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被擔保方東莞金澤置業於2020年4月22日被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法律文書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東莞市金澤置業投資有限公司應當償還西藏信託有限公司的債務為本金1.2億元,自2019年6月2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的利息、罰息共計11281067.33元;西藏信託同意東莞市金澤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分期清償剩餘債務本息。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公告還稱,公司實際對外擔保餘額為 7,552,820 萬元,佔公司最 近一期經審計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 409.17%。其中,對參股公司實際擔保 286,492 萬元。


中和正道發現泰禾集團自2012年起公司走上高速擴張的道路,公司的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由2012年的26億增長到2018年309億增長了十倍多。與之相對應的公司的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呈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2012年公司的財務費用僅為787萬元,2018年的財務費用為8.3億也增長了十倍之多。高速擴張的背後帶來的也是公司財務成本的大幅上升。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泰禾集團2019年第三季度季報顯示,公司的淨利潤出現了同比增長的態勢,同時財務成本也與2018年第三季度出現了小幅下降,說明公司管理層已經開始注意調整企業的債務結構,同時回籠資金應對未來的挑戰。


但是中和正道發現公司股價自2018年的高點21.63元,下跌至4.4元,下跌幅度高達75%,公司市值也僅為109.5億元。資本市場永遠是最敏感的,公司重要股東幾乎全部質押掉了公司的股份,佔到公司總股本的65%。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據悉,2017年,泰禾總計從各類金融機構拿到了大約1000億元的低息融資,這筆錢為其加速併購項目、實現超過6000億元貨值的土地儲備奠定了基礎。然而,泰禾疏於對金融合作夥伴的管控,導致金融市場收緊時,個別小貸公司臨時抽貸、壓貸。泰禾負面輿論傳開後,一些金融機構也開始現實起來,“晴天給傘、雨天收回”,泰禾陷入了困境。截至2019年9月底,該公司負債總額為1942.44億元,人民幣短期負債306億元。而泰禾集團同期的現金結餘僅為人民幣147億元,現金和短債之間缺口高達159億。


為了應對債務負擔,公司開始甩賣資產回籠資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9年底,泰禾已經向世茂地產出售了9個項目,累計籌集資金約92.46億元。黃其森說,“和世茂,是福建人老鄉,大家溝通起來容易,強強聯合。”


3月初,泰禾發佈公告,擬申請發行不超過120億元公司債券。有機構指出,截至2019年三季末,泰禾應付債券155億元累加此次擬發行120億元,預估泰禾綜合融資成本按照9%的利率計算,泰禾2020年債券利息約24.75億元。債務壓頂,泰禾集團如何化解風險我們拭目以待。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中和正道專家評語:

(始終以救活企業為使命)

千億地產大佬被列為失信人,股權質押或引發債務危機

上海中和正道集團總裁王永斌認為,房地產一直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中央提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調,近期雖然有所放鬆,但也是讓房企活下去,“只住不炒”的底線是不會變的。


對房企而言,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企業應該轉變思路拿地、產品、營銷三個維度持續升級。今年疫情以來很多地產企業開始轉變思路通過線上賣房,抖音賣房,都是營銷升級的方式。依靠賣資產撐業績的模式已然不能讓企業健康穩健發展。


很多地產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過分依賴於槓桿,不斷放大公司債務,日積月累債務成本越來越高,在信貸收緊或是公司出現危機的情況下,就會引發資金鍊斷裂,進而引發債務危機,最終破產的結局。活下去,已經成為當前地產企業的第一要務。


任何企業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危機意識,留有足夠的儲備資金,保持合理的現金流和債務結構,這樣才能順利的渡過危機。房地產企業如何活下去,將是企業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中和正道在多年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的“中和正道模式”幫助企業重新設計頂層戰略,通過“企業重組”幫助企業,管控經營風險,建立防火牆,保護主營業務,優化資產結構,降低負債規模,甩掉各種包袱。同時通過“投資管理”幫助企業引入資金與科學管理,迅速釋放企業產能,產生規模效應,實現銷售額、利潤同步高速增長,恢復企業造血功能,最終走出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