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真的可以上課不講下課講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網絡上開始有了教師上課不講課,留著知識點給補習的時候講。然後一群無知的,跟風的,瘋狂開始以此攻擊教師,以至於越鬧越大,甚至國家教育部都禁止教師上課不講下課講。今天我就拋開師德,僅從邏輯的方式,從利益的角度來看看到底能不能上課不講。很多人在網上訴苦,因為沒補課會被老師穿小鞋,座位會調到後面,給老師送禮的坐前面,沒送禮的,沒補課的坐後面。家長最怕的就是給自己的孩子穿小鞋,哪怕再心不甘情不願,都要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拿出一部分“孝敬”老師,以此換取自家孩子的待遇。真的如此嗎?

首先要明白一個事實,班級座位有權力調換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班主任。但事實上沒有哪個學校的班主任是搶著做的,都避之則吉。為什麼,班主任事多,事雜,錢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月幾百塊的班主任費都不夠補覺的。我記得前段時間有個老師得罪了校領導,被免去班主任職責,評論下各個班主任是各種羨慕嫉妒恨啊,恨不得自己也來一次,好擺脫班主任這個位置。如果真的有這麼好的事,那我想這個職位會搶破頭的,而不是互相推諉,強行按上去的。班級座位各個學段不同,小學段一般以高矮次序排列,然後根據近視等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中學則大多以成績排序,也會考慮近視等實際情況,再有一個,確實有些老師的子女,親戚等關係戶會有特殊照顧,但這個照顧不會過分,因為這種關係戶一般成績也不會太差,絕對不會出現最後一名佔據最好的位置,哪怕是領導的孩子。所以,這一點根本不用擔心,做好自己,讓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比別人優秀,自然就有好的座位。想通過錢買座位,不現實。與其埋怨座位不好,還不如提高自己,差的座位總要有人坐,你不優秀,差的座位就是你的,優秀,座位自然就不會差。

可能還有人抬槓,“我所知道的某某某,就是這樣調座位的”,我想問問,孩子的成績如何?表現如何?學習態度如何?如果三者都不好,憑什麼有好座位。好座位是留給成績優秀的學生的,提高自己再說。

去掉排座位,還有什麼?老師對自己孩子冷淡?要知道這是家長的孩子,不是老師的孩子。一個班級那麼多學生,除非是正常的學業問題問老師,而老師不予理睬,那是老師的責任。否則,老師不可能一個一個問。你哪裡懂了,哪裡需要再講一遍。

還有一個更可笑的就是為什麼那些學生,補課後成績都提高了,沒有補課的就沒有進步,這不是教師上課不講下課講的鐵證?問這個問題的,就好像一個上五天班的員工,質問一個上七天班的員工,為什麼你的工資比我高?為什麼?當你家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正在老師家裡辛苦複習;當你家孩子在LOL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在聽老師講解課堂上沒有弄懂的問題;當你家孩子在刷遊戲副本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在老師那裡辛辛苦苦刷試卷。在同樣天資的前提下,一個付出汗水的和一個快樂玩耍的怎麼可能一樣?老天是公道的。

上面是針對家長層面解釋了補課與否根本不會影響孩子在教師心目中的形象,只有成績,態度才會。下面我們從教師層面來看,上課不講下課講能否實現?

衡量一個員工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看他給公司所創造的收益。衡量一個教師也很簡單,那就是看他所在班級的成績。而上課不講下課講和班級成績是反方向的。一個教師,可能私下有給學生補習,但不可能在課堂上忽悠。如果因此導致班級成績下降,校領導是會找麻煩的,不論你是公辦教師還是民辦教師。我承認,公辦教師屬於事業單位,人事權在教育局,在人事局,但行政權在學校,在校長。如果一個教師上課不講補習講,沒有按照課程進度上課,甚至影響學校的名譽,校長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就算這個老師是有編制的,校長無權開除,但調動工作內容的權力還是有的,不讓他做班主任,不讓他擔任主科教學工作,一個星期幾節音樂,幾節美術,幾節電腦,我就不知道這個時候還有什麼人會來找他補課,而且這個老師的整個職業生涯也算是毀了,教師職稱的晉升不能說無緣,但肯定不止慢人一步,至於校領導的崗位更是想都不要想。為了那麼短暫時間的一點點收益,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誰會這樣做?

實話實說,我身邊確實有開補習班的同事(先聲明不是我自己啊,我的孩子還小,需要人照顧,開補習班沒這個功夫),但那些同事無一不是教學功底極其紮實,口碑極其好,家長主動將孩子送到這些老師的手中,沒有所謂的脅迫。也只有沒有脅迫,這個補習班才能開得下去。不然,一個舉報,呵呵,吃不了兜著走。

最後我想提一點,教師和學生本應該是雙贏的,學生學到了知識,考上了自己滿意的學府,老師在教育學生中不僅獲得應有的收入,也獲得成就感。本來一切都應該是良好的,但現在不同了。我曾在思考,到底什麼讓現在的教師被人敵視,後來我覺得應該是自私。現代人期望得到的太多,願意付出的又太少。仇視比自己家的老師,卻又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想自己孩子好,自己就要上心,多花點時間關心一下孩子,多花點時間和孩子的老師溝通,沒人想害你家孩子,而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