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全冊知識點總結


初中歷史全冊知識點總結

初中歷史全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

★第一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一.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

二、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保留猿的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製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製石器。


★第三課 華夏之祖

一、華夏之祖——黃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黃帝

二、堯舜禹的"禪讓"

1.夏朝的建立,標誌著奴隸制度開始了。我國奴隸社會開始於公元前21世紀。

2.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標誌著我國早期國家的建立。


★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夏朝的興衰

1.禹死後,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啟,使世襲制度代替禪讓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

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3.作用: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第五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經出現了青銅器。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偉)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那裡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矚目。


★第六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令,逐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紀後期,晉楚雙方城濮大戰後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百年後,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2.發生於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


★第七課 大變革的時代

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度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

2.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遲春秋末年使用,戰國推廣。鐵農具:春秋出現,戰國推廣。

二、著名的都江堰

戰國時期,李冰為秦國修築的都江堰是舉世聞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三、商鞅變法

1.時間、地點:公元前356年,秦國。

2.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第八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商朝人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第九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論記錄在《論語》中,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論語》由孔子弟子整理編寫。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學說記錄在《道德經》中,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道德經》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 。

3.墨子是戰國時期人,主張 "兼愛"、"非攻",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支持正義戰爭。 4.孟子是戰國人,認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主張"仁政"治國,輕徭薄賦,強調保護環境。

5.韓非是戰國末期人,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制 。

6.孫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孫子兵法》一書,其軍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第十課 "秦王掃六合"

一、秦統一六國和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

1.滅六國時間: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3.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

(1)目的:為了加強統治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2)最高統治者是皇帝,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 (3)地方推行郡縣制度。(縣制起源於商鞅變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使用圓開方孔銅錢)、度量衡。

3.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 4.思想上:焚書坑儒。

5.軍事上:反擊匈奴,北築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南鑿靈渠,開發南疆。 6.秦統一後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度。


★第十二課 大一統的漢朝

1.漢武帝的大一統具體措施:

(1)政治上: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削弱了諸侯國的力量;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的統治地位由此確立。

(3)軍事上:對匈奴展開多次大規模的反擊戰,基本解除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

(4)經濟上: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第十五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一、張騫通西域

1.西域位置:西漢時期,人們把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

2.張騫兩次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聯絡大月氏人夾擊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強與西域各國的友好交往)

3.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於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絲綢之路: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往西亞,再往歐洲,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作用: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的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對促進漢朝的興盛產生積極的作用。

★第十六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早期。

2.東漢改進造紙術的重要歷史人物是蔡倫。意義: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3.東漢時期的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作用:測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4.東漢華佗最早製成了"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主要著作《五禽戲》。 5.東漢末年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書中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德高尚,醫術高明,後世尊稱他為"醫聖"。

★第十七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1.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公元前1世紀末)傳入我國中原地區(張騫通西域後, 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東漢時期在我國得到廣泛傳播。

2.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

3.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代。著有《史記》,《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4.秦漢時期的雕塑藝術水平很高,它的傑出代表是轟動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第十八課 三國鼎立

1.赤壁之戰:208年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

2.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後定都建業。

3.三國經濟:魏重視修建水利工程,農業發達,蜀國絲織業興旺,吳國造船業發達, 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率軍萬餘人,橫渡臺灣海峽,到達夷洲(即臺灣)。

★第十九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1.西晉建立: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得皇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國。

2."五胡"內遷:從東漢末年以後,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

3.西晉滅亡: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西晉。

4.東晉建立:西晉滅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馬睿重建晉朝,史稱"東晉",都城在建康。 5.4世紀後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權,前秦王苻堅用漢人王猛為丞相,統一黃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東晉。此後,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

7.江南地區的開發

(1)開發時間:從東漢末年開始

(2)開發原因: ①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自然條件) ②江南地區戰亂較少,許多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逃往江南地區。(社會原因) ③北人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根本原因)

(3)表現:修建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開墾為良田;稻田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小麥的種植推廣到江南。

(4)意義: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第二十課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紀後期,我國東北地區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當時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生產、生活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遷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氣候乾旱,糧食供應不足;位置偏北,不利於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也不利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

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②官員及其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③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④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⑤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⑥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3.改革的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進程。

★第二十一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並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確定為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曆史上著名農學家。所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總結了北方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

★第二十二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1.書法藝術:

(1)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的時間:東漢末年。

(2)演變: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

(3)書聖: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

2. 繪畫:魏晉南北朝時繪畫藝術有較大發展,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3. 石窟藝術: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開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附近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

七年級(下冊)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1.大運河的開通:

(1)時間與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2)運河三點: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3)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並連接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4)大運河的開通作用:①加強了南北交通②鞏固了隋王朝的統治③大大促進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二課 "貞觀之治"

1.隋朝滅亡: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3.武則天及其統治:我國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她當政期間,繼續實行發展農業生產,選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4.貞觀之治: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第三課 "開元盛世"

1.唐朝的社會經濟:

(1)茶樹種植:茶葉生產在江南佔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

(2)農業生產工具改進: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3)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4)商業: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2.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市為繁華的商業區。 3.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四課 科舉制的創立

1.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2.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重要。

3.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

4.科舉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開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

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廢除。

★第五課 "和同為一家"

