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燕外青樓已禁菸。小寒猶自薄勝綿。

畫橋紅日下鞦韆。惟有樽前芳意在,

應須沈醉倒花前。綠窗還是五更天。

——浣溪沙(宋)舒亶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小寒

第二十三個節氣

太陽位於黃經28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小寒三候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一候雁北鄉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二候鵲始巢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三候雉始鴝

鄉,嚮導之義。二陽之候,雁將避熱而回,今則鄉北飛之,至立春後皆歸矣,禽鳥得氣之先故也。古人認為大雁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喜鵲也,鵲巢之門每向太歲,冬至天元之始,至後二陽已得來年之節氣,鵲遂可為巢,知所向也。此時在北方到處可以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

雉,文明之禽,陽鳥也;雊,雌雄之同鳴也,感於陽而後有聲。“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數九寒天,冷在三九”

對於神州大地而言,

小寒正值“三九”前後,

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為何小寒最冷呢?

“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雖然帶個“小”字,但最冷的節氣是小寒而不是大寒。上一個節氣“冬至”,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但土壤深層還有一些熱量可以向上散發,所以並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

這段時間的寒冷程度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俗語中也可見一斑。“三九”是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約在1月中下旬,它來源於我們國家數九的傳統。

為何古人要在小寒後加一個大寒?

既然小寒更冷,古人為什麼要在小寒後又加一個大寒,而不是倒過來排列呢?

原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講“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後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後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後“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後面,讓大寒後迅速回歸立春,這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小寒吃什麼

臘八粥

飲食上“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

我國古人稱“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張耒在《粥記》中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南京:吃菜飯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大米粥

大米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傳統主食,有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最適合在冬天的時候食用。大米的性味甘平,煮成粥來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冬季養生粥絕少不了它。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紅薯粥

《本草綱目》中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能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等。紅薯配上小米煮成的粥甘甜味美,喝過之後還有回香。二者的組合更是堪稱經典,對消化不好和想要減肥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牛肉粥

牛肉性溫和,同羊肉一起被稱為冬季滋補的絕佳肉類。牛肉煮成的粥營養價值高,口味獨特,可以補脾胃,並且能夠強健筋骨。最重要的是能夠迅速使身體產生熱量。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小寒,天寒人不寒

潤萬提醒您:

注意防寒保暖,

尤其是頭部和腳部,

外出最好帶帽,

睡前熱水泡腳哦!

今日小寒|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圖/網絡

請關注

潤萬交通

領先的智慧交通

解決方案提供商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