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囚犯被判斬刑,臨死寫八個字,刀斧手見狀泣不成聲

相信熟讀歷史的人都會清楚這麼一件事:在朝代交替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很多讓人可歌可泣的人物,他們不一定有著非凡的能力,在複雜情況下甚至會做出錯誤決斷,可這並不影響他們受人尊敬,因為他們身上有著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氣節,寧死不受外敵之辱!

一旦看到國家淪喪,他們大多會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世人,做臣子得到底怎麼樣才算是盡到了“忠”! 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就是這批人中的佼佼者。當然了,除了這三位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篇幅有限,咱們今天就只說其中的一個,那就是明朝末年的左懋第。

一囚犯被判斬刑,臨死寫八個字,刀斧手見狀泣不成聲

左懋第是公元1601年生人,山東萊陽縣人氏,他自幼聰穎好學,對於書本是過目不忘,再加上主觀努力,所以在科舉考試這條路上走的是相當順利,公元1630年的時候,左懋第在山東鄉試中第二名舉人,次年一舉中了進士,緊接著就成了陝西韓城縣令。對於當時絕大部分皓首窮經依然連個秀才都撈不到的學子來說,左懋第這種人生經歷已經是相當走運了。

數年之後,由於左懋第表現出色,崇禎皇帝非常看好,就於公元1639年的時候把他調到了京城,成了戶科給事中。俗話說,“官職越大,責任越大”,左懋第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在京城幹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了朝廷上的諸多問題,左懋第憂心如焚,多次上疏進諫,可惜崇禎皇帝剛愎自用,連一片大員都不敢在他面前說實話,更別說左懋第這樣的小官了,所以左懋第的前幾次上疏,都遭到了駁回的命運。

一囚犯被判斬刑,臨死寫八個字,刀斧手見狀泣不成聲

左懋第不甘心就此失敗,就堅持不懈, 初入諫垣,左懋第便上疏要求停止三餉加派,到了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的時候,總算是起了點兒效果,可惜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他這點兒修補已然是無濟於事,公元1644年3月份,李自成攻破北京,大明覆亡。

福王朱由崧隨即跑到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權,這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弘光皇帝,左懋第聽說此事之後,立馬跑到南京進謁福王,照舊當了兵科給事中,成為南明朝廷的得力支柱。

一囚犯被判斬刑,臨死寫八個字,刀斧手見狀泣不成聲

面對國恨家仇,左懋第悲憤填胸,堅決主戰,並請求撥給他人馬,以收復失地,可惜朱由崧不聽他的,左懋第也只好屈伸俯就,可他心裡,早就已經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1644年十月,左懋第到達北京張家灣前來議和,結果被清廷扣下,清攝政王重他的為人,數次派人勸他降清,左懋第寧死不從,最終被下令處死,臨死之前,手書一聯明志:“生為明臣,死為忠鬼。”劊子手見狀,跪在他面前揮涕稽首不忍下手,左懋第就義之時,只有4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