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有人說:“我們要和父母同住,我當然要向著我媽了。”

等等,你當然要向著你媽了。

為什麼向著你媽,是一件“當然”的事呢?

人不是應該講道理嗎?因為自己的基因來自一個人,就無條件地向著她,無論對錯,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這是不少兒子容易陷入的誤區,你經常會聽到一些小飯館裡酒興正酣的嘴裡,硬著舌頭逞強的男人:“我——就跟你嫂子說,你跟我說什麼可以,你要惹我媽!就!就不成!”

氣焰十分囂張。

挾老媽以抗老婆,背後站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和諸子百家,不說婆媳關係沒法治癒,夫妻關係會很快磨損並走到盡頭。

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1.不要讓媽媽當你們的家

當然了,大事上媽媽的決定權還是很重要的。

康熙、雍正、乾隆這樣的厲害皇帝,當了皇帝之後母親都還在(有的不是親的),三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扮演孝子的形象,但沒有一個人把母親拉出來給自己垂簾聽政的。光緒的權力在慈禧太后(親大姨)手上,他們的關係特別緊張。

母愛非常偉大,也相當自私。

懂事的朋友或者妻子根本就不會問“我和你媽掉水裡……”這麼愚蠢的問題。

但是即使很多受教育程度很高的母親,都會問出這個問題:

“兒子,等你長大娶了媳婦了,會不會忘了媽?”

真是個對男性的詛咒。

你那會兒可能是三四歲吧,把拖著的鼻涕擦一擦,暗想“媳婦是什麼?好吃嗎?沒概念!”於是你義無反顧地保證: “我肯定向著我媽!”

時過境遷,三十年後你結婚了。妻子成為你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合夥人。

你要放心地讓媽媽變得像一個退休老領導,敬愛她,聽她的一些建議,但絕對不能把她看得比妻子重要。

一個男人認為應該“當然向著我媽”,那就是心智上仍然像個孩子的表現。

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2.婆媳同住家庭的權力結構

婆媳之間,一定要站在自己妻子的一邊。

自古到今的愚忠愚孝,都是做給別人看的。

一味順從自己的媽媽,婚姻破裂了,最擔心的還是老太太,我認識一位老太太,跟媳婦爭吵導致兒子離婚之後得了抑鬱障礙,整天話都不能說了。

其實擊倒人的不是做錯事,而是事情做砸了之後襲來的無處可逃的自責。

大多數不同住的婆媳恩怨都是可以忍耐的,真正發生問題的家庭,是婆媳同住的家庭。

這種家庭裡,媳婦本身就是一個外人,如果兒子不給他支持和支撐,那很快格局就會變為:

一家三口和一個媳婦。

如果你向著自己老媽,媳婦會感受到自己的無力和被剝奪感,自己的丈夫不支持自己的話,這個家庭是沒人支持自己的。

婆婆是恩怨當事人,總不可能老公公和兒媳婦打成一片吧。

但是如果兒子和媳婦聯手,這個家庭是兩個分公司組成的,老兩口和小兩口。

這才是正確的相處方式。

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3.婆婆的幸福感從哪裡來

小夫妻最好不要和公婆一起住,中國最多的住房是兩居室,不是沒有理由的。

家庭生活就應該是夫妻倆或者三口人。

你看《我愛我家》這樣的經典家庭喜劇,編劇和導演根本上就回避了婆媳關係,這個家庭的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

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劇情就奔向《中國式離婚》或者《雙面膠》了。


因為一些原因,有的婆媳還要生活在一起,比如:

A.小夫妻沒房,暫時也買不起

  • “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了節省房租就和父母同住,付出的成本可能會很高。
  • 不如換個錢多的工作或者爭取加薪,然後搬出去住。
  • 可以和父母很近,但是不應該在同一套房子裡。
  • 如果住父母家,母親就是天然的女主,這個時候男人要明白,你和妻子都是父母的房客,你不是這家的大少爺。
  • 最好夫妻兩個人不要都掙很低的體制內死工資,應該有一個人的工作能掙計件、績效、提成,至少有一個人可以多勞多得。
  • 和父母短暫合住可以,不要讓這件事長年累月地持續下去!
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B.婆婆喪偶或者離異

  • 心理學家們研究了許多老年人的情況,發現子女在不在身邊,跟幸福不幸福根本沒什麼關係。
  • 子女根本就不能給老年人帶來快樂。
  • 反倒是有老伴兒的人會比較快樂、健康的人比較快樂、有朋友的人會比較快樂。
  • 所以,要鼓勵婆婆參加廣場舞天團這樣的集體組織,許多老年朋友在一起,大家的生活質量都能提高不少。
  • 此外,許多失去配偶的老年人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經濟困難,兩個人的退休金比一個人的多,尤其是男性退休金一般來說比較高,當失去了老爺子的退休金之後,老太太的經濟問題需要兒子來考慮,你要給老太太籌劃她的養老問題,不讓她被騙子坑騙。
  • 有固定和穩定的收入來源、有一群同齡朋友,老太太的生活質量就會很高。
  • 相反,如果單純地依附於兒子,甚至可能需要兒媳婦的補貼,那婆婆和兒媳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大多數的衝突都是從錢上不公平開始的。
  • 如果老太太在小兩口購置婚房的時候出了大頭,那這種跟著兒子一起住的要求很難拒絕,這個時候兒子應該儘量改善居住條件,比如換租更大的房子,租用同一小區內的另一套房等方式來解決可能的糾紛。
  • 老破小、髒亂差的出租屋,會讓所有人更容易增長負能量,還情緒激動的。
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C.婆婆要幫忙帶孩子

