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非银行”自营线下大额信贷业务(深度)


谈谈“非银行”自营线下大额信贷业务(深度)

当前非银行系线下大额消费贷业务的本质是在“小贷圈子(次级贷)”里刨食,现实的市场是一个次级的市场(从供给端到需求端),而理想的市场是一个良性的、稳步发展的市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从业机构一边要保证能先活下来,一边是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一来,就导致只能被动的选择这些客户,某种程度像是“跪着”挣钱。

那么这个“现实”的市场是怎么形成的?大概在2010年之前(看看宜信、平安易贷的历史),这个市场很平静,银行业机构都忙着挣大钱,客观上没必要也没精力去经营这类业务,这部分客户和这类业务是被市场忽略的,国家倡导了这么多年支持中小微、支持三农多是口号喊得响,服务没成长,为啥,银行学院派标准打法不灵,做起来苦哈哈结果无利可图,所以做这事得要野路子,实战派;那谁来突围啊,从2010年之后,p2p的大量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互联网领域的长尾效应在这个领域开始显现,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现在大小是个平台都要做金融,大到BATJ,小到用友、wps,大姨妈……,原因是他们发现金融是除了广告外最好的流量变现渠道和增值的途径。

这些机构的出现,压根不是奔着响应普惠金融政策来的,他们瞄准的是蒙眼狂奔的风投资本和能薅到的底层“民智未开”的羊毛,最简单的逻辑,为什么当时这些机会是他们的,为什么银行不做,我认为,说技术、说风控能力、说基因都没错,但不究竟,因为上述的所有条件都是趋附于资本的,在当前中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的大背景下,没有谁的资本能力比银行还强,所以本质还是因为当时这些客户、这些业务对于银行而言还是太low了,除个别实力较弱、甚至吃不饱的小银行浅尝辄止的涉足以外,没有大银行去做这事,但与此同时,P2P、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甚至所谓的超级放款人等各色机构开始粉墨登场,各个有大数据,人人会机器学习,家家懂人工智能,好不热闹,但仔细想想,真的有吗?我们简单给这些弄潮儿算一笔账,以资金来源为P2P的资产算一笔账,即使规范经营(不用跑路)的平台融资成本在9%(irr)左右,营销推广费用5%(本金)左右,日常运营成本5%-10%(本金)左右,不算坏账损失,已经接近20%(本金)左右,你说他需要定多少的价格才能包的住成本还有钱赚?

所以,臭味相投,你敢给、我就敢借,终于,烧着风投的资本、扯着普惠金融大旗的平台和机构与被普惠之光照到的从未享受过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的普罗大众开始了破了戒的狼吞虎咽。

为了快速做大规模,抢占市场,吸引金主爸爸的关注,平台们开始疯狂扩张,跑马圈地,既然是跑马圈地,就需要有马和地,马是什么,马就是这些机构快速开业建立的门店、机构、办事处;地是什么,地就是对借钱有极致饥渴的客户,马分良驹和劣马,地也分良田和瘠土,一开始大家还有所矜持,嘴上说自己做的都是优质人群,后来一看扭捏吃不饱,所以索性就不顾吃相了,这也就解释了为啥那么多即使没做资金池的p2p也照样玩不转了,核心原因就是吃进去的都是垃圾资产,消化不良了,之前的体量是虚胖,本质上是客群的根不好,能指望他结出什么好果子?而马是从哪来的呢?行业先驱平安和宜信们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又流入了新进的机构,而这些机构又通过“不懈的努力”,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样一来,这个市场就形成了,开始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剩,个别时运不济的先驱们也从起高楼、宴宾客到楼塌了。

综上,这个市场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实的市场,看清了这个市场,也就能理解现在的市场格局,从业机构的沿革,市场销售人员的构成,销售人员销售习惯的养成以及他们能够触达客户的特点等等这些微观层面和业务层面的事情了。

