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努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3月21日,湖北務工人員乘坐返崗專列抵達廣州南站。

春風拂人,萬物生輝。南粵大地上,復工復產的號角聲傳來一陣又一陣。

從粵北到珠三角,從粵西到粵東,項目工地上,挖方、混泥、綁紮鋼筋,施工作業熱火朝天;生產車間內,組裝、包裝、點貨,流水生產井然有序;通關口岸旁,檢測、驗單、通關,進出口貨物快速提驗……

隨著國內疫情進入下半場,廣東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出臺多措施,發力保就業、復生產、穩外貿,為經濟社會發展按下“快進鍵”。

廣東: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努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保就業:共享員工,解決用工問題

廣東是湖北務工人員外出就業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受這次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後有近100萬湖北籍務工人員,包括武漢約10萬人延遲返粵返崗。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葛國興介紹,粵鄂兩省政府第一時間對接,積極穩妥推進務工人員返粵返崗。截至4月13日,湖北務工人員已有序返粵返崗超過95萬人,其中武漢務工人員超過8萬人。

而在製造業普遍面臨用工荒的同時,餐飲、旅遊等服務行業的企業員工卻陷入“無事可做”的困境。

“旅行社員工的收入主要靠提成,長期停業,對員工的影響很大。”佛山市順德區旅遊協會會長、廣東順之旅國際旅行社董事總經理羅建英表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與順德電子企業對接,該旅行社內70%的員工通過“共享員工”的方式,賺起組裝電子零件的“外快”。

疫情防控期間,“宅經濟”引來網購需求暴增。廣州盒馬鮮生與雲海餚、西貝、探魚等餐飲店達成“共享員工”合作,抽調部分員工參與打包、分揀、上架等工作。

“公司不開工,就等於沒錢賺,我這心裡也急。”戴柏榆是廣州千味涮員工。當接到公司通知可以去盒馬鮮生上班後,他立馬答應了下來。

3月30日,深圳啟動“深愛人才共享未來”深圳市人才戰疫雲服務,其中,“員工通”對接共享員工機制是重點。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有逾800家企業入駐,發佈崗位信息約2.6萬個。

此外,為加強信息流通和就業人員流動,廣東省還通過開啟線上招聘渠道,大力開展“南粵春暖”網絡招聘活動。春節以來已開展招聘活動1920多場,累計發佈崗位近261萬個,在線求職人數達198萬。

廣東: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努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復生產:上下對接,搭建供需橋樑

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產業鏈環環相扣。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全國第一的廣東,產業鏈上的一個小堵點,都可能導致全球產業鏈的運轉減速。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介紹,廣東省建立製造業百家重點企業“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和重大項目專員服務機制,協調推動重點企業產業鏈復工復產,先後幫助華為、中興、美的、格力、TCL、廣汽、比亞迪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的上下游中小企業全面復工,打通產業鏈循環。

“全省企業大面積復工復產以來,有不少企業反饋甚至發來求助信息稱制造業中的部分行業、部分企業,供需產業鏈出現問題。”廣東省稅務局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負責人賴竹華介紹。

為解決供應、需求兩端“步伐不齊”的問題,廣東省稅務部門上線“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通過對43億張增值稅發票信息的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深度挖掘上下游生產供應鏈供需關係,為企業搭建供需對接的橋樑。

3月下旬,廣東偉經金屬製造有限公司由於原包裝材料供應企業無法按時供貨,面臨遲交訂單、違約的風險。該企業根據產業鏈智聯平臺的信息,與佛山市德印包裝有限公司取得聯繫,解決生產的燃眉之急。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岸明表示,目前,全省102家重點製造業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產,龍頭企業省內外供應商已經全部復工復產。企業開足馬力提升產能,為實現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夯實了基礎。

廣東: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努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穩外貿:提速壓時,提高通關效率

4月16日,商務部官方網站發佈消息,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將於6月15~24日在網上舉辦。這是廣交會創立60多年來首次完全以網絡形式舉辦。

作為中國外貿“風向標”,廣交會此番變動背後折射出疫情對外貿行業的巨大沖擊。廣東省統計局統計,一季度,廣東貨物進出口總額1.37萬億元,同比下降11.8%。其中,出口0.79萬億元,下降14.4%;進口0.58萬億元,下降7.8%。

為穩住外貿基本盤,廣東省先後出臺“復工復產20條”“金融暖企18條”“促進就業九條”等多項措施,全力幫助外貿外資企業解決突出問題,減輕企業負擔。

延長繳稅期限、免徵滯納金、減免滯報金……多項“暖心”政策疊加,也讓外貿中小企業充滿信心。例如,黃埔海關關區共有148家彙總徵稅企業暫緩繳稅20.42億元;廣州海關關區730家外貿企業暫緩繳稅21億元。

促進外貿新業態健康發展,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是穩外貿的重要內容。今年前2月,廣東跨境電商逆勢增長,進出口總額79.5億元,增長33.4%。為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從廣州、深圳到珠海,各入境口岸紛紛加大對跨境電商監管業務的改革力度。

3月29日,在深圳市福田保稅區,貨物由海外倉內移至福田保稅區內,保稅備貨“1210監管模式”正式運作。福田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項模式,將降低國際物流直郵的成本,有利於企業降低運營成本,也便利消費者縮短購物時間。

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進口代理。用書面語言來說就是有貨物進口需求的客戶,由於對進口業務的不熟悉或者其他原因,委託船運公司、貨代公司、報關行、貿易公司等代辦進口的貿易服務型業務。對於進口,流程的掌控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專業。 華富康供應鏈擁有專業經驗,流程上層層審批,在環節上,節節把控,而且在每個環節上,都有專線的同事來對接,不會讓用戶做無頭蒼蠅。操作上,8分鐘3套進口代理方案定製,用戶可隨意選擇方案,保證貨物順利的到達用戶的手中。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省外貿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表示,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起到有效助推作用。今年廣東將通過各項政策疊加,全力推進跨境電商進出口較快增長,並大力支持市場採購、外貿綜合服務、國際中轉集拼分撥業務等其他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只要抓住機會,就能夠‘化危為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