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如懿傳》裡的五阿哥去世後,如懿再一次被人用生命誣陷。於是皇帝下令,收走了如懿的皇后冊寶。

“冊”就是皇后聘任書,“寶”就是皇后公章。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如懿傳》皇后冊寶被收走

從根兒上講,皇帝收走如懿的公章,其實是如懿斷髮事件的後續。

以前兩個人也鬧過不愉快,皇帝還打過如懿一巴掌,後來斷髮之前又打了一巴掌,但斷髮才是帝后不和的首次民間公開化,相當於現在撕上了熱搜。

直到現在,我們能從史冊上了解到的乾隆與繼後不和,也僅限於斷髮和奪印這兩件事。

在如懿看來,斷髮意味著單方面宣佈離婚。

但是以太后甄嬛的事後解讀來看,“滿人斷髮一為國喪,二為夫喪”,所以如懿斷髮等於是咒皇帝老公死,屬於大不敬。

如懿斷髮後,皇帝並沒有立即收走公章,而是先將其禁足。後來,五阿哥病逝,胡芸角以死栽贓,皇帝這才下令收走皇后冊寶。

皇帝雖然沒有宣佈廢后,但收走皇后冊寶,被後宮各界視為“有意廢后的強烈信號”。有人看到了機會,有人看到了危機。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李純出演《如懿傳》

看到機會的,便是反一號衛嬿婉。

如懿斷髮後,皇帝當晚便宣佈衛嬿婉晉為皇貴妃,主持六宮工作。

皇貴妃,位同副後。不過按當時的慣例,只要皇后還活著,就不會冊封皇貴妃。這個稱號通常被用來追贈死去的貴妃。因此,衛嬿婉在皇后還活著的時候就被晉升為皇貴妃,便認為自己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后了。

有了這樣的心態之後,衛嬿婉就開始幹蠢事了。

本來衛嬿婉的腦子就不富裕,她更擅長的是努力學習才藝。她以前的智囊,是養心殿的二號太監進忠。可是,衛嬿婉晉為皇貴妃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除掉了進忠。

衛嬿婉沒想到,自己卸磨殺驢過早,反而讓她失去了在皇帝身邊的唯一耳目。後來,如懿設計誘使衛嬿婉入甕。信息失靈的衛嬿婉步步踏錯,前功盡棄。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周迅主演《如懿傳》

皇帝收走了如懿的冊寶之後,如懿一直沒動靜,卻也沒閒著。

她暗中調動人馬,準備用最後的生命去扳倒衛嬿婉,替那些枉死的皇嗣和宮人們報仇。

首先,如懿要求江太醫,隱瞞自己的病情,想方設法讓她撐到最後。同時,她還要求江太醫偽造皇帝的病例,散佈皇帝快不行了的謠言,刺激衛嬿婉奪儲的野心。

其次,如懿將衛嬿婉害死多名皇嗣的內情告訴甄嬛,拉甄嬛入夥。

第三,如懿派出心腹容珮,與頭號戰鬥粉愉妃海蘭一道,秘密扣押衛嬿婉的貼身宮女春嬋半日,從而離間這對主僕。

第四,如懿又安排另一心腹容妃寒香見,聯絡寒部首領,從邊地秘密押回了衛嬿婉的弟弟作為人證。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失去了耳目的衛嬿婉終於心浮氣躁,被“恰好及時醒來”的皇帝親手抓住了她試圖篡改建儲密詔的實錘。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如懿傳》大結局

有一件事,如懿直到去世也不知道。那就是當初在她斷髮離船之後,皇帝收起了她剪掉的那綹頭髮。

如懿去世九年後,皇帝在養心殿旁修建了一座“梅塢”。他帶著當初自己送給如懿、如今已經枯了的那盆綠梅,在梅塢裡面度過晚年。

臨終前,皇帝還拿出瞭如懿的那綹頭髮,與自己的一綹白髮放在一個盒子裡,意為合葬。

皇帝一輩子死要面子,但他是皇帝嘛,也能理解。可是,他不吸取教訓這個事兒,就難以理解。

他曾經多次錯怪如懿,每次都把自己搞得氣急敗壞,但每次都後悔莫及。

如懿斷髮後,皇帝更是氣急敗壞地對女兒、對衛嬿婉、對太監、對太后講了這件事。只有太后勸了他,但勸也不好使。

最終,隨著衛嬿婉窩案的水落石出,皇帝終於明白:收走如懿的公章,只不過是他第n+1次錯怪了如懿。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霍建華、周迅主演《如懿傳》

