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残国内纯电动车”李想微博开喷事出何由?

4月23日,理想汽车CEO李想的一则微博,在网上引起热议。


“打残国内纯电动车”李想微博开喷事出何由?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上网开喷。是什么事情让汽车界响当当的李想愤而发声呢?

一切缘于当天下午的一纸通知。

4月23日下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

通知提出,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政策一出,国内纯电动车企业一片哗然。众所周知,国家补贴极大助力自主电动车飞速发展,甚至完全可以说,国内电动车行业是政策一手托起来,不仅做到送上马,还切切实实送一程。2019年4月2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5及以前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和2017年度、2018年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情况的公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已达数百亿元。仅2017年一年,工信部提供的补贴金额就达到了220.27亿元。落到各个车企上,仅比亚迪一家,近5年来共获国家新能源补贴接近90亿元。

可惜,含着银汤匙出生的孩子并没有成长为家中栋梁,反而恃宠而骄,道走偏门。

2016年12月工信部针对苏州金龙客车、河南少林客车、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深圳市五洲龙汽车等四家“有牌无车”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同时,取消骗补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的生产资质。

2016年,力帆新能源车型也因为骗补,被取消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2395辆新能源车的补贴,涉及金额1.14亿元。这是被爆出的第一家乘用车企业。

据报道,2016年共有72家车企涉入到骗补事件,涉及车辆76374辆,涉及金额92.7亿元。国内车企基本一扫而光。

最后,估计大家长也死心了,自己孩子不争气,过继一个得了,原来的家产也不准备给原来的孩子。于是,特斯拉入华,享受优惠待遇;补贴退坡,直至取消。

计划赶不上变化。2020年的疫情,让补贴仍将继续存在。不过严格的补贴标准,却是剑指国产纯电动车品牌。


“打残国内纯电动车”李想微博开喷事出何由?


特斯拉自然不惧。

虽然在《通知》发布第二天,特斯拉官网显示,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最终购买价格从29.905万元上升至30.355万元,上涨4500元。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最终购买价格从33.905万元上涨至34.405万元,上涨5000元。对此,特斯拉销售人员表示,消费者最终购买价格上涨是因为在最新的补贴政策下补贴金额减少所致。

事实上,特斯拉仍有较大降价空间。2020年1月,特斯拉销量为3563辆,2月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销量继续增加至3900辆,3月则猛烈复苏,销量达到10160辆,占到当月近25%的市场份额,销量一骑绝尘。

据悉,后续特斯拉Model Y以及补贴后起售价33.9万元的长续航版Model3等新车型即将推出。同时有消息称,当前售价29.9万元的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已被确认将调价至22万元。

和大红大紫的特斯拉相比,国产纯电动车哀鸿遍野。


“打残国内纯电动车”李想微博开喷事出何由?


3月份,5家造车新势力畅销车型销量加一起,占到特斯拉Model3销量的55.65%。卖的最好的ES6和理想ONE,售价都在30万元以上。所以,李想才发出了愤怒的呐喊。

针对这种情况,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迅速做出了反应。


“打残国内纯电动车”李想微博开喷事出何由?


蔚来汽车自己贴补用户,保持售价不变。


“打残国内纯电动车”李想微博开喷事出何由?


同样,李想通过微博宣布,企业增加补贴,保证用户到手价不变。这些企业的举措,抵消政策带来终端价格上涨压力,却必然增加企业成本。

蔚来汽车2019年年报显示,2019年蔚来汽车的销售成本是90.24亿元,同年一共卖车20565辆。每辆车销售成本是43.88万元。而蔚来汽车2019年卖的最好的车型,EC6的起售价格为35.8万元。2019的卖车成本已经比车价高,2020年这个数字还要高企。

这一次,真正得利者,可能就是特斯拉。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必然带来终端价格下降。政策制定者,目的中不乏通过鲶鱼效应来促进国内整个行业发展。

多年补贴并没有带来整个行业的技术大幅进步,却带来一大群吞噬补贴的食利者。让特斯拉进来,带动市场竞争、淘汰弱质企业,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特斯拉国产化,带动整个行业上下游齐头并进。当年IPHONE的全产业链升级旧事,完全可以在特斯拉上面复制,带动电机、电池、电控等全行业进步。

先进的上下游企业,经过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必将会出现崭新的系统集成商,也就是新的整车制造企业。现在这批自主品牌倒下并不要紧,未来必然会出现能够特斯拉分庭抗礼的竞争者,这一点,可以看看IPHONE和华为的旧例。

政策可以为行业发展添油助力,但是绝不能大包大揽。从这次《通知》来看,意在引导而非扶持,是可喜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