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今天一諾帶大家瞭解一下水稻栽培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廣東使用的晚稻品種可分為哪幾種類型?其特點怎樣?

廣東使用的晚稻品種全是秈稻型,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典型的強感光性遲熟種,如包胎矮、青華矮、晚華矮等。此類品種要培育老壯秧,秧期要長達40-50天,並由於一般要在10月中旬才能抽穗揚花,故在寒露風出現早的地區不宜選用。

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早稻與晚稻雜交的晚稻矮種。此類品種因不同的光溫反應而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基本屬感溫型,如廣二矮、桂朝矮,感溫性為主,感光性很弱,耐肥高產。育秧應施足基肥且疏播育適齡嫩壯秧;在本田期應早施重施分櫱肥,中期曬田不宜過重,生育前中期注意防治病蟲害。有的屬於晚稻類型,如廣秋矮、廣華矮、感光性為主,感溫性很弱。栽培上基本與典型的晚稻種相同,但秧期不宜長,一般為40天左右,中期曬田輕些,壯尾肥多分兩次施,第一次穗肥,第二次粒肥。

早稻種翻秋作晚造栽培。目前這類品種多為早晚雜交的感溫型品種,在晚稻栽培的生育前期處高溫條件下,營養生育期縮短,秧期長容易早穗。故秧期宜短,中苗或小苗帶土帶肥插秧較好,且田麵肥要足,迫肥要早要速,早露輕曬,後期要防止莖葉根的早衰。

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2、晚稻齊穗期的安全氣象指標怎樣?

晚造水稻抽穗揚花期間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相當嚴格。軸稻在此期間的溫度必須穩定在日平均氣溫22.5℃以上,日最高氣溫穩定在25℃以上,不出現連續三天以上低於22.5C的日平均氣溫,並年度保證機率為80%以上的天氣條件才能達到安全齊穗。如在此期間日平均氣溫持續在22.5℃以下,日最低溫出現17℃以下,風力達4級,溼度60%以下,為乾冷型低溫;如在上述溫度而連綿陰雨則為溼冷型低溫,持續三天以上,而年度保證機率在80%以下,就不為安全齊穗期。遇上這種天氣條件抽穗,結實率明顯下降而引起減產,稱為寒露風為害。

各地寒露風出現時間的早晚,受緯度與海拔高低的影響有所不同,緯度高,海拔高,寒露風來臨早,相反來臨遲。

生產安排上應根據歷史氣溫記錄,以80%以上年度保證機率,選定安全齊穗期。安全齊穗期是各地選擇晚稻品種,正確安排播植期的重要依據。

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3、全年水稻品種應怎樣搭配和選擇合理的播插期才能保證水稻的安全抽穗?

為了保證水稻的安全抽穗,必須根據各地區天氣規律、品種類型和特性,安排適宜的播植期和抽穗期。從廣東省來說,可劃分為幾個地區。

北部地區:翻秋品種,以晚造實際熟期,宜選用中、早熟品種,安全齊穗期在九月下旬,宜適當早播早插;晚稻品種,宜選用早熟品種,亦應適當早播早插。

中部、東部地區:翻秋品種,以晚造實際熟期,宜選用中熟品種,安全齊穗期在19月5日前後。晚稻品種,宜選用中熟品種。

西南部地區:翻秋品種,以晚造實際熟期,宜選用中熟品種,適當遲播,安全齊穗期可移在10月上旬末。晚稻品種,宜選用中遲熟品種。

播植期的安排:早造,中部和東部地區在清明前後,北部地區稍遲,西南部地區可稍早。晚造,各地均在立秋前後為多。如上安排,較能充分利用光溫資源,在本田前期既有一定的營養生長期,亦能安全齊穗和成熟,較為穩產。

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4、晚稻感光性強的遲熟種與感溫性強的中早熟種,育成壯秧的標準有什麼不同?

晚稻感光性強的遲熟種一般採用水播旱育,秧期40-50天,要求育成老壯秧。形態為8-9片葉的扁蒲秧,30-40釐米長,假莖粗硬,葉短厚,不起節,葉色翠綠,白根多,無病蟲害,能在秧田中積累一部分營養物資。

晚稻感溫型的中早熟種,適當縮短秧期,一般採用水播溼育帶土中、小苗,秧期13-17天,葉齡為3.5-4.5片葉;或水播水育拔大秧,秧期20-25天,葉齡為5.5-6.5片葉。爭取在本田裡有較長的營養生長期。要求育成嫩壯秧,葉色青綠較柔嫩,白根多,無病蟲,植後髮根回青快,分櫱早。

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5、翻秋品種和晚稻中早熟種的秧齡為什麼不能過長?以多少為宜?

不同熟期的品種在正常栽培下分別有它相對穩定的總出葉片數,如早熟種約12片左右,中熟種約13-14片。翻秋品種屬感溫性的品種,秧苗期是在氣溫高、有效積溫多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出葉速度快;而且,因為秧苗密集,吸收養料的營養面積小,如果秧期過長,葉齡過大,會使秧苗組織老化,移植後會減少葉片分化數和縮短本田營養生長期,發生幼穗早分化與早穗,引起減產,故秧齡不適過長。晚稻中早熟種應通過短日感應而較早抽穗,如果秧苗期過長並遲插,則本田營養生長期縮短,也難於獲得高產。

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根據豐產秧苗的要求,插後能長出3-4片葉後才進入幼穗分化比較好,加上與幼穗發育同時長出三片葉,即禾苗移到本田後總共能長出6-7片葉,為植株營養生長創造了條件後而進入幼穗發育。如秧苗期長,葉齡大,本田基本營養期短,插下後很快就出穗,不利於產量的提高。故此,晚稻中早熟種總葉數13-14片葉,葉齡為6-6.5片葉,秧期30-35天,立秋前移植為宜。翻秋中熟種總葉數13-14片葉,大秧葉齡為5.5-6.5片葉,秧期為20-25天;帶土中苗葉齡為4.1-4.5片葉,秧期15-17天,均在立秋前後插植為宜。

廣東水稻栽培,晚稻的品種全是秈稻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了,希望可以能幫助到大家,那我們下次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