1.唐太宗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人尊稱他的為"天可汗"。

2.唐朝加強西域地區管轄: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 3.唐與吐蕃關係:

(1)7世紀前期,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

(3)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第六課 對外友好往來

1."唐人"由來: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及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2.與日本的交往

(1)日本人東來:隋朝時已經有日本遣使者到來,到唐朝時,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遣唐使回國後,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2)鑑真東渡:玄宗時,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他設計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3玄奘西遊: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去天竺取經,帶回大量佛經,還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

4.與新羅交往: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第七、八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二)

1.建築: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700多年後,歐洲才建成類似的橋。

2.印刷: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詩: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詩仙)、杜甫(詩聖)、白居易。

4.書法:隋唐時期,我國書法藝術步入又一個高峰。最著名的是顏真卿和柳公權。顏真卿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書法家;柳公權在書史上留下"筆諫"的美名。 5.繪畫:隋唐時,繪畫藝術高度發展,影響較大有唐朝的閻立本、吳道子(畫聖)等。 6.莫高窟:隋唐時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第九課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1.契丹的興起:

(1)時間:10世紀初

(2)人物: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 (3)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

2.西夏的建立:

(1)時間:11世紀前期

(2)人物:党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

(3)都城:在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

3.北宋的建立:

(1)時間:960年

(2)人物: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4.北宋與遼之間訂立著名的澶淵之盟。結束戰爭,雙方保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局面。

5.南宋建立:1127年金滅北宋,同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6.岳飛班師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第十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1.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2.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南宋時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主要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3.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製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緻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5.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6.宋朝的海外貿易發達,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7.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8.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9.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第十一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1.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為多;南宋多吃魚肉。宋代時,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3.宋代缺馬,人們多用牛車,也有驢車。達官貴人乘轎出行。那時交通比較發達,"邸店如雲屯",形容旅店業的興旺。

4.隨著市民階層的不斷壯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東京城內就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做"瓦子"。瓦子中有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氣。 5.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第十二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從此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佔領臨安,南宋滅亡。

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記述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的《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4.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5.元朝時的民族融合:(根本原因是國家的統一)

表現:許多漢人來到邊疆,為那裡的開發作出貢獻;邊疆少數民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已經同漢族沒有什麼區別;形成一個新的少數民族——回族。

作用:促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第十三、十四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二)

1.北宋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2.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

3.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4.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通史鉅著,敘述了從戰國至五代的歷史。

5.北宋文學家蘇軾,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兩宋之交的李清照作品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於運用口語,顯得格外清新自然。南宋的辛棄疾,把詞的豪放風格發揚光大,他在詞裡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痛。

6.北宋時期的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是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東京汴河沿岸的繁華

★第十五課 明朝君權的加強

1.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負責對臣民的監查、偵查,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一種表現。明政府還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3.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成功並稱帝。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第十六課 中外的交往與衝突

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

2.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迴歸祖國懷抱。

★第十七課 君主集權的強化

1.明朝後期,女真的傑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遷都瀋陽,後改稱盛京。

2.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3.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為加強思想上的控制,大興"文字獄"。

★第十八課 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

1.明朝後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臺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

2.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繫,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3.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並進,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沙俄軍隊被迫投降。

4.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第十九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1.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2.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貴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進行有效的管轄。

4.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島。清朝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第二十課 明朝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1.清朝的閉關鎖國:

原因:清朝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當時西方的殖民統治者正向東方擴張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表現: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臺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評價: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當時的西方國家正先後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跨入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新時代。清朝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逐漸在世界上落伍了。

★第二十一、二十二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

1.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築的瑰寶。

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蹟。 3.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的藥物學鉅著《本草綱目》。

4.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記錄了我國手工業成就。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5.明朝末年,徐光啟關於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6.明清時期,古典小說創作進入成熟階段,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羅貫中。《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遊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作者吳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八年級(上冊)

★第1課 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中國廉價的工業原料。

2.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

3.虎門銷煙:

時間: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菸。

經過: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二百多萬斤鴉片,在廣東虎門海灘當眾銷燬。

意義:這是中國人民禁菸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鬥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4.(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時間: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 2100萬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6.鴉片戰爭影響:

①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間:1856-1860年

2.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3.主兇:英法聯軍,幫兇:美俄。 4.列強侵華罪行:

①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搶劫併火燒圓明園。

②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③美國:華爾的洋槍隊,鎮壓中國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

5.太平天國運動:

①爆發時間、地點、領導人: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領導太平天國運動

②定都: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③抗擊洋槍隊:A:1860年,李秀成指揮的青浦大捷,大敗洋槍隊。

B:1862年在慈溪戰鬥中,洋槍隊頭目華爾被擊斃。

★第三課 收復新疆 1.阿古柏入侵新疆:

1.(1)時間:19世紀60年代 (2)支持者:英國、俄國

2.左宗棠收復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1876年,左宗棠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除伊犁以外(1871年俄國直接派兵侵佔了伊犁地區)的新疆。19世紀80年代初,中俄簽約,中國從俄國手裡收回伊犁。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四課 甲午中日戰爭

1.時間:1894年(舊曆甲午年)

2.重要戰役:①黃海大戰(鄧世昌壯烈殉國)

