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打新更需“擦亮眼睛”業內人士稱關注收益時更應警惕風險

新三板打新更需“擦亮眼睛”業內人士稱關注收益時更應警惕風險

新三板精選層公開發行及轉板制度建設的持續推進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目光,與此同時市場上也逐漸出現了一些渲染“新三板打新100%中籤”、“轉板後原始股股東靠上市一夜暴富”的傳言,引起市場關注。業內人士指出,新三板公開發行與A股IPO並不完全等同,其申購與A股打新也存在較大差異。新三板市場風險和機遇並存,不應刻意忽視風險而只強調收益。

公開發行申購不等同A股打新

自今年1月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與承銷管理細則》(下稱《細則》)發佈以來,市場對於新三板公開發行以及掛牌公司衝擊精選層的熱情日益提高,但與此同時坊間也逐漸出現了一些諸如“新三板打新100%中籤”、“轉板後原始股股東靠上市一夜暴富”的聲音,引起市場關注。

近日市場上有人開始宣傳“新三板精選層公開發行網上申購和網下打新一樣有百分百的獲配機會”,聲稱“新三板公開發行申購不搖號,按照目前全市場符合新三板精選層開通條件的投資者數量來看,人手一簽不是夢”。對於掛牌公司通過轉板機制登陸A股,有聲音稱“A股目前估值遠高於新三板,原始股股東靠上市一夜暴富的創富神話有望在新三板轉板企業中重演。”

在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看來,上述說法存在一些重大缺陷。“這種渲染淡化了新三板市場對專業投資能力的要求,對新三板‘打新’的瞭解還是完全照搬了原有A股的模式,混淆了二者的區別。”

付立春指出,A股除科創板外的新股發行認購之所以中籤率比較低且風險相對比較確定,發行規定的23倍市盈率等指標要求發揮了很大作用;相比之下,新三板精選層企業公開發行無論是在投資者數量、資金規模還是交易活躍度方面,都和A股IPO差異明顯,不能簡單做類比。“這種對比沒有關注到新三板自身的市場特點,應該說是對投資者的一種誤導。”

對於“轉板暴富”,付立春指出,新三板精選層從設立到走向成熟需要時間,直接將其與已有30年曆史的A股簡單對比也是對投資者的重大誤導。“對掛牌公司而言,是否能成功公開發行、在精選層能否持續快速成長,以及能否成功轉板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刻意忽視風險強調收益問題很大。”

風險與機遇並存

根據《細則》,新三板市場公開發行設置了直接定價、競價或詢價等多種確定發行價格的方式,且全國股轉公司明確建立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市場化詢價、定價和配售機制,新三板公開發行將網下初始發行比例設置為60%-80%;當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總量大於網上發行數量時,根據網上發行數量和有效申購總量的比例計算各投資者獲得配售股票的數量。

對於掛牌公司轉板,3月6日證監會就《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明確申請轉板上市的企業應當為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且在精選層連續掛牌一年以上。

在推出轉板機制以前,2013年至今通過IPO登陸A股市場的新三板公司合計也不足百家規模,衝刺失敗的企業並不在少數,而新三板市場規模最大時一度同時有超過11000家企業掛牌。此外,就轉板上市而言,證監會還特別強調應當與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的條件保持基本一致,並將從嚴審核轉板上市申請,壓實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責任。

付立春認為,新三板無論是企業自身的成長性還是市場成長的潛力,未來肯定是有機會的,但同時存在著不小的風險。“就企業而言,其自身成長性和行業發展前景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此外,新三板市場本身的成熟和升級也是需要時間磨合。如何放大機會同時屏蔽風險需要專業的投資能力和研究能力,並對市場政策、公司有比較深入的把握。如果不提風險只是放大新三板政策方向帶來的機會,這種認知難免存在重大偏差。”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五十)】蛋吧,腫瘤君:君實生物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九)】新三板搭臺,“遊戲生態”第一股,掀國貨浪潮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八)】和君商學:新三板的“蛇吞象”造富故事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七)】搭上新三板的便車:儲吉信息的成長路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六)】愛立特的迭起興衰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五)】華騰教育往事:老金融家的一支菸與他的“人人通”教育帝國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四)】日歸於西,起明於東——東方網的再翱翔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三)】華圖教育:上市之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二)】行動教育—企業管培黑帶高手or雞血道場忽悠大師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一)】萬億巨頭:海航30年浮沉錄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四十)】達仁資管——野心家的坎坷命運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九)】達仁資管——野心家的坎坷命運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八)】曾經的新三板“婚戀第一股”:百合佳緣如今路在何方?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七)】攜壯志來,赴前程去 ——有友食品與新三板的緣來緣去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六)】狗不理:到底還有沒有人理?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五)】貝特瑞——賀雪琴和他的浪漫主義情懷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四)】摘牌新三板,開心麻花開心嗎?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三)】天地壹號陳生——寒門學子入龍門,捨棄公職踏商海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二)】萊盛隆:“大躍進”的慘敗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一)】亨達股份王吉萬——天使落入泥潭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三十)】藍海之略:歧途的“藍海之路”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九)】光影俠(團貸網)唐軍:哪怕馬上坐牢,一定不能恐懼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八)】嘉行傳媒--影視行業凜冬已至,十里桃花能否重新綻放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七)】哥侖步老總“快遞式”辭職的背後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六)】銀都傳媒消亡史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五)】新三板對賭風雲:對賭容易,賭贏難!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四)】上癮的陸正耀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三)】天涯論壇,淪落天涯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二)】住百家——共享經濟第一股的狂奔與失落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一)】有米科技:互聯網浪潮的時代縮影,熱血創業者的跌宕浮沉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二十)】人生長恨水長東:證大文化那些事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九)】奧吉特:“扶貧”不成變笑柄,拒回問函真“英雄”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八)】新三板摘牌潮:敲響警鐘 ——反思中科招商之夭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七)】督導券商,新三板中唯一穩賺不賠的角色?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六)】新三板公司治理問題研究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五)】新三板老股江湖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四)】新三板融資:最美花朵總是在絕處逢生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三)】新三板基金沉浮錄:狂熱、劇變、冰點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二)】讓我如何愛你:做市商or做市“傷”?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專題(十一)】新三板自媒體興衰:誰拋棄了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