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區域治理中的三條架構線

物業管理區域治理中的三條架構線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比如一個住宅小區,目前大多采用聘請物業服務單位當管家。制約和衡量這個管家的作用,可以從三條架構線上研究:一條是鎮街——社區居委會——物業服務單位的塊狀線;另一條是行政職能部門——物業服務單位的條狀線;第三條是業主大會授權業委會——物業服務單位的平衡線。

第一,我們討論塊狀線的運行機制。塊狀線也稱為綜合線,主要落實面上工作部署,通常情況下,一般由鎮街通知社區,由社區通知物業服務單位開展各項綜合管治工作,例消防、區域環境整治等政府重點工作。

物業管理區域治理中的三條架構線

第二,條狀線。其運行是以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和考核為主,一般是住房與建設規劃局或城市行政執法局管理、指導、考核物業服務單位。一方面通過培訓和指導提高物業服務單位的業務水平,以適應管家的素質要求,另一方面要監督和考核物業服務單位的服務質量是否達標。

第三,平衡線。是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的業委會與物業服務單位之間的關係。業委會業主大會授權,通過合同形式,加強日常監督,實現全體業主的服務要求。一方出錢聘請服務,另一方付出勞動要得到相應報酬,實現雙方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對等關係。

物業管理區域治理中的三條架構線

實踐中,業委會與物業服務單位幾乎每日每時發生聯繫,工作既有緊密的一面,也有時常衝突的一面。如果將兩個民事主體作個分解,不難看出,相對而言,鎮街和社區居委會與業委會聯繫緊密些,政府職能部門與物業服務單位聯繫也密切些。箇中原因有一定的探討價值,在此不作詳述。總之,三條架構線的研究,對於物業革命、物業立法、物業矛盾衝突的分析和解決都有一定的實際價值,筆者在此只是拋磚引玉,期望引起更多的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