②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3.《馬關條約》的簽訂 ①時間:1895年 ②地點:日本馬關

③簽訂者: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影響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增闢通商口岸等。

⑤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

★第五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時間:1900年

2.目的:為鎮壓中國的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權益

3.經過: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在西摩爾率領下發動侵華戰爭。8月中旬,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列強第二次洗劫、焚燒北京)

4.結果:1901年,清政府被與列強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5.《辛丑條約》主要內容:A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賠款最多的一次),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B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最能說明清政府已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C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D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6.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六課 洋務運動

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 2.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屬於:地主階級洋務派)

4.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5.主張(口號):師夷長技(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後期:以求富為口號)。

6.洋務派的主要活動:

①前期創辦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後期創辦民用工業(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③籌建三支海軍(南洋、北洋、福建);

④興辦新式學堂(第一所新式學堂是京師同文館)。

7.性質:一場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8.破產標誌:甲午中日戰爭中,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9.失敗原因:沒有觸動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評價: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第七課 戊戌變法(性質: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1.背景:民族危機的加重(表現為:《馬關條約》簽訂);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2.時間:十九世紀末的1898年(舊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4.主張: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進行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以挽救民族危亡。

5.過程: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序幕)、成立強學會(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標誌)、頒佈《定國

是詔》(變法開始)、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6.失敗原因:一是脫離群眾,僅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二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7.意義: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傳播,具有愛國和進步作用。

8.啟示:說明資產階級君主立憲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第八課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條約》簽訂,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

2.時間:1911年(舊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孫中山等

4.主張:以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主)為綱領,試圖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5.革命活動:1894年成立興中會;1905年建立中國同盟會(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提出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911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的標誌);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頒佈《臨時約法》。

6.失敗標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7.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它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8.啟示:辛亥革命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當時中國是行不通的。

★第九課 新文化運動

1.開始時間:1915年

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3.兩面旗幟:"民主"和"科學"。 4.主要陣地:《新青年》。

5.主要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

6.對象:封建專制的尊孔復古思想。

7.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第十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也是導火線)。

(2)鬥爭中心:北京(前期) 上海(後期)

(3)主力:學生 工人(6月初)

(4)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5)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6)結果:取得初步的勝利,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7)性質: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8)意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工人階級參加鬥爭並起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開

(1)時間:1921年7月 (2)地點:上海

(3)標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4)主要內容: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選舉成立了以陳獨秀為書記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誕生)的意義:中共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第十一課 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 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勝利進軍

(1)時間:1926年

(2)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3)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4)主要戰場:湖南、湖北;

(5)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武昌戰役;

(6)勝利進軍: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在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7)國民革命失敗原因: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第十二課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義

(1)時間:1927年8月1日

(2)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

(3)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八一建軍節的由來)

2.秋收起義

(1)時間:1927年9月 (2)地點:湘贛邊界 (3)領導人:毛澤東

(4)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帶領起義隊伍轉向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

3.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隊伍和湘南的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由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第十三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1.紅軍長征的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2)根本原因:黨內的左傾錯誤

2.開始的標誌: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共八萬多人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

3.長征中的重要會議——遵義會議(1935年1月)

(1)主要內容: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2)意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長征路線: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渡湘江→強渡烏江→解放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吳起鎮會師→甘肅會寧會師。

5.長征結束: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6.長征的勝利的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第十四課 難忘九一八

1.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以柳條湖事件為藉口,炮轟瀋陽。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不到半年時間全部淪於敵手。(是日本局部侵華的開始)

2.九一八後,中國的反應: 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組織東北抗日遊擊隊,開展抗日遊擊戰,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

3.西安事變(1936月12月12日)

(1)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 (2)目的:逼蔣聯共抗日

(3)中共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全民族的利益

(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標誌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十五課 "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

1.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軍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動進攻(日本全面侵華開始),製造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的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佟麟閣、趙登禹先後為國捐軀。

2.南京大屠殺: 八一三事變後,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在六週時間內,屠殺中國居民達三十萬人以上。國民政府被迫遷往重慶,作為戰時的陪都。

★第十六課 血肉築長城

1.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1937年9月,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

2.臺兒莊戰役:1938年春,國民黨軍隊在李宗仁指揮下,取得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這是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

3.百團大戰:

(1)時間:1940年8月

(2)地點: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 (3)總指揮:彭德懷

(4)主要目標: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

(5)地位: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4.中共七大召開(1945年4月 延安)

(1)主要內容: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2)歷史意義: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5.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抗日戰爭的勝利扭轉了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屢戰屢敗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來的百年民族屈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第十七課 內戰烽火(1946---1949年)

1.重慶談判:(1945年8月)

(1)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主要目的:

①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 ②為了欺騙人民,

(2)毛澤東去重慶的目的:

①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 ②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3)重慶談判的成果: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2.全面內戰爆發的標誌: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

3.挺進大別山(戰略大反攻開始)

(1)時間:1947年夏,

(2)事件:劉伯承、鄧小平率軍挺進大別山地區

(3)意義:威脅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第十八課 戰略大決戰(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1.三大戰役: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2.遼瀋戰役

(1)時間:1948年9月—11月 (2)指揮者:林彪、羅榮桓 (3)意義:解放東北全境。 3.淮海戰役

(1)時間: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指揮者: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

