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過“五胡亂華”?(二)

西晉末年,中原大地遍地烽火狼煙,這場禍亂的根源,是由於西晉統治者內部的權力紛爭,以及對於各個民族的勞動人民的壓迫而帶導致的,而同時,與自西漢以來的民族政策,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自魏氏以來,夷虜內附,鮮有桀悍侵漁之患。由是邊守遂怠,鄣塞不設。而今醜虜內居,與百姓雜處,邊吏擾習,人又忘戰。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詐,侵侮邊夷;或幹賞啖利,妄加討戮。夫以微羈而御悍馬,又乃操以煩策,其不制者,固其理也。是以群醜蕩駭,緣間而動。雖三州覆敗,牧守不反,此非胡虜之甚勁,蓋用之者過也。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過“五胡亂華”?(二)


如果不是西晉統治者高壓的民族政策,這場浩浩蕩蕩的神州之亂,完全可以避免,最終,西晉王朝也被覆滅在這場風波里。在後世的認知中,五胡亂華 的民族主義屬性被人為的擴大了。而回到我們的前文,最初的五胡僅為匈奴人,就連“東胡”的鮮卑人,也沒有被算在內。

五胡亂華的最初定義,僅僅就是“五部胡人”的簡稱。五部胡,始於西漢,為歸附西漢的匈奴人。東漢末年,曹操將這些人,劃為五部,於是,就有了“五部胡”的稱呼。

《晉書•劉曜載記論》:「是以策馬鴻騫,乘機豹變,五部高嘯,一旦推雄,皇枝相害,未有與之爭衡者矣。」

最早有關五胡的說法,是出自《晉書元帝論記》,文章中有“晉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的說法,此時的五胡,絕對不會鮮卑人、氐人和羌人,西晉滅亡於316年,而此時,這些民族的軍頭,根本沒有形成氣候。

而五胡的說法,只能是匈奴人。

實際上,氐和羌兩個民族,很早就接觸了漢族,甚至可以追溯至商代。《後漢書西羌傳》中,就有讚頌了商王武丁,“氐和羌”兩個民族,“莫敢不來王”的說法。和氐與羌相比,雖然匈奴人也與漢族同源(《史記》),但他們實力強大,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文化,甚至語言和也漢族不相通,所以,從歷代史書的民族情感上,匈奴都不會被漢族書生們認同。史家更不會認同匈奴人。

而實際上,漢族文化對內遷匈奴的影響是非常強大的。內遷後,漢族地主和官僚經常將匈奴人作為奴婢,《三國志陳泰傳》中,就記載有大量的奴隸市場,曹魏也征伐匈奴人為自己屯田。

在這種殘酷的統治的基礎上,曹魏還對匈奴人的高層,進行瓦解和分化。首先,通過屯田制度的滲透,實際上,曹魏政權正在逐漸將匈奴人的生活習慣朝著普通漢族公民轉化,雖然,因為曹魏集團的生命力非常短暫,而讓這場轉化無疾而終,但這種思路卻被漢族統治者吸收,並在北宋一代,大放異彩,這一戰略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其中名將曹幃因此,也真正實現了吐蕃的漢化,十萬胡塵一戰空。這裡的盪滌胡塵,不是將異族人民全體無差別屠殺,而是通過開放的政策和先進的文化,將他們融入漢家體系中,成為進步國家的公民。

當然,這也要求了漢族政權,要在綜合國力和民族文化上,遠遠優於各少數民族。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過“五胡亂華”?(二)


而晉朝的建立,特別是對代匈奴人的高壓政策,讓曹魏的努力付之東流。而這種文化影響則是巨大的,比如劉淵的部族不僅改為漢姓,甚至劉淵還能順利的通讀漢族書籍,尤其喜好《春秋左傳》,在後來的民間文學中,劉淵的形象,幾乎和漢族著名英雄關羽一摸一樣了。

而劉聰更是通曉百家,而劉聰的臣子居然能夠引經據典,勸諫劉聰,則顯示了除了高層領導和底層勞動人民外,經過從西漢的到晉代這麼多年的轉變,匈奴文化已經大部分和中原漢族文化融合,從本質上,這些匈奴人已經放棄了劫掠了為榮耀的文化基礎,進而向著傳統漢族政權的仁政、愛民的方向轉化,儘管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反覆,但是少數民族的影子已經在“南匈奴”這個族群中,越來越渺小。

前面講過,這個過程雖然整體看上去,是一個符合歷史大勢的順流,但是我皇晉王朝一系列的高壓的騷操作,讓這個過程發生激烈的倒退。而這個倒退,激發了匈奴人民的強烈的民族意識,而為了自身的利益,又有不同目的的軍頭對各族人民進行文化誤導,最終導致了“殺胡令”的產生。

值得一提的是,殺胡令一事中,很多人因為長的像匈奴——深目、高鼻、多須而被誤殺,卻沒有記載因為長得像“氐、羌、鮮卑”而被誤殺。而冉閔自身的“土家族”的民族基因,也實際上證明了,漢人這個族群在當時,已經融入了更多的少數民族源流與基因。

不僅在軍事鬥爭領域,胡(匈奴)與漢族鬥爭激烈,而在文化層面,漢族政權也對匈奴政權口誅筆伐。對於漢趙政權的評價之低也就不難想象了,在漢族史官充滿情懷的筆調下,胡人吃“兩腳羊”的記載,也就不奇怪了。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過“五胡亂華”?(二)

民族的融合是一條曲折的道路,和歷史發展息息相關。雖然,由於西晉統治者的階級政策,造成了這場多民族的大動亂,但是當大亂之後,人民痛定思痛,才發現,其實這一切的紛爭,除了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獲得了一時的痛快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實際的進步意義。

因而,當鮮卑唐的關隴政權穩定下來之後,人們再也不去追究那虛無縹緲的始祖源頭,而是明白了 ,不論哪個民族,都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只有大家和諧相處,這片土地才有生機,只有大家攜手,這篇生機盎然的土地,才會被人們歌頌,只有這樣的土地,才是我們共同的華夏——神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