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前的語言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都說“嫌貨才是買貨人”,只有真正到處挑剔產品的人才是真正打算買單的人。導購在陪同顧客看產品的時候,也要多留個心眼,很多語言其實我們都要注意,很多語言信號都是暗示著訂單即將達成了。

1、提出意見,挑剔產品

當顧客提出異議或對產品評頭論足,甚至表現出諸多不滿時,有可能是產生購買的慾望,在儘可能地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2、褒獎其他品牌

其實和上邊的道理一樣,顧客是在為自己爭取好的談判地位,以便在下一步的購買中得到更多的"便宜"。

3、問有無促銷

顧客總是想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能少掏點就少掏點,畢竟掏腰包對顧客來說是最痛苦的過程,能有優惠打折贈品的促銷活動消費者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4、問團購是否可以優惠

這也是顧客在變相地探明廠家的價格底線。

5、聲稱認識廠家的人

聲稱認識廠家的某某人,是某某熟人介紹的。中國是關係社會、面子社會,人情世故還是非常重要的。

6、打聽售後問題

打聽產品保養、保修之類的售後問題。中國消費者最缺乏的就是消費的安全感,所以顧客對保修等售後問題是必問的問題之一。


7、問陪同者的意見

人是需要認同和被認可的,在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主意已定時,用別人的意見佐證一下是人之常情。

8、問到貨時間

問送貨的時間或到貨的時間,特別是對一些沒有庫存、需要廠家定製類的、有一定生產和送貨週期的產品。都是在做準備買單的打算了。

9、問付款方式

問付款方式,如定金還是全款,分期還是全額等。這個意圖就更明顯了,如果顧客不準備買單的話,他是不會去問這些付款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