(3)參戰軍隊: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 (4)中心:徐州

(5)意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規模最大、戰果最豐)

4.平津戰役

(1)時間: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參戰軍隊: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

(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義為民族的功臣)

(4)意義: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戰役勝利的意義: 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6.渡江戰役

(1)時間:1949年4月

(2)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標誌著統紿中國22年(1927-1949)的國民黨政權垮臺。(國民黨殘餘退往臺灣,形成臺灣與祖國大陸至今分離的局面)

★第十九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1.狀元實業家張謇 :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2.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五個階段:

A.從洋務運動開始,出現了民族工業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礙,難以生存和發展;B.辛亥革命的成功,衝擊了封建制度,各種實業團體紛紛出現。

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發展機會,進入了"黃金時代"。

D.一戰後,帝國主義經濟勢力捲土重來,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使民族工業再度受挫。

E.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也沒能得到很好的恢復。

(2)民族工業舉步維艱的原因: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

(3)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

A.總體水平比較落後(由於三座大山的壓迫) B.發展不平衡(不平衡的表現如下) 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地區之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業比較發達,廣大內地非常薄弱。

★第二十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1.科技改變生活

(1)輪船、火車的傳入: 19世紀初,西方發明了輪船、火車。後相繼傳入中國,使人們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極大地促進了商品流通。

(2)電報、照相、電影的傳入: 19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近代以來,照相和電影也傳入中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2.禮儀的變化:

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頒佈了剪辮、易服等法令,廢除了有損人格的跪拜禮,取消了"老爺"、"大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

★第二十一、二十二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1.近代著名科學家

(1)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幹線。為確保行車安全,他設計出"人"字形路軌。

(2)著名化學家——侯德榜:他揭開制鹼奧秘,撰寫了《制鹼》一書,他的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2.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鴉片戰爭時期思想家——魏源

主張設立工廠,製造輪船、槍炮,興辦民用工業;學習西方練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裝備軍隊。他編成的《海國圖志》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2)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嚴復

主張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他翻譯的《天演論》,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進步觀點。在當時的中國,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

3.京師大學堂

創辦於維新變法運動中,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

4.科舉制的廢除

1905年清政府宣佈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起源於隋煬帝時期)

5.文學和藝術

(1)魯迅代表作有白話文《狂人日記》《孔乙已》

(2)以畫馬而著稱的畫家徐悲鴻代表作有《愚公移山》 (3)人民音樂家聶耳的代表作是《義勇軍進行曲》 (4)冼星海的代表作是以抗日為主題的《黃河大合唱》


八年級(下冊)

★第一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會議的主要內容:

①通過了《共同綱領》。

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④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⑤以北平為首都並改名為北京;

⑥採用公元紀年; ⑦決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誌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二課 最可愛的人

1.抗美援朝概況

(1)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軍隊: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3)戰鬥英雄:黃繼光、邱少雲 (4)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學習志願軍戰士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2.抗美援朝的意義:(1)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2)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第三課 土地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時間: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6.西藏的土地改革:1959年,西藏進行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廢除了封建農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實行了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主人,西藏進入社會主義階段。

★第四課 工業化起步

1.第一個五年計劃

(1)一五計劃時間:1953年~1957年

(2)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3)一五期間重工業成就: ①鞍山鋼鐵公司建成投產 ②長春一汽生產出第一輛汽車 ③製成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④瀋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4)一五期間交通運輸業成就:

①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車

2.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1)時間:1954年9月 (2)制憲機關: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五四憲法特點: ①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②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第五課 三大改造

1.對農業的改造

(1)時間:1953年—1956年

(2)改造方式: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

(1)時間:1954年—1956年

(2)方式:先是公私合營,後來對資本家佔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中的創舉)

3.三大改造完成的意義: 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三大改造的實質: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5.三大改造的缺點: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

★第六課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1956—1966年)

1.探索中的良好開端與失誤

(1)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中共八大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會議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了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這次會議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2)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嚴重失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失誤原因: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於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左"的錯誤主要標誌: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

2.建設成就和模範人物

(1)建設成就:

①1959年大慶油田的建成,結束了中國靠"洋油"的時代,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 ②新興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發展起來。

(2)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

①鐵人王進喜;②兩彈元勳鄧稼先;③"黨的好乾部"焦裕祿;④人民的好戰士雷鋒。(學習他們艱苦創業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蹟。)

★第八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978年底)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通過討論,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主要內容:

①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②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③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3)歷史意義:

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

②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 ③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2.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

(1)黨的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劉少奇案 (2)民主與法制的加強

"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嚴重破壞,文革後,全國人大加緊立法工作,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實現了有法可依。

★第九課 改革開放 1.農村改革

(1)時間: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2)地點:我國首先從農村開始改革。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3)改革方式: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4)鄉鎮企業:改革中,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闢了一條新路。

2.對外開放

(1)經濟特區的建立:

①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的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後來又增設了海南經濟特區。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對於引進外資、國外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經驗,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②經濟特區"特"在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社會制度相同)

(2)開放14個沿海城市

(3)開放3個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廈漳泉三角區)

(4)開放內地(省會城市和邊境城市)

(5)對外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3.國有企業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點)