简单提一下平安,平安是老大,不光是保险公司的信保业务,也是整个“现实市场”和我们说的“理想市场”的头把交椅,是未来有可能真正做到普惠金融的机构,从“最早的信安易贷、到平安信保事业部、到平安直通贷、到陆金所线下、到富登融担到整合后的平安普惠,还有未来的平安消金”,我认为他不是从一个保险公司的视角去经营的,背后的大战略,协同立体的,平安普惠只是战略中可进可退的一部分,我们看看平安在干什么,听说在2020年,平安普惠规划irr30%以下业务占比55%,irr24%以下占比40%,irr18%以下占比5%。

而说到普惠金融,先解决的、容易解决的是“普”的问题,难的在惠,关于“普”的问题,没人比互联网巨头更有优势(一个现金贷已然引起轩然大波,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还能活的比较好的P2P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基本上都是靠现金贷大赚了一波而得以续命的),我认为市场中的这些客户,已经很普了,普到客户非常次级,但是不惠,机构和客户都很累,其实机构们想要的盈利不高,1年1-2个点,3年5-6个点,客户想要的更简单直接,不过是用自己良好的信用借一点稍微便宜点的钱,过程简单一点,方便一点……毕竟GDP都快破6了大家的钱都不好赚。但在“现实的市场”中,为实现3年5-6个点这个目标,多数机构的做法是粗犷如当前的,高定价、高坏账、仍然不高的利润且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持续。

我认为,想要找到“理想市场”,除了如实观照“现实市场”的前世今生,还需要先搞清楚外部环境是什么样的。

一、这些机构大概率发生的与银行系的竞争,除银行自营以外的保险、互联网平台的消费贷业务的本质是助贷业务,都是通过“兜底”的方式和银行合作表内信贷业务,银行作为资金批发方,不实质审核、不承担风险、挣固定收益,是为“躺赚”。但是,从监管的角度,越来越明确,就是不接受这种情况,你银行作为根正苗红的信贷投放主力,躲在后面吃肉还不想油手,长此以往怎么能管得住风险,所以,要想吃肉,就得亲力亲为,但那时就会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信贷客户是没有粘性的(客户选择产品的优先级:被触达、成本、体验),他不会跟着谁走,假如某天银行不得不或者说也想自己做这个业务的时候,这些机构就变成“先烈”了,银行有整个行业这类客户(好的坏的都有)的全部历史数据和客户信息,所以对于这些机构而言没有任何的迂回的空间。再说句平安,随着平安消金获批,猜测未来有可能会把普惠的资产业务迁移到消金,(理由是陆金所失去了资金功能,单一的助贷不符合平安的诉求,这个成本的资金比消金同业拆借和发债的贵,而且客户数据会同步给未来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平安通过消金可以彻底解决合规的问题,开始与一众商业银行直接竞争,成为行业(线下或者o2o)的翘楚)

二、24%的坎和监管的导向,36%,众多机构可以选择在一夜之间硬着陆,但,24%,吃软不吃硬,不是谁立马扛起24%的大旗就还能继续喝酒吃肉的,直接说结论,目前这些机构当前的运营模式,从基层队伍建设,到统筹管理都不具备做24%业务的能力,不是说能力不行,是不匹配,正如第一部分论述,他们现有业务模式建立的历史背景,就不是做这个事的队伍,平安在战略统筹下迭代了3-4年,“小凹和大凸”,看着差不多,但不是一件事,这些机构的人大多不是干这个的,要变成干这个的,需要时间,需要迭代换血,是凤凰涅槃。而24%,虽说24%-36%不违法,可也不合法啊,只能理解成针对民间金融的阶段性的灰色地带,但你持牌机构不能长期往灰色上靠吧,所以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根据各种靠谱不靠谱的新闻、消息、窗口指导,猜测监管未来可能会突然在某一个事件的驱动或者发生其他无法预测的情况出现下出台“irr口径标准”以及“持牌金融机构综合息费不得超过24%”的政策要求,目前各种“风”都在往这个方向吹(之前口头指导,但最近福建银保监局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兴业和金美)在2020年1月1日起,息费合计不得超过24%,罚息不得超过30%),所以,在24%以下还有几个能说自己在现在的路上还能有光明的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