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4月8日,

農業農村部公佈了一份,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

共計31個品種的動物被列入“合法”範圍,

其中,

只有27種可以“食用”。

那麼,

以後是不是隻能吃這27種動物了?


4月8日,農業農村部公佈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下簡稱《目錄》)以及《關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的說明》(下簡稱《說明》),其中《目錄》如下: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重點一

“畜禽”不包括海鮮、蛇、蛙等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第一眼看到這份《目錄》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份代表了“合法食用動物”的全名單。但如果你細心閱讀和了解《目錄》之後,不難發現這份擔心是沒必要的。


首先,這是一份徵求意見稿,在5月8日公佈正式名錄前,還有增刪修正的可能;其次,有些人可能誤解了“畜禽”的意思。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根據《說明》第三條(1)點,明確了“畜禽”是“指經過人類長期馴化和選育而成的家養動物,具有一定群體規模和用於農業生產的品種”

這個廣義的定義。此外,還附加說明了“哺乳綱為家畜,鳥綱為家禽”這一點。因此,本次公佈的《目錄》和《說明》,不討論除此以外的其他動物的“合法”範圍。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所以,魚綱、爬行綱、兩棲綱、甲殼綱、昆蟲綱以及軟體動物,即常見的海鮮、魚類、蛙類、蛇類、龜類、昆蟲類等生物,與本次針對“畜禽”的《目錄》中列舉的27種“合法食用”動物並無關聯。

而這幾大類動物的具體“合法”範圍,以《野生動物保護法》及日前公佈、後續公佈的相關政策為準。


事實上,目前《目錄》中公佈的名單,幾乎涵蓋了當前人們正常生活中常見的所有“飛禽走獸”(不包括水生動物)。也就是說,除非你冒著牢底坐穿的風險,非要對穿山甲、蝙蝠、果子狸等陸生動物下手,否則幾乎不會“吃錯”。


重點二

水鴨、青頭鴨暫時可以食用


在《目錄》裡,分別指出了兩類鴨可以食用,一是傳統畜禽“鴨”,二是特種畜禽“綠頭鴨”。


那麼問題來了:

到底“泥鴨”“番鴨”“水鴨”“青頭鴨”屬於哪種鴨?

它們到底能不能吃?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根據記者採訪農科專家以及查閱資料發現,《目錄》中指的“鴨”,屬於家鴨,單一品種上,包括

北京鴨、櫻桃谷鴨、楓葉鴨、金鼎鴨、山麻鴨、紹興麻鴨、高郵麻鴨、中華斑嘴鴨、南美疣鼻棲鴨等幾大品種,目前均可飼養和食用。


其中,各品種的雌鴨以及其雜交品種,多俗稱為“泥鴨”。按《目錄》,屬於傳統畜禽,可飼養、銷售、食用。


至於“番鴨”,指的是南美疣鼻棲鴨及其雜交品種,按《目錄》中所說,同樣可以飼養、銷售、食用。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而“水鴨”和“青頭鴨”,關係比較複雜,如果你想了解清晰,可以接著往下看;如果不想,那可以直接告訴你們結論:按當前《目錄》和《說明》的描述,只要它們是人工飼養的,就可以食用。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俗稱“水鴨”的品種,各個地方所指不盡相同,叫法也不同,例如蜆鴨、晨鴨。

而就當前來說,“水鴨”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指的是中華斑嘴鴨及其培育品種、雜交品種和雌性綠頭鴨這兩大類鴨子。所以根據《目錄》,我們可以分析道,人工飼養的“水鴨”可作為正常食材食用。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而雄性綠頭鴨,就是我們平時常見的、頭部亮綠色的“青頭鴨”,因此只要是人工飼養的,就是可食用。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不過請注意,《目錄》裡之所以將其標名為“綠頭鴨”,實質上就是為了與真正的“青頭鴨”區分開來——“青頭鴨”在學術上,並不是指“綠頭鴨”,而是指“青頭潛鴨”。這是一種屬於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動物,也是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是禁止獵殺、飼養和食用的。


最後還需提醒的是,

中華斑嘴鴨、綠頭鴨均有野生種群,有“野生水鴨”“野鴨”等俗稱,是不能合法捕獵和食用的。


重點三

這些動物,暫不要吃


作為農業農村部的一份公開徵求意見稿,《目錄》中明確表明在5月8日前,仍然能產生新的修改方案。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採訪了幾位相關人士(包括養殖戶、批發商、農科專家)以及普通市民,他們所提出的疑問和建議,值得大家關心和參考。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第一,有養殖戶提出,在《目錄》之外,例如竹鼠、豚鼠、大雁(雁鵝)、孔雀這幾種具有廣泛養殖規模和基礎的畜禽,目前還存在“商量餘地”,未必會被徹底列入“禁養禁食”範圍。不過在《目錄》塵埃落定之前,大家最好不要購買、食用這些動物,以免發生觸碰法律的意外情況。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第二,有市民發現,《說明》中單獨明確列出“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因此,對於狗能否作為“食材”、食用狗肉到底違不違法,目前依然有爭議。農科專家分析認為,按照目前《目錄》以及《說明》的態度,國家很有可能擬定禁食狗肉的法規。

中華美食,或許只能在這27種動物身上打“煮”義了?

記者因此也想到,作為另外一種“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的常見動物——貓。雖然在《說明》中沒有明確說明,但國內尤其是廣東一帶,確實存在食用貓肉的情況(比如著名的“龍虎鳳”)。

因此與狗的情況相似,大家最好不要在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前輕易嘗試食用貓肉。


END


圖文 | 馮睿峻

部分圖片來源 | 綜合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