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防疫要内紧外松


中小学防疫要内紧外松

随着部分省市中小学开学,疫情防控成为当前学校的第一要务,预防集聚和测量体温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不少学校教师全线上岗,每一个老师都按照网格化的要求人人在岗在位。开学几天来,大家都疲惫不堪,非常紧张,尤其碰到发热病人之后的应急启动,更是压力重重。但本人认为,在疫情得到有效缓解,已经同意开学的今天,校园防疫要做到内紧外松,要高度重视但不高度紧张,尤其是中小学。

说到重视,各校必须高度重视防疫物资的准备,各项工作的流程和应急预案的熟知,防疫教育的到位以及消毒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有半点的马虎。简单地说,消毒好每一片场地、管理好每一个出口、明确到每一个人员、落实好每一个预案。这些事情,每一个老师,每一个职工都要熟记在心,疫情来临也不怕。

但一旦开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决不能异常紧张,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来做好开学复课工作,千万不能让孩子感觉害怕,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方面在自我的防护上要与学生同步。要求学生戴口罩,老师也必须戴口罩,这是最简单的对等方式,一旦老师过于注重防护,会让学生产生紧迫和压力,比如像社区干部和管控接触人员的防护,戴上护目镜,头上戴上隔离罩,穿上隔离服;再比如改作业,和学生交流全程戴上一次性的手套。高标准的防护照理并没有错,但从目前情况看会让学生产生恐惧,让人感觉是否真的有这么多病毒?是不是我们身上都有病毒?教育好学生疫情预防,需要用平静的心去平等对待,这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志愿的安排上,适可而止,我们自己也不要集聚;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更要和蔼,决不能将发热当做“重病”一样,不敢说100%的学生跟新冠肺炎无挂,对于大部分低风险的城市来说,这种概率很小很小,我们要以关爱她的语言,用温和的方式去处理这个事情,“是不是玩的过猛了?”“是不是晒太阳了?”“你坐一下,老师帮你再测一下”……尤其要注意的事,一旦发现学生发热,千万不能立刻穿上防护服,感觉像确诊一般。当老师发现学生发热,要多次复检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再按照应急流程走,不能简单地一个电话让家长接走。

中小学刚开学,留在后面的还有更小的孩子,他们对老师的依赖会更加强烈,如果让孩子因为防疫感受到了恐惧,防疫的真正教育作用就无法发挥。所以,作为学校来说,在进入学校之前要高度重视,做好每一个环节。就算已经开学,怎样优化流程,减少学生集聚,减少相互之间的交叉是关键,只有做到内紧外松,才能用平常心对待开学复课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