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近幾年隨著新媒體的浪潮,“財務自由”這個詞非常流行,包括那句要掙一個億的小目標。

絕大多數人,其實是不理解什麼才是財務自由。

所以今天結合專業,也結合個人經歷,講一下財務自由的那些事兒。

01

財務自由是什麼?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翻查詞條,我們會發現財務自由的定義是: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

這種定義真的準確嗎?按照這樣的標準,在家“啃老”,問父母要錢的年輕人也能算財務自由。

顯然這是不合常理的。

在我看來,財務自由有2大類型:終極財務自由,進階財務自由。

1、終極財務自由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所謂終極的財務自由,2018年胡潤榜發佈了《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提到了其中的門檻——一線城市1.3億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二線城市是8000萬,三線城市是6000萬。

可以看出,按照這樣的門檻,能談財務自由的,基本都是資產近億。

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難以置信,或者被想著“自己被以往財務自由的毒雞湯坑害”了呢?

也就是說,其實終極財務自由,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參考價值是不大的。

別急,咱們還有“進階財務自由”。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2、進階財務自由

終極財務自由,我們很多人奮鬥終生也無法實現。

進階財務自由,夠一夠我們都有希望實現。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初段:菜場自由。

可以買自己想要的任何菜,不看價格。

●二段:飯店自由。

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飯店,不看價格。

●三段:旅遊自由。

可以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不看價格。

●四段:汽車自由。

可以買自己想要的任何車型,不看價格。

●五段:學校自由。

可以為子女選擇任何學校,不看價格。

●六段:工作自由。

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工作,不計較是否可以賺錢。

●七段:看病自由。

只要可以看好病,不計較花多少錢。

●八段:房子自由。

可以買任何自己喜歡的房子,不看房價高低

●九段:國籍自由。

可以喜歡哪個國家,就拿哪個國家的國籍,不計較成本高低。

可見,在不違法、不違背道德的情況下,我們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又能養活自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進階財務自由”。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02

為什麼,我勸你要早點實現財務自由

同事阿欣的家在成都,畢業在深圳工作了4年,她每次回家,都儘量繞開過年。

原因只是因為:“過年車費貴,買票也很難”。

她上次回家,是國慶,因為手頭緊,買了站票。20多個小時,蜷縮在車廂角落,和各式旅客擠在一起。

上廁所非常麻煩,索性就不喝水,吃飯不方便,拿出提前買的麵包,就著白開水“下飯”。

小欣處處忍受,忍耐嘈雜、擁擠,歸根結底是因為財務不自由。

微薄的工資,冰冷的現實,也讓很多人沒有了選擇生活的勇氣。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富翁到了一座小島上度假,他躺在沙灘曬太陽,這時候碰到了一位老漁夫。

看著烈日炎炎,漁夫還要冒著灼燒,出海捕魚,富翁好心提出建議:“老人家,你為什麼不把打魚得到的錢,拿來買更多網子,僱傭別人來為你捕魚?這樣你也能躺在這兒曬太陽了!”

“有什麼必要呢?我不折騰那些,我現在也能躺在這和你一起曬太陽。”

這時候,富翁起身笑了笑說:“我可以選擇去很多地方曬太陽,但你只能在這曬太陽。”

這也是財務自由的真諦,擁有財務自由後,不是就能隨心所欲、無所顧忌,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我們擁有了對自己生活的選擇權。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美國百萬富翁、自由職業者斯科特·福克斯曾說過:“這種商業模式讓你的人生目標不再只侷限於賺錢,而是有勇氣去發現人生成功的定義,它不是指賺了多少錢,買了幾輛限量車,或擁有多少件奢侈品,而是讓自己生活的靈活性有所增加,創造力有所提升,感覺更加幸福。”

這種體會,就像是你可以選擇自己是坐飛機還是郵輪,或者火車。

而不是不得不,被迫行動。

當你一旦跳出這種“不得不”的負循環,你也就永遠不想再看到同樣的情況了。

財務自由後,當工作不再是被迫執行的任務,就能讓興趣成為自己的工作主導,用自己的方式來定義成功的概念。

從這個角度來看,財務自由越早實現越好,很多夢也只是年輕有力氣的時候才會做!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03

怎樣實現財務自由?

