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出殯大場面:16個人為其擡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魯迅是我國民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人物,我們在小學和中學的課本中,就學習過他的很多文章,在我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非常愛國,他用他的筆在為中國吶喊。他出身在中國的官僚家庭,他自小就很愛讀書,在民國時期更是用他的筆抨擊了很多當時政府的罪行,遭到追捕,不得不避難。但他並沒有因為遭遇生命危險而停止手中的筆。即使是在避難期間,他仍然沒有將手中的筆放下,依舊筆耕不綴。

魯迅出殯大場面:16個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魯迅先生去世時,這個噩耗驚動了中國無數的人,在上海,有很多敬仰他的人都自發的加入到了出殯的活動中,通過一場喪禮,可以看出來,魯迅這個名字已經刻在了很多國人的心裡面,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這位民眾意志代言人的尊敬。

魯迅出殯大場面:16個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還有很多的社會名流也不辭辛苦,從很遠的地方趕過來,只為可以送他一程。魯迅先生在臨死前還留下遺言,不得因為治辦喪事而收取任何人的一文錢。

魯迅出殯大場面:16個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他的出殯儀式,由這些社會名流和普通民眾自發組成,可謂是場面巨大,為其抬棺的16個人分別是:"巴金、胡風、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肖軍、曹白、周文、歐陽山、聶紺弩、肖乾、陳白塵、吳郎西、張天翼、靳以"。走在前面的兩個人舉著一條白布製成的巨大橫匾,上面寫著"魯迅先生殯儀"。

魯迅出殯大場面:16個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很多人都會主動來跟他們換手,當時送葬的群眾非常多,場面浩大,以至於前面的已經走了很久,後面的棺柩才抬出來。當時還有很多的學生都自發的纏上黑紗,面容沉重,他們手裡都舉著用白布製成的輓聯,一排排的站在馬路邊,唱著輓歌,為先生送行。

魯迅出殯大場面:16個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上海各界的大人物也都前來為魯迅先生送行,我們翻閱葉聖陶先生的書時,看到中間就有關於描寫魯迅先生出殯時的場面,根據書中描繪,也可以發現,在當時有很多的民眾都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過來,匯聚到同一個地方,他們全是來為先生送行的。

魯迅出殯大場面:16個人為其抬棺,名氣一個比一個大

這樣的場景,在上海從來沒發生過,甚至在全中國也未曾有過。魯迅先生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和對民族的吶喊依然存在。值得我們每一個國人尊敬與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