(1)我國城市改革開始的時間:1985年 (2)城市改革的重點:國有企業改革

(3)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十課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鄧小平理論的內涵:

(1)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 (2)改革開放後,提出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4)1987年,中共十三大闡明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5)1992年,南巡講話,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發展才是硬道理。

2.一句話評價鄧小平:他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3.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並確立它為黨的指導思想,這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第十一課 民族團結

1.我國民族分佈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2.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我國已建立了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4.民族區域自治的意義: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5.我國處理民族關係基本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6.我國促進中西地區經濟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一項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

★第十二課 香港和澳門的迴歸

1."一國兩制"

(1)提出者: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2)含義:"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意義:"一國兩制"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瞭前景。

2.香港、澳門的迴歸

(1)香港迴歸: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2)澳門迴歸: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行使主權。

(3)香港、澳門迴歸祖國意義: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誌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1.四字構想:即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

2.八字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3."三不"政策的調整: 1987年,臺灣調整"三不"政策,兩岸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4."兩會"成立: 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1991年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5."九二共識": 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達成共識,稱為"九二共識"。

6.汪辜會談: 1993年,兩會領導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寫進協議,並就兩岸經濟、科技、文化交流達成共識。兩岸關係邁出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這是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

8.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提與基礎是:一箇中國原則。

★第十四課 鋼鐵長城

1.人民海軍的建立: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建立,新中國成立後,又相繼建立了北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目前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活動範圍逐步擴大。

2.人民空軍是在陸軍基礎上建立起來,空軍剛誕生就面臨抗美援朝的考驗,在朝鮮戰場擊落敵機三百多架,取得了輝煌戰績。隨著科技發展,空軍裝備了一批新型飛機。

3.導彈部隊是現代化軍隊不可缺少的,又稱為第二炮兵,主要擔任核反擊任務。1966年,中國開始組建戰略導彈部隊。導彈部隊陸續裝備了中程、遠程、洲際導彈核武器等,具有較強的戰鬥力。(我國實行的是科技強軍戰略)

★第十五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國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最早提出: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主要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共同倡導:1954年,周恩來、尼赫魯(印度)、吳努(緬甸)。

(4)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3萬隆會議(亞非國際會議)

(1)召開時間:1955年 (2)"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者:周恩來

(3)"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的意義: 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第十六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1.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時間:1971年10月25日,

(2)相關會議:第26屆聯合國大會

(3)內容: ①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②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4)意義: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中日建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

(1)基辛格訪華:1971年7月,為尼克松訪華作準備。

(2)尼克松總統訪華:1972年2月,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3)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4)建交意義:中美兩國二十多年對抗結束,兩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

4.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2001年中國還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這些都說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5.現階段任何國家與中國建交的前提和基礎是: 必須承認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第十七、十八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

1.兩彈一星: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

(2)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3)導彈的研製:1964年6月,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在西北地區試驗成功。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實現核爆炸,我國有了可用於實戰的導彈。

(4)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1970年,我國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5)神舟系列飛船:1999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2003年成功地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005年,成功地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

2.雜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被稱為"東方魔稻"的秈型雜交水稻。獲得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3."863計劃":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學家提出,鄧小平作重要批示,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等七個領域,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

★第二十一課 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1.衣:改革開放後,人們的衣著豐富多彩,服飾成了顯示人們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2.食:改革開放以後,人們不但能"吃飽",而且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野菜、粗糧成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3.住:人均居住面積擴大了,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了明顯的改善。1995年,國家在城鎮啟動了"安居工程"。

4.行: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出行乘飛機,私人汽車越來越多。

5.就業:自主擇業、持證上崗、就業培訓、公開招聘。

6.社會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7.衣食住行等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經濟得到發展。


九年級(上冊)

★第10課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一、文藝復興運動

1.時間:最早興起於14世紀意大利,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他地方。

2.首先發生的地點:意大利 3.主流思潮:人文主義

4.方式: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的陳腐說教。

5.實質: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意大利詩人但丁:文藝復興先驅,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著有長詩《神曲》,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

(2)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最大成就是繪畫,代表作品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3)英國大戲劇家、文學巨匠莎士比亞: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7.意義: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二、新航路的開闢

1.目的:去東方尋找財富。

2.最早開闢新航路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492年哥倫布的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古巴和海地。 4.意義:

A: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B: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C:給亞非拉許多國家帶來了殖民災難。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使階級矛盾激化。

2.時間:1640—1688年 3.領導階級:資產資級和新貴族

4.開始的標誌:1640年,國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議會,籌集軍費,議員要求限制王權。 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建立共和國

6.結束標誌: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

7.意義:

(1)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

(2)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

(3)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二、《權利法案》的頒佈

1.目的:為了限制王權。 2.時間:1689年

3.意義:A: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

B:標誌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第12課 美國獨立戰爭

一、美國獨立戰爭

1.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時間:1775—1783年。

3.領導人物:華盛頓(美國第一任總統,歷史功績:領導北美人民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親自主持制訂了美國第一部憲法,並忠實地執行憲法。)

4.開始的標誌:1775年4月來剋星頓槍聲,北美獨立戰爭開始。

5.美國獨立的標誌: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發表,標誌北美十三塊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標誌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7月4日為美國國慶日)

6.轉折點:1777年,薩拉託加大捷。

7.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8.勝利原因:

