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雷諾“和平分手”,神龍汽車命懸一線?丨壹觀察

東風雷諾“和平分手”,神龍汽車命懸一線?丨壹觀察


眼下,於雙方股東而言,東風雷諾似乎已經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文|賈天鈺

圖|來源網絡


繼長安鈴木、長安標緻雪鐵龍後,東風雷諾成為又一家解散的合資車企。

4月14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集團”)發佈公告宣佈,鑑於國內汽車市場下滑和東風雷諾的經營狀況,股東雙方擬將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法國雷諾擬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集團,東風雷諾將停止雷諾品牌(燃油乘用車)相關業務活動,後續工廠、渠道均將由東風接手。

但這並不意味著雷諾會退出中國市場。就像PSA一樣,雷諾也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


東風雷諾“和平分手”,神龍汽車命懸一線?丨壹觀察

同日,雷諾發佈在華全新戰略,宣佈未來在中國市場,將把重心放在輕型商用車和電動汽車領域,兩項重點業務將分別通過其另外三家合資公司——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開展。此外,雷諾還將通過現有的經銷商網絡以及聯盟繼續為30萬雷諾車主提供售後服務。

至於雷諾與東風的關係,也將由“夫妻”做回“朋友”。雷諾集團表示,公司未來還會為東風提供零部件、柴油機許可、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開展合作等等,東風、雷諾、日產三方未來還會繼續加強合作。

在東風雷諾解散後,業內人士紛紛猜測,神龍汽車將是下一個“出局者”。


股東雙方的“斷舍離”


眼下,

於雙方股東而言,東風雷諾似乎已經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從2013年東風雷諾成立,再到2016年上市首款產品。隨後的三年裡東風雷諾僅導入科雷嘉、科雷傲、科雷繽和e諾4款車型,入華六年,東風雷諾沒能把握住中國汽車市場高增長的紅利期。產品少、投放節奏慢、品牌知名度低、始終沒能契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等等,一道道的現實門坎將雷諾一步步推到了中國市場的邊緣。


東風雷諾“和平分手”,神龍汽車命懸一線?丨壹觀察


征戰中國市場4年時間,東風雷諾的銷量僅在2017年超過7萬輛達到高峰後便開始逐年下跌。2019年東風雷諾銷量僅剩1.86萬輛,同比下降63%。與此同時,法系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日益萎縮。今年1-2月,法系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僅剩0.3%。東風雷諾已無力迴天。

對於雷諾集團來說,東風雷諾的存在最後一點價值和意義恐怕也只剩降低成本這一項了。

在全球車市加速洗牌的態勢下,2019年雷諾汽車出現近十年來的首次虧損。雷諾汽車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雷諾汽車年營業收入為555.37億歐元,同比下滑3.3%。營業利潤為21億歐元,同比下滑30%,淨利潤僅為1900萬歐元,相比2018年35億歐元,暴跌99%。

東風雷諾“和平分手”,神龍汽車命懸一線?丨壹觀察

今年2月,外媒稱雷諾臨時首席執行官克洛蒂爾德·德爾博斯(Clotilde Delbos)公開表示,雷諾汽車將推進一項削減成本計劃,在3年內削減至少20億歐元的結構性成本,並對在中國合資公司的資產進行評估,探討關閉工廠以控制成本。

此消息一出,令外界更加深信雷諾將會退出中國。但雷諾集團公關人士以“雷諾集團在中國具有長遠發展戰略”的回應,否認了這一傳聞。事實上,此前伴隨鈴木、菲亞特等弱勢合資品牌紛紛退出中國,再加上法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日漸式微,近年來唱衰雷諾的聲音並不少。進入2020年,東風雷諾的“離婚”傳聞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則成為雙方分手的催化劑。


神龍會成為下一個“出局者”嗎?


於東風集團而言,東風雷諾越來越低的存在感與微乎其微的貢獻,已不再適應集團的發展需要。

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財務年度,東風雷諾的資產、收入佔本集團總資產、收入的比例為1.0%、0.5%,2019年東風雷諾的稅前利潤為負值。與逆勢增長的東風本田、東風日產相比,東風雷諾與神龍汽車已成為東風集團兩個“拖累”。

“鞏固和提升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良好發展態勢,著力解決神龍汽車和東風雷諾的發展難點。”東風集團在不久前的2019年財報中明確提出。事實上,為了佈局未來增強競爭力,此前東風集團已經多次為自己“瘦身”,此次東風雷諾被斷舍離實則並不意外。

東風雷諾“和平分手”,神龍汽車命懸一線?丨壹觀察


而按照東風集團2020年實現“兩個400億”的經營目標以及未來的發展策略來看,在東風雷諾之後,業內人士紛紛猜測神龍汽車將會是東風集團下一個斷舍離的目標。

這樣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今年4月,據外媒報道,因全球疫情導致PSA股價“腰斬”,或有損東風集團的股權收益,雙方正重新商討東風集團的股份減持計劃,這將進一步影響到FCA與PSA的合併。但同時亦有消息稱,雙方商討的問題還包括“分家”計劃。“股價只是表象,戰略合作可能存在歧義。”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