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人生格局有多大?

史學蟲洞


關於秦始皇一生的功與過有哪些

秦始皇為中國首位皇帝,統一了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出色的改革家。

秦始皇一生簡介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在邯鄲,在他十三歲的時候便被擁立為秦王,而因年幼朝政由當朝宰相呂不韋輔佐,在秦始皇二十一歲的是便親自執政,由此掀起一番激烈的政治鬥爭。

  其“假父”嫪毐於後宮中建立其龐大勢力被秦始皇剿滅施以車裂,將其母關押,摔死其母兩個私生子,還將掌權一方的呂不韋罷黜,分配蜀地,至此使用尉繚、李斯等人穩固了朝政。

  遂之後開始了十年的征討周邊國家的時期,統一兼併了六國,結束了王侯專政時代,開始了君主專制時期。秦始皇便開始改善帝制,因“三皇五帝”遂以“皇帝”來彰顯自己崇高地位,以此便有一連串的帝制改革。

  為有效管理便開始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加強了管理和權力,不僅如此秦始皇不滿足於六國統一還因此制定計劃南征百越北擊匈奴等擴張策略,對促進少數名族與漢族文化的融合和促進經濟和文化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為了加強國家勢力,修建長城、改幣制、統一度量制度、整頓交通、統一文字等策略對中國文化制度和社會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可惜還未完成他的大業,秦始皇便於公元前210年逝世,享年49歲。

  秦始皇的功與過

  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其上臺後推行的一系列各方面的舉措均對後世帶來不同的影響,其中有利有弊,且秦始皇為人暴戾殘酷,後人對於他的評價普遍褒貶參半,但總體上功大於過。

  政治上,他開創了皇帝一稱的新觀念,神話了君權,突出了天子的尊位,建立中央集權制與郡縣制,加強專制統治。

  軍事方面,他平定六國,一統天下,並且不斷向外開拓疆域,南征百越、北擊匈奴、開發北疆、開拓西南,奠定了我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格局。此後,秦始皇修築長城,鞏固邊防。

  經濟上,秦始皇統一貨幣與度量衡,促進了貿易與貨幣的流通,整改交通,修渠道,統一車軌,以方便物資的運送與供應。

  此外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官吏,使其率屬於秦國,並且開闢五尺道,貫通南北,加強中原與偏遠民族的聯繫,加強管理。

  文化上,統一併且簡化文字,促成了中國古代文字以及文化的發展。社會上,端正風氣,建立一致的倫理道德與舉止規範。

  此外,除了秦始皇的一系列促進社會發展的措施之外,秦始皇也成為了仁政愛民的負面代表,他律法嚴苛、思想禁錮、刑罰殘酷、誅殺儒生、徭役繁重,為了集權不擇手段,大型土木工程,費力耗財,使百姓民不聊生的種種行為也使得他成為了暴君的典型。

  秦始皇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清朝的興立在於他,然而他耗費民力使得生產力與民心盡失也導致了秦朝的快速滅亡。

  秦始皇最大的功績是什麼

  秦始皇想必各位是既陌生又熟悉吧,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下他的主要功績有哪些:

  秦始皇帝(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大中華地區第一個稱皇帝的君王。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5] 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8]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評價秦始皇的話

  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建立的秦王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實現華夏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對中國以至世界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政治格局,是歷史上難得的政治人物。

  秦朝統治時間儘管只維持了15年,可秦始皇的所建立的封建統治制度卻傳承了下來,他對後世的影響是此後的任何一位帝王都難以比擬的,甚至於任何一位帝王都是踩在他的足跡上治理國家的。然而縱觀歷史,在世界上開創一個龐大帝國的君王不少,但是其任何一位的實際影響力都是絕對無法與秦始皇相比較的。

  在西方國家通常把秦始皇與凱撒大帝相比較,從總體來看,羅馬帝國與秦朝時期的人口、國土相仿,但是在凱撒大帝死後,羅馬帝國分崩離析,而秦王朝不同,改朝換代以後,漢承秦制,它的統治模式世世代代地承襲了幾千年,這就是秦始皇所獨有的巨大影響力。因此,在世界上,任何一個關於帝王的排列表,秦始皇無一例外都是名列前茅或者位列榜首的。

  秦始皇上任以後,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等多個方面推行的各種舉措,均改變了當時社會的面貌與人民生活現狀,實現了從貴族時代向君王時代的轉變。秦始皇為人暴戾殘酷,其舉措也有利有弊,但歷史後人對於他的評價普遍認為褒貶參半,但總體功大於過。


螞蟻傳統文化


秦始皇的人生格局有多大:應該是他的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時有多長子孫後代統治國家就有多長。

秦始皇的人生格局,可以說是亙古少有、世上少見。對後世的影響,由其是對中華民族二千多年的發展如影隨行、難以抹去。

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開疆拓土,並實行了一系列國家融合發展的政策。

用遠古時代的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並自稱始皇帝,希望後世子孫永久統治國家。

想要具體地瞭解,秦始皇的人生格局。就先要了解他的人生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秦始皇的人生格局形成的情況。

  1. 生活經歷對人生格局的影響。

秦始皇三歲時,被父親異人當作人質留在趙國。

使他受盡了屈辱,並時刻有生命危險。生存環境特別惡劣,使他從小就崇尚暴力和特別地渴望權勢。

十三歲繼位秦王,但朝政又被呂不韋把持。使他對宮廷中,爾虞我詐的權利鬥爭又耳濡目染。

童年及青少年時代,艱辛及壓抑的生活經歷。使他形成了一種嗜權如命的心態,想要獲得更多更大的權力。

2. 所受的教育對格局的影響。

相國呂不韋,雖然把持了朝政。但對秦始皇還是進行了,執政、治國等方面的教導。

為他提供了治國方略,主張天下統一,建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並且使他的性格,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逐漸形成了慎思、遠慮的性格。