前陣子,刷到了一個知乎小v的公眾號,看到了號主從某健康領域頭部大號,工作了3個月毅然辭職的消息。

在別人都羨慕她接下來“浪蕩不羈”生活時候,我卻頗有感觸。

她進了領域頭部大號之後,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背景遠遠不夠,以後不打算繼續寫健康領域的文章。

可能看到這兒,你會想,這也沒必要離開啊?畢竟都要活下去。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我想說,她真的是有這個“說走就走”的資本

。早在小v大四的時候,她就已經通過寫文、參加活動,賺了20萬,旅遊了很多城市,創作了許多新奇的藝術作品。

這裡提到的財務自由,是前面所指“進階財務自由”。

說了這麼多,到底我們作為普通人,怎樣才能和她一樣財務自由呢?

此處以她為例,也結合財務自由專業知識,為大家分析,實現財務自由的3個必備條件:

1、擁有複利思維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人與人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

提到這個問題,我們第一反應很容易認為是由先天條件決定。

事實上,有學者用公式表達複利效應:(1+r)n;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情,N代表時間。

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在做對的事情,時間就會為你帶來難以想象的奇蹟。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曾經我是個走路都氣喘的人,因為偶然,開始了“慢跑”(其實說快走可能更合適)。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那時候,我“跑”1公里大改就要花8分多鐘的時間,每天堅持40分鐘。身邊很多人,都對我的跑步方式表示質疑“跑得還沒有走得快,你這能鍛鍊到什麼?不過是自己騙自己……”

我沒有往心裡去,後來堅持跑了半年,我就從138斤恆定在了100斤。

假如,當初我沒有堅持“跑步”,就不會看到它帶給我的複利。

可能堅持一件對的事情,比如儲蓄,每天存5元,雖然一兩天不能馬上見效,但一年兩年甚至更久,時間的複利,所帶來的產出比是非常可怕的!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2、超強的執行力

我曾看過一個故事:一位智者,經常以教導別人致富為樂,給大家傳授“心得”。

有一回來了一個乞丐,他飢寒交迫,沒有任何的技能。

但這個乞丐,每天討來吃食,就非常積極地跑去“聽講”,學習成功之道。

後來乞丐按照智者講的那套,成為了一個有錢人士,但智者仍然是原來那個智者。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乞丐比智者更聰明嗎?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當然不是這樣,造成這樣天差地別的原因只是因為,雖然乞丐什麼也不懂,但他聽過一次之後,就會立馬去做,但智者只會在言語裡重複“成功之道”,從來也沒有邁出第一步。

這也讓我想到在網上看過的一段很震撼的話:“三流的方案,一流執行時候,有結果可優化。

一流的方案,三流執行時候,再牛逼的方案都被無效了是不合適的。”。

再完美的計劃,沒有行動也只是一紙空談。

相反,做好積澱及時行動,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優化,卻能做出驚人的成績。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3、培養一項核心技能

我們經常會羨慕什麼都會的人,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實那群人對什麼也都不精通。

要想做到財務自由,不是今天看到做微商有錢賺就趕快代理微商,明天發現寫作成本低來錢快,又趕緊報一個自運營。

更多時候,我們需要對自己當前的情況、實力做出客觀的評估,找到當前最適合自己、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技能,開始專注學習。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比如,我非常崇拜的偶像——阿何老師就是一個靠技能改變命運的人。

他先是研究學習方法論,從年級中下逆襲考上了清華,畢業後多次創業失敗又憑藉寫作這項核心實力,逐漸取得了個人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各式的機會、資源,實現了人生逆襲,開公司、在廣州買房買車。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技能不在於多,核心的一個就很好。

在阿何老師窮得只剩下幾十塊的時候,他也從未放棄各個平臺堅持高質量投稿、輸出,不斷地精進自己的寫作能力,成為百萬加作者。

不怕生來貧窮,也不怕在起跑線上落後,現在開始行動,找到適合自己的技能,投入精力打磨,這會是通向財務自由非常快的一條路徑!

種一棵樹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何“先掙它一個億”,精準實現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也不代表心靈自由。

如果你有想完成的願望,不必要等到“萬事俱備”(財務自由),才開始。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跑道上,勇猛精進,逐步實現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