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竹鹽:你都知道它們怎麼來的嗎?

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竹鹽:你都知道它們怎麼來的嗎?

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對我們的健康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祖先是從大海中走出來的,基因中寫入了對鹽的信號密碼。

從生理學上講,生物要維繫正常的生理機能,就必須維持體內滲透壓平衡,對於海洋和水中生物來說,它們可以通過與水體的滲透壓交換來達成這個目的,但對陸地生物來說怎麼維持呢?用水和鹽來平衡。

尤其是大型哺乳動物,對鹽分的需求更為迫切。因為它們的排汗、排尿量都比較大,這些行為都會導致鹽分的流失。

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食鹽,一般都是海鹽居多。但是自從食鹽放開專營後,超市中各種食鹽也紛紛上架,而且價格不一。

下面就為朋友們介紹幾種食鹽的來源。

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竹鹽:你都知道它們怎麼來的嗎?

海鹽

海鹽是用海水直接經煎曬而成的結晶。海鹽中有七十多種微量元素,是我們健康的根本。

海鹽當中還存在對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劑,另外也含有鉀、鐵和銅等元素,能夠幫助身體更好調節水分,同時讓身體內的酸鹼度達到平衡。

此外,許多人認為海鹽具備抗抑鬱的作用,很多理療師會使用海鹽來按摩,促進對方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竹鹽:你都知道它們怎麼來的嗎?

湖鹽

湖鹽又稱池鹽,就是從內陸的鹹水湖中,通過和海鹽類似的製法取得的一種鹽。玩過最大的內陸鹹水湖就是青海湖,它也是湖鹽的主要產地。

湖鹽分為手工與機械方法開採。

中國湖鹽的開採,長期以來都是手工操作。工人們用鐵釺搗松覆蓋在鹽湖表面的鹽蓋,堆集在採坑一側。然後再逐層鬆動鹽層,用鐵耙將鹽粒在滷水中反覆洗滌,用帶孔鐵勺撈出,堆集在採坑的另一側,勞動強度極大。

70年代後期起,逐步實現機械化作業,如內蒙古吉蘭太鹽場用聯合採鹽機採鹽,自卸汽車運鹽,水力管道輸送和堆坨機堆坨;青海茶卡鹽場則用聯合採鹽船採鹽,裝小火車運輸。

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竹鹽:你都知道它們怎麼來的嗎?

井鹽

中國井鹽最有名的肯定就是四川自貢了。自貢地區本身能夠產天然氣,從古代起,人們就學會利用天然氣熬煮鹽井中的滷水。

在古代,井鹽的製作工藝是很複雜的。因為涉及到鹽井的開採挖掘,與滷水的汲取,所以井鹽的製作,融合了採礦與取地下水的雙重技術。

中國特有的卓筒井,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發明的,也代表了中國古代深井挖掘的工藝技術。

鹽井中的滷水汲取上來,主要是通過熬煮,而非天然晾曬。

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竹鹽:你都知道它們怎麼來的嗎?

礦鹽

礦鹽是可以直接開採的結晶鹽。比如沙漠中的岩鹽,四川的川鹽等。

礦鹽通過沉澱,會在地下成千上萬年,加上鹽本身穩定的化學性質,所以礦鹽能夠保持較好的純度。

一般礦鹽開採出來,能夠直接粉碎,通過篩分得到成品鹽。某些含雜質較多的,就需要先將礦鹽溶解成滷水,再通過熬煮等工藝淨化。

但是相對來說,礦鹽的純度是最高的。

海鹽、湖鹽、井鹽、礦鹽、竹鹽:你都知道它們怎麼來的嗎?

竹鹽

竹鹽實際上是食鹽經過二次加工的產品。

竹鹽是將曬鹽裝入三年生的青竹筒中,用黃土封住竹筒的兩端,然後用松樹枝高溫煅燒,再通過提煉得到的鹽。

詳細的方法是將挑選的優質天然鹽,加上淡竹葉、雞內金與松脂等天然物質,一併用黃泥漿封入生長三年的鮮活綠竹竹筒內。

然後將將封好口的竹筒置入到特製的爐窯中,以松木和松脂為燃料,反覆燒烤煉製,大概需要煅燒10個小時,能夠得到第一次的竹鹽。

雖說竹鹽的製作方法很複雜,但是經過高溫長時間煅燒,有機物都會分解為無機物,這些含量極少的無機物混入到食鹽中,再通過食用進入人體吸收。實際上這個量是非常少的。

所以,竹鹽也並沒有商家說的那麼玄乎。

食鹽作為生活必備品,質量穩定的,價格合理的就可以了,沒必要去追求什麼品種和工藝製作的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