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做电子技术方面的工程师仔细阅读一遍,对你可能会有帮助!

自本人开通微信公众号并发布文章以来,有不少粉丝发信息要求添加个人微信号,一般我都没有回复,并非本人自视甚高,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首先,本人很少用微信聊天(当然,其它也不怎么用),浪费时间,我宁愿用这个时间写书或做视频去,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个微信公众号,我几乎都不太会用到微信。我的微信好友不到20个,偶尔对话的也就那么几个,而且还是跟出书或视频制作有关的,也就是说,非工作原因基本不添加好友。

我很懒,从不刷朋友圈,我也很平凡,只是比极少数人的见识可能多一点点而已、文章写得可能好一点点而已,事实上,如果你想做的话,肯定会比我做得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并非是谦虚,只不过写作并非你的爱好而已,而我只不过恰好有那么一点点爱好,也机缘巧合又有那么一点点基础与积累,正所谓:万事俱备,东风不欠!所以才看起来貌似比你强一点点而已,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退一步讲,就算加了微信号又能怎么样?我不太可能一对一解答你的问题,毕竟我开通公众号的初衷是希望发布的教程或文章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如果对你开了小灶影响不太好,更重要的是,我解答你的问题只帮助了一个人,相对于帮助一大群人是微不足道的(这话说得真不中听,但道理是这样的)。

文章仅仅算是一块敲门砖,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有些没有或很少工作经验的粉丝看了某篇文章,可能感觉不到这些内容有什么用,而工作经验丰富的粉丝看了就会有醍醐灌顶(请允许我使用这个成语)的感觉,层次不同的粉丝关注点会完全不一样,换句话说,

你能学到多少,关键还在于你自己!

或许五年或十年后,你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收获也会不一样,而在这里,大家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能跑多快就在于文章或视频看了多少,理解了多少,特别是视频后面的思考题都是很经典的,真正理解与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水平。

有人说:我看不看无所谓呀!理不理解无所谓呀,这都是书上理论,我要的是与实践工作中紧密关联的,这些问题跟我一毛钱关系没有。那你的意思是:你想做“高手”,是吧?那我想问一下:什么是“高手”?你可能会回答:具体描述很困难,反正很厉害就是!那我只能说:你赢了!这就好比你很想拥有比尔盖茨那么多钱一样,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谓的“高手”必然对自己的所学有一定深度或独到的理解,他有这些知识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些体系并不是由学校修习的课程决定的,而是由大多数人不太在意的细节搭建起来的,就像关键枢纽一样,它很可能就是对一个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而形成的,从表面上看好像对实际工作没有直接的帮助,但能够使“高手”理解问题的实质所在开辟新的思路,而这,才是“高手”区别于其它“低手”的本质所在,

这并不是你看了多少本书可以决定的,不是你工作多少年做了多少项目可以获得的,更不是你看了那些宣称“N天成高手”的书本或视频教程可以掌握的,这个世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东东,只能说某个教程对思路引导得更好一些,而不是说你做了多少项目或仿真了多少实例或看了多少书,当然,这些也有一点的辅助作用,然而,真正的“高手”必定不仅仅是因为这样才“造就的”,他所拥有的知识体系才是坚实的后盾,他能够把在项目实践过程当中获得的经验注入到这个体系当中,不断地丰富它,拓充它,而反过来知识体系对项目实践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你是工作了很多年,你也做了数不胜数的项目,你也是有知识,但没有体系,缺少太多的关键枢纽,这个细节你不太懂,那个知识点你也不大明白,所以知识与知识之间是零散的,获得的经验也无法与自己零散的知识相互融合,而每个“高手”形成的独有思路是不可能复制的,只能说你可以通过对多个知识点的深入思考与理解逐步建立这些关键枢纽,而这都是需要积累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教程思路的原因

你的水平现在也许高一点点,但比你水平稍差的朋友一旦在文章或视频教程中摸索到清晰或合适的思维方法之后就能够逐步超越你,因为这是长跑竞赛,拼的就是耐力!

也有人说:建一个微信群吧,这样方便交流讨论!我认为必要性也不大,至少现在没有。你观察一下身边有哪位朋友通过加微信QQ号或微信QQ群成为“高手”的?可以肯定的说:半个都没有!你如果真的想要很“厉害”,那你就得去沉下心去钻研,去实践,如上所述,我也不太可能回复群里的问题,更别提我也并非万能钥匙,也有我不懂的,而且还不少!再者,有多少群变成了广告群我就不说了,可以这么说,有群的地方就有广告,SO,何必花费心思削尖脑袋挤破头拼命看别人的广告?

所以后续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这样做:在相应的文章下留言,如果问题提得好,我们会回复的,这样不但提问者满意,其它粉丝看到了也可能会有帮助。我认为留言的方式是最好的,可以是我们的文章,也可以是其它电子论坛,这对于做技术的朋友是比较适合的,因为“群”这种东西即时性太强,很多人一旦有问题就会浮躁起来,养成不经过思考就随手发问的习惯,

而在论坛发贴求助至少让你的心会沉稳一些。如果你下定决心选择做电子技术方面的工程师,首先得把心沉下来,十年磨一剑,不然学出来肯定是半吊子,大家不懂的你也不懂,大家懂的你可能还是不懂。

当然,与文章不相关的问题是不会回复的,比如,有人看了我的文章,然后去网上搜点其它相关资料印证或扩展阅读一下,然后把不懂的那些地方剪个图发过来,你说我会不会回复?

如果有些问题多次提问都没有回复,说明没有回复的必要,因此就没有必要再发了,比如,有人问是不是忘了新书《电容应用分析精粹》,我开始还回复了,后来一般都没有回复,请大家谅解!等我拿到样书或出版了会统一发文,不会每人问一次都回复一次了,你现在讽刺也好,鄙视也罢,质疑也好,失望也罢,等新书出来自然一切阴霾如樯橹般灰飞烟灭,届时乌云拔开艳阳重现必是另一番好光景。

最后,还是要感谢想加我微信号的粉丝,说明我的文章对你们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也感谢公众号所有粉丝的支持,如果出自我手的技术文章能够为你们在成为优秀电子工程师的征途添上一块砖或加上一片瓦,余愿足矣,哈哈,么么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