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尷尬:月薪20000卻慘遭月薪3500的同學“羞辱”

我們常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因為YQ的原因,我前同事張輝從我們曾經一起工作的公司離職了,在經過半個多月的面試準備,最後還是拿到了一個月薪近20000的工作。這個薪資確實已經不少了,即便是在普遍看來高薪的程序員行業,其實也是不少的。

成年人的尷尬:月薪20000卻慘遭月薪3500的同學“羞辱”

但上週他約了兩個高中同學,一頓飯的功夫竟然把他臊的無地自容。剛開始還覺得自己月薪2萬,儘管加班多一些,但在薪資方面至少也能甩他人一大截吧。真的應了那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行業的差別,環境的差異導致我們看待問題的視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可能影響我們未來生活的走向。接下來,我將用同事張輝的口吻跟大家分享下他為何說,月薪兩萬卻慘遭月薪3500同學的“羞辱”。

01、薪資代表不了什麼,能有持續性才好

參加聚會的有個同學是在老家裡縣政府上班,薪資也不過是3500元,福利待遇要不一般的私企好一些,但是好不了多少,可他卻生活的比自己強太多了。首先家裡不需要租房住,而且平時也沒有太大的開銷,老婆有穩定的工作,孩子在縣機關幼兒園,雖然一切看似平淡,但他卻非常受人待見。

也許是工作性質的原因,也許就是他本人的秉性,不論是回老家還是在單位,都很受大家歡迎。當聊起工作時,他輕描淡寫地說了這樣幾句話:“我其實沒什麼追求,但是我希望能夠在單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該做的服務服務好。把父母照顧好,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資源,不惹老婆生氣就得了。而且這一切說真的,都源自於我畢業之初,父母硬是逼著我回老家考公務員。曾經很不理解,現在已深有體會啊。”

成年人的尷尬:月薪20000卻慘遭月薪3500的同學“羞辱”

02、收入不穩定,但開工一次可吃一年

參與聚會的另一個朋友既不是公務員,也不是私企員工,而是老闆。當然了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老闆,每次聚會時他總是在說:“作為生意人,我的思考角度是這樣的,然後針對我們討論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做生意,其實真的不必前些年了,現在信息相對透明化,而且經過互聯網的發展,想通過做箇中間商,從中賺取差價這事兒真的是太難了。但我這個同學嘴皮子利索,還有個特點就是“肚裡能裝事兒”,不論是生意賺了錢還是虧了錢,他永遠都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最近因為他的業務也是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好像是說虧了幾十萬,但跟他交流的過程中,他一句話讓我又尊敬又嫉妒,他說:“今年形式雖然不怎麼好,這幾個月也一直在虧錢,但當前的YQ再穩定下,我兩個月就可以將前面虧的錢賺回來。做生意有個特點就是不穩定,因為市場總是在不斷波動的,但是我非常喜歡這感覺,因為一眼到頭兒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成年人的尷尬:月薪20000卻慘遭月薪3500的同學“羞辱”

03、月薪兩萬,好像根本沒啥抵抗力

這話說出來可能讓不少人吐槽,因為畢竟很多人月薪真的連一萬都不到。其實之所以大家覺得難或者覺得高,是因為我們所處的圈子已經固化了,除了周圍熟悉的人之外,我們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班、加班、休息、週末去個公園或影院,接觸的人基本都是同類型的人。

有人說:“這個世界的人群是分圈層的,你級別不到,即便你再努力,也還是不會出現‘階層’躍遷”。不是世界變得太快,而是我們的腳步太慢。在職場中做了那麼久,給我的感受就是,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如果我們總是將職業的安全感,依附到具體的薪資上,那我們抵抗風險的能力會越來越弱。

成年人的尷尬:月薪20000卻慘遭月薪3500的同學“羞辱”

現在的薪資是因為現在年輕,精力、體力都處於最巔峰的狀態,那麼五年十年後我們該拿什麼跟年輕人競爭?而且工作最可怕的是時間越久不可控性就越強,因為工作年限的增加,會讓我們潛意識裡感覺到那高薪資很正常,但事實上所有的收穫都跟自己的付出和產出成正比的,你不能為企業帶來收益時,企業要裁掉你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三個朋友之間,沒想到竟然是那個薪資最高的人憂慮和危機最重,這樣的情況你認可嗎?評論區交流下你抵抗風險最正確的姿勢。

【歡迎關注 】每日更新、專注職場進階和思維躍遷,一起升職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