3. 秦國先輩們的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的精神,也深深地震憾著他。讓他有一種強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責任感。

由於從他成長經歷、所受的教育及秦國先輩們對他的激勵中。使他形成了一種開疆拓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地兼併其他東方國家、南征北戰地去擴大土地、人口。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實行一系列的治國政策。為千秋萬代基業,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應是秦始皇,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人生大格局的體現。

秦始皇人生格局的具體表現。

  1. 政治方面。

中央上實行三公九卿制,進行管理國家大事。

地方上廢除分封制,全國設立三十六郡,每郡有郡守、尉、監各一名。郡下轄縣,郡守與縣令直接由皇帝任命。

這些制度的實行,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有利於皇帝,對國家的控制和管理。並影響此後,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社會制度。

2 . 經濟方面的情況。

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取消了以前各國的貨幣和度量衡,使全國能自由方便地,進行經濟交流。促進全國的經濟發展方便人民的生活。

3 . 文化方面的情況。

統一文字。取消各國的文字,使用秦國的 文字。更能方便全國各地,進行文化交流。

使整個國家,更能形成一個整體。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中華文明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

4 . 軍事方面的情況。

統一東方六國後,秦軍又進行了南征北戰。向南征服百越,使兩廣納入中華版圖。又征服了浙江、福建。

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又修建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

使國家的領土,迅速地擴大。為後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5 . 交通方面的情況。

在全國修建了,許多咸陽與各郡縣連通的馳道。更方便全國各地的通行。

又修建了靈渠,連接了湘江與珠江流域。使中原地區與百越地區的交流更加的方便。

各種交通的修建,促進了全國各地更方便地交流。為國家的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正是秦始皇的雄才偉略,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使中華文明得以廣泛傳播,使全國各民族都融合發展成一個整體。無論後世怎樣發展,最終全國還都是回到大一統的時代。也是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根源。


同看風雲


人生格局沒有明確的定義,為了便於分析,此處定義為:眼望星空,腳踏實地。簡單來講就是有明確清晰的長期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一步一腳印的為之奮鬥。那麼來看看秦始皇符合這個標準嗎?嬴政是500年秦人的代表,就像飛蛾撲火中最後一隻強壯的飛蛾,踏在前面飛蛾的屍體上到達火芯。所有有必要來看下秦國的格局如何呢?理解了秦國就理解了秦始皇。

眼望星空,長期目標

自從秦人祖先為周天子養馬有功,封秦人於貧瘠的秦之地。秦朝人就開始了艱苦奮鬥,臥薪嚐膽的偉大曆程。

  1. 第一個節點-紮根貧瘠,抗爭犬戎

秦人祖先是商朝末期戰亂西遷的華夏族,獨自在荒蕪貧瘠的邊陲和異族犬戎長期廝殺,培養了堅韌頑強的性格,同時在長期的混居中也混血了犬戎強勢的基因。

2.第二個節點-受封諸侯,平起平坐

烽火戲諸侯的男主角-周幽王自作孽被犬戎殺死。秦襄公和晉文侯等幾大諸侯率兵馳援西周,共同立宜臼為天子。隨後周平王東遷洛邑,在別的諸侯不理不睬情況下,襄公不離不棄護送全程,此後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岐山之地。從此秦朝走入歷史,和中原大國平起平坐。《史記。秦本紀》裡記載周平王評價襄公:

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3.第三個節點-腳踩西戎,成功上位

在秦文公之後幾代國君持續努力下,秦國在於西戎的戰鬥中逐漸佔據上風,此後秦國成為西陲霸主,同時領土擴張到關中平原的東端。

4.第四個節點-征伐晉國,露出崢嶸

秦國在東擴的過程中與晉國發生衝突,秦穆公在韓原之戰中活捉晉惠公。此後秦國在中原爭霸中,露出崢嶸。

5.第五個節點-商鞅變法,問鼎中原

秦孝公任命商鞅變法圖強。別的諸侯還是分封制時候,秦國已建立中央集權制,這是升維打擊。此後秦國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發起一些列掃蕩六國的戰役,比如伊闕之戰,以及坑殺45萬趙國將士的長平之戰等。

6.第六個節點-剿滅六國,帝國東昇

親王嬴政在前輩打下的厚實基礎上,再接再厲隨後攻滅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中國第一個帝國-秦帝國。


腳踏實地,短期目標

縱觀秦帝國建立的歷史可以看出,秦人從一開始便腳踏實地地仰望星空。耕貧瘠,滅西戎,攻六國,大一統。步步為營,直至秦始皇完成最後一擊。此後秦始皇為華夏2000年夯實根基:

  • 三公九卿為基礎的官僚體制

  • 設立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

  • 書同文,車同軌

  • 討伐南越匈奴,統一天下

而此後秦二世昏庸當道,農民忍無可忍,各地揭竿而起。秦朝便如飛蛾一般,短暫輝煌便滅如灰燼。

以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眾者為忠臣

正如《過秦論》裡所說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始皇曇花一現的輝煌是秦人500年默默耕耘的成果。而秦朝為後世華夏文明奠定根基,總領框架,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雖死無憾。

正如《蓮華經》裡說

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

曇花之所以美,就是因為那轉瞬即逝的瑰麗為無邊無際的黑暗帶來了光明。

秦人格局大嗎?大。秦始皇格局大嗎? 大。


(圖片來自互聯網。感謝原作者,侵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