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看世界》:精英人生属于勇敢努力的人


十二月初,一个朋友发了微信,丢了张图片过来,是一本书的封面,叫《好好看世界》,朋友说:“推荐给你,觉得很赞”,让我看完之后和他说说读后感,因为他想看看不同人看完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信息化时代让人养成了碎片化了解,所以,书还没到手时,就百度上搜索出书的大概内容,这本书由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主持人李好编著出版,书中采集了《一站到底》热门选手蒲熠星、郭文韬、王照宇、彭雪茹、李思易等来自哈佛、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全球24所顶尖名校的学子精英撰写文章,内容主要讲述他们自己的留学故事,以及留学给他们的人生和职业带来的影响。

书里留学故事很多,每个人只有短短几页,但这些“精华”却是真真实实用他们留学多年的一点一滴组成,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刻苦又精彩的人生记忆。

现在,书看完了,从自身心理情绪上来总结几点观后感:

《好好看世界》:精英人生属于勇敢努力的人

01

看过这么多学霸的求学路,第一反应莫过于震撼:高校和名校实在天差地别,经历过四年普通大学的应试教育后,再去看这些名校,会发现,与应试教育强调分数即评价学生优良中差的模式不同,在这些百强名校中,教学重在培养,拿牛津大学英语来说,学校教的不是学语法、背单词,而是直接读英文原著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思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刻苦读书是最基础的,但读得好不代表你会很优秀,学校强调全面发展,寻找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道路,所以也会全力帮助你筑梦和教你成人,每周都会邀请世界各地出色的政治家、企业家、诺贝尔获得者等名人与学生互动交流,甚至每周会有院系晚宴,给出许多有仪式感的环境和氛围,区别了传统的死读书,让学生从中感受文化和知识的魅力。

主人公们在毕业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名校带给他们的除了知识深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真正地学会了思考的能力和做人的品德,不论从事金融、时尚、或者学术研究等,身上都会透着一种对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这才是真正大学所在的意义。

02

学霸的人生很精彩,看过之后,心情自然很难波澜不惊,而是满满的羡慕与嫉妒。可时间很公平,一天只给我们24小时,我们的一天平庸无比,他们的一天恨不得是别人的两天甚至三天,于是开始有了反思:

人分三六九等,有的人身在天堂,有的人流落凡间,甚至有的人自堕地狱,不是上帝的不公,而是我们自己没能有勇气突破局限,没有毅力孜孜不倦,更没有冲劲去实现梦想,这就是普通人和精英最大的不同。

普通人属于行动上的矮子,有梦迟迟不飞,日复一日,对陆地安全圈形成依赖,也就成不了飞鸟;精英则是行动派决心者,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叫游一堃,最早知道他是因为看到有关他旅行的文章,在这本书里,他是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的留学生,其中,有一段是描述他备考德语的经历,每天学习超过12个小时,上课背单词、吃饭背单词、如厕在背单词、连睡觉都在默背单词,82天的自我封闭式德语学习,让他如愿以偿申请到欧洲大学项目的奖学金,拿到了前往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的交换名额。

另一位是哈佛大学的刘爱舟,“学习忙的时候,我每天有4小时在教室上课,1个小时用于听学校的讲座,4个小时用于作业与阅读,8-10个小时完成考试复习或者写论文,这样导致我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当我们还在被窝睡懒觉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在太阳初升之前就开始奋斗,精英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他们比我们花更多时间在追求人生目标和未来,只要在路上,他们的被窝就没有机会变成“青春的坟墓”。

《好好看世界》:精英人生属于勇敢努力的人

03

心理素质上来看,他们也比普通人心理承受力强大且有魄力,敢于踏出熟悉的安全圈,踏上异乡求学的道路。

耶鲁大学的周天歌:“19岁那年的冬天,我拉着一个大箱子出现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大脑一片空白。那是我第一次到美国,没有家人朋友同行,手握一张计划表,逐一参加所申请的音乐学院面试。因为借住在费城朋友家,为了节省开支,我都是坐一夜长途汽车去参加考试,再坐一夜车回到费城。那一年,美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我碰上过大巴凌晨三点坏在山路上,全体乘客一起在雪地里推车的窘境;也曾因为忙于考试一整天没有吃饭,在傍晚时分的车站捧着热狗幸福地狼吞虎咽;还有凌晨五点,发着高烧,下着大雨,站在没有电梯的116街地铁口,拿着两只30公斤的箱子搬家····”。

困难之下,她安慰自己的话是:“我已经离开北京的安乐窝了,在这里,我也必须快乐强大地活下去”。

经历过孤独、彷徨、无助,到适应、理解、学习,再到熟悉、融合、提升,这是锻炼一个人心理强大的途径,也是一场自我成长之路。

确切地说,走出父母和家庭给的安全区,进入陌生的境地,自己给自己创造出新的安全区,那是一场真正只能依靠自己的自我修行,也是一次提升自我价值和学会自己做主的机会,这是中国很“多循规蹈矩”的孩子都需要的一场冒险,个中收获不可小看。

《好好看世界》:精英人生属于勇敢努力的人

04

这里,依旧感谢信息技术时代衍生出众多阅读APP,看完书后,可以从知乎找到其他留学生(并非精英名校出身)写的相关文章,记住了某位留学生说一句话,那就是:“大部分西洋人和国人相处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们人与人之间的舒适度会更高一些,他们很少会和朋友一起八卦或是谈论家长里短,更多是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由此,可以看出留学生们的一些共同点:对比曾经的自己或同年龄的朋友,他们会更重视自身的发展和感受,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我”的层次上,而非父母、亲戚、朋友或爱人,所以他们可以为了找到这个“我”去折腾、去吃苦。

就像《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丈夫乔伊是一个妥妥的家族富二代,表面看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他却始终不快乐,认为这些束缚着他,且不说他之后抛弃妻子的渣,但他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所以,不管工作多忙碌,每周末他都会驱车前往俱乐部登台表演。

05

不论看纸质书,还是开发APP碎片化阅读,其意义在于培养性情,增长视野,激发内心正能量,同时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感悟。

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看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自己本身,因为差异,因为多样,通过被碰撞和不断的被触碰边界,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

《好好看世界》越往后看,心态也从羡慕嫉妒转向思考,不能说有了一定要出国深造的想法和欲望,而是明白了陌生的环境可以把人变得更累,也会让人变得更好,精英们身上普遍有的品质,如自律、坚持、毅力、努力、自信、奋斗和不断提升,都是值得我们作为风向标去看齐。

当然,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要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己在什么阶段,就做符合这个阶段的选择,在可预估的情况下去创造梦想、去实现梦想。

06

最后,自己也给自己提了个设想:“假如有机会,‘我’会想去哪所名校读书?”

剑桥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牛津有《哈利波特》魔法食堂的学院、哈佛有高精英人才的俱乐部······思考过后,最终还是倾听内心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美国斯坦福大学。

为什么?

答案:斯坦福的第十任校长约翰·汉尼斯曾经说过:“斯坦福不会没有理由就录取你,无论你是多不完美的生命体,斯坦福都会告诉你:你很重要”。

我的人生,需要有人告诉我:我其实很重要,不是揶揄,不是随口,而是发自内心告诉我属于我的闪光点,人都需要被肯定,认可和自信可以带给我动力和目标,让我变得更勇敢、更快乐、更坚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