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女兒出現近視波動,杭州眼科醫生果斷給女兒做了這些事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門診,有四分之一是憂心忡忡的家長帶著來查視力的小孩子們。宅家3個月,近視的娃娃增加了。

前幾天,潘飛醫師接診了一位四年級小患者,放寒假前她近視度數是150度,這次一查有250度了,爸媽嚇了一跳。前兩年,由於不符合戴OK鏡的條件,小患者佩戴了框架眼鏡,爸媽監督用眼習慣加上自己注意,近視控制得還可以,誰想到疫情宅家期間,一不注意用眼,三個月時間度數就升了100度。

“假期本就是兒童青少年的近視高發季節,從近視防控角度來講,戶外活動和光照時間不足,近距離用眼時間過多,是最主要兩大危險因素。” 浙大邵逸夫醫院眼科潘飛副主任醫師說,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小學生們在家足足待了3個多月,戶外活動時間大幅減少,宅家和上網課使用電子產品明顯增多,長時間、過度的近距離用眼,不能及時來醫院檢查矯正,這些都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

90多天寒假過去

女兒班上多了兩名近視娃

作為一名眼科醫生,潘飛醫師對近視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困擾有比常人更深刻的體驗。

2016年,女兒上小學了,他去接送女兒路上看到同班、同校戴著眼鏡的同學,心裡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好女兒班上的近視防控工作。

於是他成為了女兒班級的近視“輔導員”,為全班44個孩子建立了視光學檔案,對每個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進行全程跟蹤,每學期堅持每月家庭自測遠視力和兩次在校檢查,及時發現視力波動情況;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的學生進行分檔管理,有針對性地採取相關“防治近視”措施;以及,配合班級會議、家長會、微信群、開講座、發放科普手冊等形式,不間斷地開展近視防控宣教。

這次疫情對近視防控衝擊不小,潘飛在開學前對四年級女兒班上的同學再次做了統計,多了兩個近視的小朋友,一個是男孩,近視75度;一個是女孩,近視50度。還有原先兩個視力良好的孩子,加入到了邊緣近視的隊列。

餐桌變身臨時乒乓球桌

不能出門也可以做運動

潘飛醫師和妻子,都是近視眼,因此從小對女兒的視力格外關注。他說,近視與遺傳有關,相比其他孩子,父母雙方都是近視的,孩子患近視的幾率要高很多。

“近視初發年齡越早,成年後成為高度近視的可能性越高,只能儘可能地通過糾正女兒的用眼習慣、增加戶外運動等來預防或減慢近視進展的速度。”二年級暑假,潘飛女兒查出遠視儲備消失,開始出現0-25度左右近視波動時,潘飛果斷取消了女兒的暑假培訓班,改成羽毛球課和週末自駕遊,以減少近距離的用眼時長,增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時間,慶幸的是,一個暑假過去,女兒的近視度數沒有增加。

此次疫情期間,潘飛給女兒準備了一個定時器,放在書桌上,做作業或者學習、看書,每半個小時,定時器就會鳴響提醒,時間到了,休息遠眺10分鐘。為了保證每天的運動量,潘飛還把家裡的餐桌臨時變身乒乓球桌,陪女兒打乒乓球,空的時候,父女倆還在客廳打羽毛球,或者練習顛球。在做好防護下,在小區裡慢跑和跳繩等。

二年級女兒出現近視波動,杭州眼科醫生果斷給女兒做了這些事

2月份學生“停課不停學”,潘飛根據居家護眼的特點錄製了一份“宅家護眼攻略”——護眼六步法,第一時間發送給女兒學校,在學校的網上雲課堂做分享。

在六步法中,以下兩點很重要:

一是使用電子產品時注意護眼。在看iPad或手機等用眼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20英尺(6米外)遠方至少20秒以上,放鬆下,或是做做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前一定要正確洗手。這樣間斷性地用眼,可以讓眼睛得到放鬆。

要選擇合適的電子產品,選用屏幕寧大勿小。能用電腦就不用iPad,能用iPad就不用手機。也可以把手機投屏到電視機或投影儀上。課後複習、練習,儘量選擇適合閱讀的水墨屏或打印成紙質,使眼睛閱讀更輕鬆。

二是做好“戶外”運動。在家還是可以做一些簡單運動,每天至少堅持鍛鍊1小時。儘量把需要長時間專注用眼的項目,比如看書、畫畫、做手工等安排在白天完成;儘量把書桌放在窗戶邊,讓孩子在自然光線下看書寫字;近距離用眼後,注意遠眺。在防護安全的前提下,把窗戶打開,或到陽臺上,讓孩子眼睛直接接觸自然光線。

潘飛認為,接下去在常態化防疫情況下,對近視防控的科普教育更不能停,要時時刻刻提醒孩子們預防近視的必要性,認認真真督促他們做好預控措施。

浙大邵逸夫醫院蔡秀軍院長說,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暴露的不僅是身體健康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這迫切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攜手打好“視力保衛戰”。邵逸夫醫院會繼續總結護眼“邵醫經驗”,做好近視防控工作,為健康中國作貢獻。

記者 張煜鋅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二年級女兒出現近視波動,杭州眼科醫生果斷給女兒做了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