真相大白之後,皇帝曾派與如懿關係最好的太監李玉來歸還皇后冊寶,但如懿連大門都沒讓他進。沒辦法,皇帝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來。

皇帝從來沒道過歉。每次都試圖用安撫和賞賜糊弄過去,這次也一樣。

他問如懿,過兩天我去木蘭出差,一起去啊?

如懿要是同意了,這事兒就算翻篇兒了。皇帝別說不用道歉,連一句安慰都不用說,一天雲彩滿散。

可是如懿以身體不佳為由,沒同意。然後皇帝又說,那好,那你就留在宮中,替朕主持六宮事務。

如果如懿同意了,那就等於是答應繼續當皇后了。皇帝依然不用道歉,就能翻篇兒。

如懿微微一笑,沒說話。

皇帝一看,賞賜不靈,便開始安撫:朕知道從前很多事情,讓你受委屈了。可是過去的都過去了,別放在心上了。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霍建華出演《如懿傳》

當初海蘭為了給如懿求情,在養心殿門口跪了一夜。現在輪到皇帝來為自己求情了,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句“別放在心上”。

不過如懿已經是心如死灰了,所以淡淡地說了句,“那些事我已經淡忘了”。

皇帝沒有看過滿倉大兄弟的劇評,沒有學習過蠢直男的成長,所以他真的以為如懿不介意了,便如釋重負地說了句“那就好”。

皇帝覺得此行的願望已經基本達成,剛打算走,如懿便叫住了皇帝,問他知不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

蘭因絮果,是指男女姻緣初時美好,最終離散。這是《如懿傳》全劇的情感主線,也是皇帝與如懿整個婚姻的高度概括。

皇帝聽懂了如懿的意思,但他當時不知道的是,這一轉身,就真的是永別。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如懿傳》大結局

皇帝當時並不知道,如懿說出蘭因絮果時,尚未把自己與皇帝的合影剪開燒掉。

他更不知道,如懿臨終前回顧此生時,一大半的篇幅是在講自己和皇帝的相遇、相愛和相伴,卻沒提相厭的部分。

在如懿親口描述的“如果歲月可回頭”裡面,她還暢想著與那些曾經敵對過的嬪妃們一起品茶聊天的情景,那畫面裡也帶著皇帝呢。

如果歲月可回頭,就在此時,如果皇帝能夠推遲木蘭之行,如果他能夠陪在如懿身邊,發自肺腑地懺悔,那麼如懿即使時日無多,也會帶著些許欣慰離去。皇帝也不會等到人走了之後,才後悔莫及。

子欲養而親不待,夫妻或者戀人之間也可以做這樣的類比:你以為來日方長,卻不知“你們”已時日無多。

當初撕得有多狠,後來的悔意可能就有多深。依依東望,時光何曾寬恕過蠢直男。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

《如懿傳》進保公公

​如懿被收走公章之後,所有重要角色裡面最沒有存在感的就是這位,進保公公。

進保,是養心殿的三號太監,也是收走如懿皇后冊寶的具體執行人。

一號太監是李玉,如懿的嫡系。如懿斷髮後,李玉也被皇帝發配到圓明園去了。當然最後又給叫回來了。

二號太監是進忠,衛嬿婉的嫡系,被衛嬿婉卸磨殺驢了。

不站隊,專心做好本職工作,才是進保在後宮的生存之道。站隊就是押寶,你怎麼知道自己一定押對?

就像現在,李國慶和俞渝撕得那麼兇,可是噹噹的官微卻好像無事發生一樣。每天賣賣書、抽抽獎、發發雞湯。儘管評論區都在調侃小編,讓他儘快交出賬號密碼以謀求上位,可官微小編卻從不點贊任何當事人的言論,一直保持情緒穩定。

人家畢竟是兩口子,你怎麼知道人家將來一定不會和好?萬一有那一天,如今搖旗吶喊的人,又將如何自處。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