(1)獨立戰爭是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解放的正義戰爭;

(2)人民群眾積極支持,堅強不屈,英勇作戰;

(3)得到法國、荷蘭等國的國際援助。

9.意義:

(1)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2)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3)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10.性質:既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二、1787年憲法

1.主要內容: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從而確立了三權分立的總統制政治體制。

2.意義: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13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

一、法國大革命

1.背景:啟蒙思想的影響;封建制度束縛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三等級要求改革;路易十六的財政危機。

2.爆發標誌: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為法國國慶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3.高潮:雅各賓派專政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1894年熱月政變,標誌法國大革命結束) 4.重要文獻:《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自由、平等思想。)

5.重要人物:羅伯斯庇爾(雅各賓派)

6.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法國大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的基礎。)

二、拿破崙帝國

1.1799年,拿破崙通過政變奪取政權。

2.1804年,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對內頒佈《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範。維護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殘餘勢力,推動了法國以及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發動戰爭。

3.1812年遠征俄羅斯失敗,敲響帝國的喪鐘。

4.1814年,拿破崙被歐洲反法聯軍趕下臺,封建王朝復辟。

★第14課 "蒸汽時代"的到來

1.根本原因:隨著市場的擴大,手工工場生產無法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動力)

2.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

3.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

4.參與國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發生的英國)

5.開始的標誌:哈格里夫斯發明手搖珍尼紡紗機

6.主要標誌:蒸汽機的廣泛運用。(促進了煤炭這一新能源開發和利用)

7.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8.主要發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火車機車。B美:富爾頓→輪船。

9.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車機車出現。(加強了各地聯繫,世界進一步連成一體)

10.工業革命完成的標誌:19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成為生產的主要方式。

11.影響:

(1)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逐漸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12.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後,為開闢海外市場,發動了對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15課 血腥的資本積累

一、罪惡的"三角貿易"

1最早走上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道路的國家: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

2"三角貿易"的原因:美洲缺乏勞動力,販賣黑奴可以獲得高額利潤。

3"三角貿易"的路線:歐洲—非洲—美洲—歐洲。

4"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英國人。(最先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貿易"持續時間:三百多年

6"三角貿易"的影響:

(1)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動力,造成非洲長期的貧窮、落後。

(2)歐洲奴隸販子把賺來的錢投資於工商業,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日不落帝國"在印度

1.英國走上殖民爭奪道路的時間:17世紀

2.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時間: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3.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負責對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殖民侵略)

4.英國在印度最有名的殖民頭目:克萊武

★第17課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英國的憲章運動

1.時間:1836~1848年

2.內容: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

3.特點: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

4.性質: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5.失敗原因: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

6.影響: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背景(略) 2.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

3.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4.誕生的標誌: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5.意義: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6.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成功實踐是:俄國的十月革命,中國革命。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資產階級對內投降,對內鎮壓人民。

2.經過:工人起義建立政權保衛政權(五月流血周)

3.性質:是無產階級政權,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4.意義:(略)

5.《國際歌》詞作者:歐仁·鮑狄埃,作曲:狄蓋特。

★第18課 美國南北戰爭

1.根本原因:北方資本主義工業經濟和南部奴隸制種植園經濟之間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 2.矛盾的焦點:奴隸制的廢存問題。

3.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南方叛亂的藉口)

4.爆發的標誌: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南北戰爭爆發。

5.轉折點:1862年9月林肯頒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6.結果:1865年,戰爭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

7.性質:既是一場內戰,又是美國曆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8.意義:(1)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2)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後的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9.林肯的貢獻:維護國家統一,解放黑人奴隸。

★第19課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1.背景:19世紀中期,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目的:為了擺脫農奴制危機,維護貴族地主利益,鞏固沙皇統治。

3.領導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4.內容:

(1)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高價)錢贖買這塊份地。(體現了這次改革的實質:是對農民的一場剝削與掠奪)

5.性質: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6.意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

7.侷限性: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

二、日本明治維新

1.背景:日本面臨幕府統治危機和嚴重的民族危機(外國入侵)(內憂和外患)

2.時間:1868年開始 3.領導者:明治天皇

4.內容:(1)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3)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5.性質:是明治天皇政府實施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6.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b.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7.侷限性:這次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

★第20課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

2.主要標誌: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使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促進了電力、石油的利用)

3.領先於世界的國家:美國和德國

4.主要發明:

(1)新電器:燈泡(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髮明),電動機等。

(2)新機器:內燃機(卡爾·本茨發明)、電動機。

(3)新通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

(4)新交通工具:電車、汽車(汽車之父——卡爾·本茨發明),飛機(美國萊特兄弟發明)。 5.影響:

(1)經濟: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各國發展不平衡。

(2)政治:壟斷組織出現,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

(3)外交(國際關係):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爭霸鬥爭愈演愈烈,矛盾激化,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第21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1.根本原因: 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2.導火線: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

3.爆發標誌: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4.交戰雙方: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

5.重要戰役:1916年 凡爾登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6.戰爭的結束:1918年11月,德國宣佈投降,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7.大戰的影響:

(1)給交戰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大戰涉及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億人口。

(2)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

8.一戰的性質: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第22課 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一、法國啟蒙思想

