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赵匡胤奉命出征引发“陈桥兵变”,当时北方真有军情?

历史真相:赵匡胤奉命出征引发“陈桥兵变”,当时北方真有军情?

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有很多家喻户晓的的事件,但这些事件的背后是否真的如史书上记载。如果我们细细琢磨,拨开历史的迷雾,在浩瀚的史籍中寻找蛛丝马迹,就会发现历史的真相并非我们所熟知的。

这里,我们先说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事件。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是赵匡胤毫不知情,被士兵们所迫而“黄袍加身”。但整件事情从出兵到结束,仅仅用了四天时间:

正月初一,北方传来紧急军情,赵匡胤奉命带兵出征;

正月初二,京城开始流传一句“点检为天子”的谣言;

正月初三,天上出现了“二日”的奇景,这也变相应验了赵匡胤当天子的说法;

正月初四,赵匡胤一觉醒来,他就“被动”地黄袍加身,从一个执掌兵权的大臣,直接变成了一个崭新王朝的皇帝。

这四天,环环相扣,白天晚上,充分利用,从不拖泥带水。要知道,他的前朝开国皇帝郭威从出兵到“黄袍加身”是用了半个多月时间。

历史真相:赵匡胤奉命出征引发“陈桥兵变”,当时北方真有军情?

现在我们来探寻一下“陈桥兵变”的起因:北方真的有军情吗?

纵观史料,不管是《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还是敌国的《契丹国志》,都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情: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汉的刘钧确实联合了契丹,一起入侵大周帝国。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是史书上的那些记录吗?

在这些书籍中,《旧五代史》是赵匡胤派人编纂的书籍;《宋史》是宋真宗赵恒编纂的书籍;其他的《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那是后人对前朝书籍的“再版”。

这种自己写自己和不断的“再版”下,前朝的那些“见不得人”的真历史,不可避免的就被人刻意回避掩盖。至于那本《契丹国志》,书名虽是一本敌国的史料书籍,其实就是南宋给辽国编纂的史书,其主要的内容照抄《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等书。

可以说,现今所有记录北汉与契丹联合出兵的书籍,全都来源于《宋史.太祖实录》,顶多给这本书加了一个补充和说明。而对于这本《太祖实录》,大家都知道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既然《宋史》的资料不准确,我们就多看些史籍资料。在众多信息中寻找不同的记载和矛盾点,或许会有“言多必失”的地方。

历史真相:赵匡胤奉命出征引发“陈桥兵变”,当时北方真有军情?

​可喜的是根据那本《辽史》记载,这次所谓的“汉辽联合军事演习”,只字未提。相反,《辽史.穆宗传》记载:冬十二月戊寅,还上京。庚辰,王子敌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萧达干等谋反,事觉鞫之。辛巳,祀天地、祖考,告逆党事败。丙申,召群臣议时政。十年春正月,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废周立,建国号宋。

换句话说,就在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辽国自己忙得焦头烂额,莫说侵犯后周了,就是后周主动献上一片土地,辽国也没有工夫来取。至于这个联军的另外一个北汉,你还是忘了他吧,要是辽国不出战,你就是借给北汉刘钧十个胆,他也不敢单独来!

可以看出,北方的军情,十有八九是人谎报的,而且还是在大年初一这天,在群臣喜庆春节时,来一个措手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