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時光

01

夜盡,卯時【單閼】陽氣推萬物而起 晨曦初露

又一個夜班即將結束,小心翼翼脫下包裹了數小時的白色戰袍,突然有一絲涼意襲來,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褲腿、袖口都有些許的潮溼,鞋套邊緣可見顆顆晶瑩的水珠,摘下口罩的那一秒都不敢大口的呼吸,直到迅速離開緩衝區,才真正享受這一刻的無拘無束。這一系列熟悉的動作最近伴隨著我接診過多少發熱的患者一時也數不過來呢。

我的抗疫時光

“早上好,最近怎麼樣啊?小昆昆?”

一覺醒來,看到手機屏幕上溢出這條溫暖的信息,這是來自雲南青基會希望工程發來的問候,我從小就是雲南省希望工程的受助者,我這做“女兒”的,無時無刻不被這位“老母親”牽掛著,因為最近疫情期間的工作特殊性,還真沒少讓希望工程裡的家人們為我擔心。

晃眼間我到發熱門診支援已經有一個多月了。

在2019年快結束時,我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充滿了無限的期待、憧憬,當然,現在的我也依舊如此。春節期間新型冠狀肺炎的肆虐,曾讓所有人的生活一度陷入陰霾,工作停擺,我科“希望心生命救助計劃”先心病救助項目也受到了影響。雖然人類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永遠是渺小和脆弱的,但是人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力量卻是非常強大的,那些脫下防服面具後疲憊的身影,和印滿手印的請戰書,永遠見證了這一次的浩劫。疫情期間,我身邊的“兄弟姐妹”有奔赴武漢支援的,有到發熱門診支援的,還有的去支援了其他科室空缺崗位,相互扶持,相互鼓勵,無論何時都有一股力量在激勵著大家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02

赴鄂“請戰書”後的第15天

3月9日,在我向組織遞交赴鄂“請戰書”後的第15天,終於接到醫院通知支援感染科發熱門診這一光榮的任務。自來到這裡之後,我在護士長和各位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很快就掌握了防護技能和各項核酸拭子採集的基本要領。發熱門診作為醫院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24小時不停診,遵循極為嚴謹和完善的接診流程規範,對前來就診的每一位患者進行處置,問診現病史:發熱和(或)呼吸道、消化道、全身症狀的,包括髮病前14天內有沒有相關流行病學史,如:新冠感染接觸史,相關地區或境外來歷、居住、旅行史……都要詳細詢問,完善表格記錄,醫生通過有關檢查結果判斷是否需要隔離留觀。我們醫護在嚴密的防護服下工作,聽力和視覺都會受限,呼吸受阻,爬兩趟樓梯就會汗流浹背、憋悶缺氧,行動也變得遲緩,可是在大家的心裡、眼裡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上班前儘量少吃,少喝,排空大小便,因為穿好防護服後這些需求都無法進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調整好所有口罩和護目鏡鬆緊帶的位置和鬆緊程度,不然工作四五個小時之後要麼勾得耳朵疼,要麼勒得腦袋疼。我有一次給自己的手套纏膠帶時弄得太緊了,不一會手掌都勒麻木了。下班後解除一身的束縛,可以清晰地看到額頭、鼻樑上、手腕處和腳踝處都有一道道的勒痕,也就在這時才能真正看清同事的美麗面孔,這裡的醫生大多數也都是從其他科室過來支援的,面對疫情,大家沒有把豪言壯語掛在嘴邊,而是用義無返顧的行動默默實現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

院領導的關心,同事之間的愛護,希望工程家人朋友的鼓勵,這所有的愛陪伴著我們度過了這段難忘的時光,突然發現好些天沒有回過自己的科室,想起離科前我的護士長和同事們對我的各種叮囑,那情景都還歷歷在目呢!

我的抗疫時光

03

告別三月風雨,迎來四月驕陽

告別三月風雨,迎來四月驕陽,經過全國人民的積極努力,我們國家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控制,但是抗擊疫情並沒有結束。4月15日中午,我看到醫院有關《組建我省邊境新冠肺炎應急防控後備醫療隊》的通知,深刻地意識到境外輸入疫情防控的工作依然重要而艱鉅。自疫情發生以來,我曾寫下請戰書和入黨申請書,如今又有了在發熱門診的工作經驗,這更加堅定了我要報名參加省境外醫療隊的決心!

疫情的到來不可預測,但只有人類的共同努力才能為抗擊疫情帶來新的可能,我堅信會有那麼一天,世界抗擊病毒的勝利,會有如極光般地衝出黑暗!

我的抗疫時光

新聞鏈接:

楊昆娥,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外科護士,2003年開始,受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關心資助,在希望工程的呵護下成長成才,先後成為雲南青基會希望工程助學進城計劃形象代言人,雲南青基會理事。

2020年1月2日,上班途中,楊昆娥為心跳呼吸驟停倒地的少年緊急施救,挽回患者生命。從希望工程的“女兒”,成長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用自己的青春書寫一份關於感恩、回報的故事,將救死扶傷的信念銘刻於心,她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動演繹著人間大愛的流轉和傳遞。

我的抗疫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