1.出現的時間:18世紀

2.背景:法國的舊制度衰敗。

3.代表人物: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等。

4.主要內容:反對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宣傳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

5.性質: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啟蒙運動。

6.作用: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對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的猛烈抨擊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在啟蒙思想影響下,法國爆發了大革命,美國爆發獨立戰爭。也促進了亞洲的中國、日本的思想解放。

二、科學的革命——自然科學的大發展

1.英國科學家,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牛頓的貢獻

(1)天文學: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2)數學:創建微積分

(3)力學: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2.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貢獻

於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了"進化論"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

3.愛因期坦的貢獻 :他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其最重要的貢獻是20世紀初提出了相對論,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九年級(下冊)

★第1課 俄十月革命

一、 二月革命

1. 時間: 1917年3月

2. 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3. 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 革命後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 背景: 臨時政府對內鎮壓革命,對外繼續進行一戰。 2. 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

3. 經過: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建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來。

4. 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5. 政權鞏固: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6. 意義:

⑴ 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⑵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⑶ 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

7.鞏固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勝的無產階級政權。此後,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

8.對中國的影響:十月革命後,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2課 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新經濟政策

1.背景:

⑴ 國內戰爭結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

⑵ 農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烈不滿。

2.時間:1921年 3.領導人:列寧

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5.作用: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政權。

6.評價:是列寧從俄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典範。

二、蘇聯成立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最初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4.擴大:後來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 5.解體:1991年底。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領導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3.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實現。

4.斯大林模式(又叫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1)形成標誌: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佈(蘇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誌)

(2)評價:在一定歷史階段裡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具有嚴重弊端,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締結和約,建立戰後世界新秩序。

3.操縱會議的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4.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條約) ⑴ 時間:1919年6月

⑵ 內容: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

5.意義:《凡爾賽和約》與對奧、匈、土、保和約一起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6. 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或戰勝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係,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依然尖銳,日美矛盾尤為激烈。 3.主導國:美、英、日

4.簽訂的主要條約——《九國公約》

⑴ 時間:1922年

⑵ 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3)影響: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使中國重新回覆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形成: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

2.實質:一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3.評價: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它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第4課 經濟大危機

一、經濟大危機爆發

1.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3.時間:1929--1933年。 4.開始國:美國

5.特點:涉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6. 影響:

⑴ 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矛盾加深。

⑵ 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

二、羅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

2.目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根本目的:鞏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3.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4.時間: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

5.中心措施:調整工業,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調控。

6.評價:

(1) 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經濟恢復,人民生活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2)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3) 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7.啟示: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成為今天許多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制定政策法規的依據,說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我調節和改良的功能。

★第5課 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一、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社會階級矛盾。

(2)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展開欺騙宣傳活動,贏得了中下層人民的信任和統治階級及大壟斷資本家的大力支持。

2.標誌:1933年,希特勒上臺,集總理和總統大權於一身。

3.影響:標誌著世界大戰在歐洲策源地形成。

4.內外政策:對內: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1)時間:1922年 (2)頭目:墨索里尼 (3)標誌:向羅馬進軍

2.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

(1)時間:1936年2月

(2)標誌:日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發動兵變,主張擴張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響:標誌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 慕尼黑陰謀

1.內容:簽訂《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

2.目的:禍水東引,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3.實質:縱容侵略,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

4.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5.啟示:對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不能姑息養奸,要堅決鬥爭。反對綏靖政策,制止爭霸的局部侵略戰爭,是清除大戰隱患的重要舉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全面爆發標誌: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2.規模擴大的標誌: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3.進一步擴大的標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一、 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1.標誌: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2.意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啟示: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聯合。

二、雅爾塔會議

1.召開時間:1945年2月

2.目的:為了協調行動,儘快打敗法西斯。

3.與會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

4.內容:

(1)打敗德國後,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

(2)決定成立聯合國

(3)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作戰。

5. 影響:為二戰後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二戰的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和二戰的勝利

1. 歐洲第二戰場開闢: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國東西兩面受敵。

2. 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1945年5月8日,標誌二戰在歐洲結束。

3.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誌二戰結束。

4. 勝利的原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協同作戰,相互支持,共同對付法西斯。

5. 二戰性質: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五、二戰的影響

1.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2. 影響: (1)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的財產被毀。 (2)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第8課 美國經濟的發展

一、發展概況

時期 主要表現(特點) 主要原因 :

20世紀 ,五六十年代 ,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尤其迅速,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佔據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改善人民生活。發展環境,20世紀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機,經濟地位下降;80年代調整,經濟發展受限。經濟發展弊端顯露;經濟危機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重。

20世紀 九十年代 持續穩定發展,發展速度名列西方發達國家前列,進入新經濟時代。 (新經濟的主要特徵:信息化和全球化 ) 社會經濟改革;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力度,

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二、啟示:

1.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自我調節與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實力對於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我國的經濟建設在產業結構上應該注意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合理配置;在空間佈局上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開發的力度。

★第9課 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一、歐洲的聯合

1.戰後經濟發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國大力援助。

內因: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採用最先進科技成果和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2)表現:持續繁榮。

2.歐共體的成立

(1)時間:20世紀60年代

(2)作用:對成員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3.歐盟的成立

(1)時間:1993年

(2)單一貨幣——歐元

(3)性質: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

(4)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至2007年,已有27個成員國)