  • 儘量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去幹,比如照顧產婦,儘量用月嫂,雖然很貴。
  • 這是一個一兩個月就走人的人,她可以承擔你們家的怨念。月嫂走了,請保姆。
  • 如果非要老人來照顧產婦,那最好就交給丈母孃,生產後的女性因為激素等原因,心理上容易出現問題,容易抑鬱和暴躁,跟身邊的人起衝突,親孃受點委屈可以原諒,婆婆基本就要怨念一輩子。
  • 別相信婆媳之內的友誼和真情,在那個特殊時期,過去的欣賞都會很快完蛋的,不要挑戰規律,冒那種風險。
  •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夫妻雙方都可以鬆一口氣,幼兒園階段是父母全力忙事業的好機會。
  • 大多數家庭在小學階段還需要老人幫忙,許多城市裡搞素質教育,低年級一週有兩天上半天課,平時下午兩三點放學,家裡有老人接孩子會放心許多。
  • 是不是已經決定請老太太出山了?等等,老爺子怎麼辦?就這麼放在老家了嗎?
  • 這是許多漂泊在北上廣深的青年容易犯的錯誤,如果媽媽帶孩子的戰鬥力是10,那爸爸的戰鬥力可能只有2,把爸爸扔在家裡跟叔叔姑姑搭夥兒似乎效率很高,帶來小家庭這邊似乎還礙手礙腳。
  • 這是不對的,如果爸爸生活上比較笨,那就讓媽媽在老家陪他,不要分開老兩口。
  • 你付不起保姆費就拆散別人夫妻?哪有這樣做事的。
  • 不要因為那是你爸媽就覺得沒關係,不要覺得他們老了,無所謂,他們是兩口子,一樣會彼此想念,不在彼此的身邊,他們會不習慣。
  • 因為帶孩子老太太感受的疲倦或者壓力,老太太不會怨恨兒子孫子。
  • 這屋裡就一個外姓人,她只會怨恨兒媳。
  • 用婆婆帶孩子是非常昂貴和奢侈的,你必須考慮這些隱性成本,如果沒有實力處理好老夫妻的生活安排,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僱人好了,後患要少得多。
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4.錢是一個好東西

一個真相:錢能解決大多數的婆媳糾紛。

所以同住家庭的男人,擔子特別重,要把錢拿在自己手裡,全給媳婦固然是不行的,但全給親媽,是萬萬不行的。

之前提到過,婆婆和兒媳婦有了衝突,可以讓媳婦給婆婆面子,同時給媳婦送禮。

一邊得面子,趾高氣揚,一邊拿到了禮物,悶聲發大財。我說男人要站在妻子一邊,就是這個道理。

套用一句人們愛用的大俗話就是:“你老了癱在床上誰管你啊?”這個答案,就是你最需要在乎的那個人。

對父母來說,老伴兒是在校生,兒女是畢業生,當然應該是在校生更需要關心。

對成年的兒子來說,父母是老領導,妻子是現任領導,當然是現任的領導更重要。

理清楚這件事,你就比別人家那些愚忠愚孝的兒子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為什麼對“老實人”的評價比較低,就是因為老實人對套路顯出一種漠不關心甚至是清高的厭棄,他們很少願意去琢磨這種家庭內的平衡,然後在出了問題的時候,老實人往往又會突然想起童年時期媽媽的召喚,認為娶了媳婦忘了娘是特別罪惡的行為。讓自己的妻子受氣吃苦,卻不知道如何去安撫和補償。

做老實人的妻子,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把老實人的錢攥在手裡,跟婆婆硬剛。這是最惡劣的一種家庭關係了。

親密關係:婆媳有了矛盾,為什麼要站在媳婦這邊

“婆媳矛盾不可根治,除非喪母、喪偶或者離婚”。

有人說,不能根治的話,還結婚幹什麼?

有好多病都不能根治,比如糖尿病、冠心病、艾滋病、尿毒症、乙型肝炎。

但是可以控制,控制好了,病人生活質量可以很高。

婆媳關係也是如此,大家是會有恩怨,但是可以互相容忍。

對女性來說,婆媳關係的影響可能會在成年後持續終身:

現在的一線城市裡,女性的預期壽命接近80歲。

一位女性30歲結婚,到50多歲的時候,婆婆也許才不在了。

而這個時候,你的孩子也將有了媳婦,或者去做別人家的媳婦。一個新的輪迴開始,只是我們扮演的角色不同。

奇妙嗎?

地球上生活過上百億人。

他們之間可能有上萬億段關係。

有的妥善地處理,有的引發衝突甚至造成戰爭。

我們生活在一段和平的歲月裡,可以平心靜氣地研究婆媳、母子和家庭。實在幸運。

人類就是這樣生生不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