼既是兵马俑的故乡,又是享誉全国的石榴产地。每到秋高气爽之时,亦正值旅游旺季,火红的石榴在阳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为骊山增辉添色。西安兵马俑石榴节把这两项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使旅游客同时满足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


中草药常识


秦腔、锣鼓队、踩高跷、抖竹马、跑旱船、扭秧歌、笑脸娃娃、扇子舞、打花棍、中字舞、说快板、说书,对唱,剪纸,春节前的写对联、捏面花等,专业的舞龙舞狮等。


用户54929436236


逛庙会,元宵节张灯结彩!



墨雨合帆涯


陕西的羊皮鼓。


Blue蔷薇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陕西历史悠久、民风质朴,从古至今流传并继承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产物,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多姿多彩、瑰丽奇特的民俗文化。秦腔、皮影戏、眉户、唐三彩,这些都是陕西日积月累的历史文化结晶。


国学学子


安塞腰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华阴老腔。皮影戏。剪纸与酸汤。道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之情,白露之韵,是为秦风,胜过信天游矣。


迎甲123


大点的有社火,窗花,秦腔,还有一些传统节日上的活动,历史悠久也比较普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