(5)影響:各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歐洲經濟發展。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國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2)美國扶持日本;

(3)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

(4)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

2.表現: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影響: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加強,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慾望也開始膨脹。

4.1974-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發展速度一度減緩。

5.80年代中期以後促進日本經濟發展原因:實行"科技立國"的政策

★第10課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一、赫魯曉夫改革

1. 時間:1953--1964年。

2. 內容: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弊端,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3. 評價: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斯大林模式,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二、戈爾巴喬夫改革

1.時間:1985年

2.前期重點:經濟改革,沒取得成效。 3.後期重點:政治改革。

4.影響:蘇聯政治體制發生急劇變化,一黨制變為多黨制,國家權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趨勢隨之加強,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三、蘇聯解體(1991年底)

1. 原因:

(1)根本原因: 長期以來極端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4)其它原因: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氾濫;社會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劑: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蘇聯解體)

3. 認識:社會主義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汲取蘇聯的經驗教訓,堅定不移地堅持和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第11課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 經濟(略)

(2)影響:政治經濟形勢逐步穩定,80年代面臨新的經濟困難。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被蘇聯鎮壓。

二、東歐劇變 1.原因:

(1)內因: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造成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經濟困難又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2)外因:蘇聯放鬆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政策。

2.實質:社會制度的根本性改變。(由社會主義變成資本主義)

3.概況: 各國執政黨喪權;社會制度改變;政治版圖的改變。

4.啟示:(1)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2)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依法治國;(4)加強執政黨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等等。

★第12課 亞非拉的奮起

一、印度獨立

1. 背景:二戰後初期,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再次高漲。

2. 時間:1947年, 英國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

3. 領導人:尼赫魯

4. 韓國、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現代化國家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1. 埃及獨立(1952年,納賽爾領導), 收回蘇伊士運河 (1956年)。

2. 非洲獨立年(1960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

3. 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誌著歐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曆史的結束,也標誌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三、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鬥爭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通過武裝鬥爭,推翻親美的傀儡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2.巴拿馬人民通過不懈鬥爭,從美國手裡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1999年)

★第13課 動盪的中東地區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

1. "中東"概念:亞洲西部,歐亞非三洲交界地帶,以阿拉伯人為主,也是猶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匱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錯綜複雜。

2.特點:戰火頻仍和動盪不安

3.表現:四次中東戰爭(發生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國建立,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

二、錯綜複雜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強的介入。 (2)爭奪實質:領土之爭。

(3)加劇衝突因素:水資源之爭。

(4)民族矛盾、宗教鬥爭:聖城之爭 2.中東問題的關鍵:巴以衝突

★第14課 冷戰中的對峙

一、冷戰政策

1.原因:

(1)二戰後,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世界首位,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

(2)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日益強大。

2.含義: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

3.本質: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

4. 具體表現: (1)政治上: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誌著美蘇戰時同盟關係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

(2)經濟上:1947年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軍事上: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5.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標誌著冷戰的結束

6.1955年,蘇聯成立華約,標誌著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形成。

7.1991年蘇聯解體,標誌著兩極格局結束。

二、美蘇爭霸:

1.根本原因:美蘇兩國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

2.實質:是美蘇兩國在實力的基礎上對世界勢力範圍的劃分。

3.過程:

(1)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蘇守。事件: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2)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高潮,蘇攻美守。事件: 1979年12月,蘇聯出兵佔領阿富汗。(3)80年代到90年代初,雙方實行有限緩和。

4.影響:美蘇爭霸影響世界和平,也影響世界局勢。

5.認識:美蘇等大國違背客觀的歷史潮流,實施霸權主義,導致恐怖主義氾濫,直接威脅世界安全、和平與發展。

★第15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

1.特點: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發展,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還未定型。

2."一超多強":"一超"指美國,"多強"是指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集團,它們的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經濟實力。

二、科索沃戰爭

1.時間:1999年3-6月

2.概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以南斯拉夫聯盟軍隊屠殺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為藉口,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南聯盟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在此期間,中國駐南使館也遭到北約導彈襲擊,三名中國記者不幸犧牲。

3.影響: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聯合國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的、曲折的鬥爭過程。

★第16課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一、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原因:

(1)冷戰結束,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發展主要趨勢(當今世界兩大主題);(2)科學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條件;(3)各國積極尋求國際經濟合作。

2.表現:

(1)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2)跨國公司影響增大;

(3)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

(4)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

3.影響:

有利影響:(針對所有國家)

(1)國家間經濟往來的障礙減少,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2)各國經濟互相依存,互相競爭,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競爭

不利影響:(主要針對發展中國家)

(1)容易拉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

(2)跨國公司常常把一些技術水平低、汙染程度高的企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3)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影響進一步加大。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全球化對於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1.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措施:

(1)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

(2)引進國外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2.取得成就:

(1)2001年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

(2)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17課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

1.興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首先發生在美國。

2.標誌: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4.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信息時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 1.特點:

(1)不僅湧現了大量的科學成果,而且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

(2)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相互滲透,一種技術的發展引起好幾種技術的革命;

(3)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技進步在促進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

2.影響:

(1)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

(2)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推動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3.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