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一张椅子似乎和一种文明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中国唐朝以前的古人都有“跪坐”的习惯,由“跪坐”到“胡坐”,这中间多了一张椅子,但这张椅子让从第一个朝代夏朝就开始的“跪坐”消亡了,消亡的“跪坐”也让人们丢失了很多精气神。

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先来看看什么是“跪坐”。“跪坐”,古人也称之为正坐,是人们居坐的一种方式。以两个膝盖落地,臀部坐在膝盖的上面,上半身挺得很直,双手规规矩矩的放在膝盖上面,整个人气质端庄目视前方。“跪坐”主要讲究的是内心的思想和身体的状态和谐的统一,通过这种坐姿来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气质,从而达到一种神形兼备的状态。应该说这种坐姿最能体现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体现人们精神状态的最佳体现。

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跪坐”是最能接地气的表现,试想一下你跪坐在庭院中间,沏上一壶茶,你自然而然的就会感觉到大自然中的一切与你非常近,不自觉的就会与自然融为一体,没有那种坐在椅子上高高在上的感觉。我们现在都是坐在凳子上面,两只脚垂直的放下来这种做法其实应该被称作“胡坐”,是南北朝时代从西域传过来的。到了唐朝社会,虽然还是以“正坐”为主,但是这种“胡坐”已经在社会上开始流行起来,到宋朝“胡坐”就完全替代了“正坐”。

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我国的古代原本是没有椅子的,所有的人都是通过“跪坐”进行交谈、吃饭、休息等等。有个成语叫促膝而谈,也就是说两个人都是“跪坐”在地上,谈到高兴之处膝盖都碰到一起了。“跪坐”是比较恭谨、谦虚的一种坐姿,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起码的尊重,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利用“跪坐”的话,自然而然让人与人之间就有一种礼仪的感觉。随着“胡坐”的普及,椅子自然而然的也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也有原先的席地而坐转变成垂足而坐。

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到唐朝后期正社会风气日渐堕落,和当时流行的“胡坐”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原先传统的文化被全部冲击,严谨的治学、生活作风也被自由散漫的文化所代替,一张椅子也就改变了对于传统的“正坐”文化,坐在凳子上翘起二郎腿或者是脚底板对着人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了。

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胡坐”的主导地位,让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坐到了椅子上面,起居生活的变化影响了建筑、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也改变了原先严谨、谦恭的礼仪的精神气质,促膝长谈等生活习惯也都渐渐的消失了。但是这种的“正坐”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和韩国以后,到今天还是成为他们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

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跪坐”文化的改变,也让国人的精神气质由谦虚、严谨、端正、平稳变成了歪斜不定。现代人采用跪姿方式的话,没几个人能坚持10分钟,这种姿势也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锻炼,无形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历练。采用“跪坐”人的身体变化动作起伏很大,有一种大起大落的生活方式,也就让人逐渐养成一种果敢、锐利和具有爆发力的性格。现代人都坐在高高的床上或凳子上,这种坐姿的落差没有了,大起大落的感觉也是消失殆尽。

一张椅子让一种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种精气神的损失

应该说古人的“跪坐”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精髓,没了这种“跪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丢了一种精气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