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汽油推廣政策或者面臨調整

時間已進入2020年,盤點國內推廣乙醇汽油的情況,距離全國範圍內全覆蓋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至今,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僅有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全部或部分實行乙醇汽油。近期市場消息稱,乙醇汽油推廣計劃或有推遲、推廣範圍亦將收窄。

目前推廣的情況來看,全面推廣的地方進展情況都比較好,部分推行的地區則進展緩慢。天津作為今年新晉推行乙醇汽油的城市,在去年10月份已經全面完成置換,隨後河北及山西也出了推廣計劃,但就跟進情況來看,目前河北及山西進度放緩。山西除太原、陽泉、長治、晉城試點以外的城市明確自2020年1月開始封閉乙醇汽油,河北除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滄州、衡水以外的城市計劃自2020年1月開始封閉乙醇汽油。

我們可以看到,圍繞在京津冀周邊的“2+26”城市所在省份推行的熱情較高,乙醇汽油可以有效減少汙染,作為藍天保衛戰其中的一環,推行也是因勢利導。但據金聯創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燃料乙醇產能在415萬噸左右,年供應量大約300萬噸。新建以及預期投建產能為405萬噸。不過,2019年全國汽油表觀消費量達到1.25億噸,若按照10%的燃料乙醇添加比例,預計2020年燃料乙醇消費量將至少達到1250萬噸。目前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燃料乙醇在建及預計投產企業較多。也就意味著,即便新增產能順利投產且高負荷運行,燃料乙醇仍有將近540萬噸左右的供給缺口需要補充。但目前因玉米庫存驟降,生產能力有限,燃料乙醇生產企業供應或將有所遲緩,難以支撐2020全國乙醇汽油使用。

另外, 燃料乙醇擬建項目多投產項目少。新項目大多數處於擬建狀態,裝置奠基後,大多沒有開工建設。一方面是相關手續還沒有辦下來,資金沒有到位;另一方面燃料乙醇新進入者在乙醇汽油政策沒有進一步明朗化情況下,擔心裝置建成投產後產品滯銷影響資金流回收。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到調整能源結構,其中表示“增加清潔能源使用,因地制宜發展水電、核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清潔化的道路上,乙醇汽油並不是唯一道路,國家也在因地制宜發展各自地區替代能源的優勢。

2019年3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使用,具有低碳、氧含量高、辛烷值高的特性,恰恰又結合了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特點,可以充分發揮我國煤炭資源優勢、促進綠色循環發展,還可以有效降低原油的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所以甲醇燃料或是另一個替代的方向。

此外,我們也在氫能源、新能源車等領域不斷探索,在能源清潔化、多元化的道路上,可謂是多管齊下。【來源:思迅能源 金聯創 卓創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