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必读系列之三《沉默的大多数》

当代大学生必读系列之三《沉默的大多数》

当代大学生必读系列之三《沉默的大多数》

凡小说写的好的人,散文或许尚且可以,杂文一般都不出彩,此处不接受反驳,因其反驳事例无外乎鲁迅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但不可否认鲁迅先生为人惋惜的是一生未做长篇;钱钟书先生除《围城》之外还有遗失了底稿的《百合心》,而仅就小说成就来说,远非其杂文与文论可较。

原因说白了其实简单明了,小说与散文需要的是发散的感情思维,而杂文更多地依赖条理分明的逻辑思维,二者兼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偏偏王小波就是这么一个异类。

接触王小波源于大学时期的西祠胡同,其间有个“王小波门下走狗”的群体,性质像论坛,大家在里面讨论王小波、缅怀王小波、更多地是在文笔上模仿王小波。

“走狗”的集大成者是彼时武汉十四中的十七岁学生胡坚,此君以笔名“刺小刀”惟妙惟肖地模仿着王小波的文风连篇累牍地揭示着一切不平,并于2002年出版了由《宠儿》、《乱世岳飞》和《RPG杨家将》三个中篇组成的合集《愤青时代》。

当代大学生必读系列之三《沉默的大多数》

《愤青时代》的出版我们应该感谢沉河(何性松)先生,他是该书的编辑,而且“愤青时代”这个书名也是他起的。

胡坚的本意是想借助《愤青时代》展露的文学才华破格进入北大,沉河先生将该书的出版发布定在北大门前的一个书店中,并通过私人关系邀请了北大中文巨擘钱理群、温儒敏两位先生以及彼时正大行其道的以《47楼207》火爆北大的青年学者“和尚”孔庆东,以及作品《火与冰》以手抄本形式盛行于北京九大高校的余杰,此君后来和余秋雨的一番攻伐颇有意味。另外还有当时尚在北大读研的诗人,如今北大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胡续冬以及诗人尹丽川。

新书发布会后孔庆东和胡续冬二人都撰写过专门的文章希望北大能为胡坚打开一扇跨越体制的大门,后有清华“长衫怪人”徐晋如加入战团极力维护体制的公信力。

此为2002年文坛一大盛事,只是胡坚后来并未如愿,幸而结果很好,被破格录取进了武汉大学中文系。

在不知王小波是谁的情况下我先接触到了胡坚的《愤青时代》,我的阅读震撼绝不亚于认定胡坚一定是一个耄耋之年历史学家的胡续冬。

辛辣的语言、老道的文风、调侃古今的从容与淡定,无论如何你都难以想象文字是出于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之手。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当即就给自己无病呻吟式的写作判了死刑,在惶惶不可终日之间随着胡坚追根溯源,原来胡坚还有师承。既然“徒弟”已经厉害到了如此地步,想必“师傅”当时鹤啸九天的人物吧。

胡坚借用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的口吻宣布,他的“师傅”就是王小波!

当代大学生必读系列之三《沉默的大多数》

我读王小波是从小说入手的。

“师傅”毕竟是“师傅”王小波的小说显然举重若轻,如果说胡坚的写作稍显卖弄,而王小波的调侃完全是渗入学业骨髓的从容。王小波的小说给我当头棒喝,原来小说并不仅仅流于“讲故事”,或者说讲故事的小说是二流作家的专利,一流的作家只是借用故事的壳来完成与读者的灵魂碰撞。

因此当年的我立即将王小波归类为钱钟书和林语堂一类文人写作的范畴。

沿着“时代三部曲”读完,附加着读了王小波生前尚未结集的《黑铁时代》,意犹未尽之中我发现自己居然能通篇复述其小说的内容,中国当代小说中,我在读完一遍就能达成这种效果的仅有两人,一是王小波,一是刘震云。

当代大学生必读系列之三《沉默的大多数》

意犹未尽,真真切切的意犹未尽,我赶紧读起了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和散文集《我的精神家园》。

在王小波所有作品中,我首推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

当代大学生必读系列之三《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在上世纪整个八十年代讥笑香港是文化沙漠,但是在文化逐步放开之后,无论在影视、音乐、文化,尤其是精神方面被港台狂轰滥炸,几乎处于沦陷的边缘。

这个小小的事例或许可以看作无知无畏的典型,经过整体文化圈知耻后勇的努力,我们在各个领域迎头赶上,唯一步履维艰的是在精神方面。

特殊的历史造就了中国集体意志的现实,即便沉默是全世界的通例,在现实的中国尤甚。

但是在王小波的解读中,沉默又披上了另一层外衣。

我们往往会将沉默理解为面对悲剧时不敢发声的怯懦,如果我们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必然会对王小波的思维形成极大误解。

他在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三年困难时期,一家人吃饭时碗里多了一小片腊肉,弟弟兴奋地冲上阳台高呼,结果被父亲狠揍了一顿。这里父亲希冀的就是沉默,不宣扬无妄的幸福在王小波看来就是合理的沉默,而且可以上升到处世哲学的境界。

如果就此逻辑进行反推,极力宣扬无妄的幸福,那么在困顿中不免就有逃避的嫌疑,沉默与话语相对,无论幸福与困顿,经由话语表达时总不尽其意。

因而话语是不可信的,唯有沉默才是自我体验中最真实的存在。

所以,要读懂王小波,首先就要抛开先验性认识,要了解痛苦的来源不过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所以,要读懂《沉默的大多数》,首先就要厘清沉默的主动动机与被迫选择的区别,要了解自己究竟是一头“特立独行的猪”还是一头被骟过的公牛;

所以,要读懂中国人乃至人类的精神,首先就要明确大多数人沉默的原因,要了解选择沉默的可贵。

王小波的行文中随处可见的议论有哲学三段论、熵减理由以及猪和牛两个意向,或许我们可以认定在文学创作领域正是王小波将后现代和解构主义推向了巅峰。

在王小波的阅读族类中,似乎都认定了他的反讽颇具鲁迅和钱钟书的味道,就这一点来看,胡坚的理解较之大众更深了一层,王小波不是在反讽,更多地是在反刺。

反讽不过是眼见不平,阴阳怪气地调侃嘲弄,仍旧将觉醒交付对方,而反刺却要给麻木的灵魂扎针,让真实的刺痛逼迫庸众自我审视,王小波其人,却早已躲在不见得暗处独得其乐去了。

我不敢妄言可以代表八零后,但是就我接触的八零后深受王小波、凯鲁亚克和普鲁斯特的影响。

本篇并没有就王小波的写作风格,或者说《沉默的大多数》的文字,思想风格进行解读,因为在我看来对于王小波的一切解读都是徒劳,都是亵渎,我只能从一个维度探头进去偷窥一斑,想要了解王小波,了解《沉默的大多数》仍需要您亲自读起来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