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HiFi很容易玩到走火入魔,折腾一大堆设备和周边,往往想听个曲子光开机都要几分钟,还要等这些机器都热好,等曲子放出来都没心情听了。而分体往往由于搭配不当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没有经验的时候经常是1+1<2的效果。因此对于不想折腾还有刚入门的朋友来说,一体机往往是更好的选择。今天就来谈两款一体机,一新一老。
一.RME ADI-2 DAC
先来谈谈比较新的机器,RME的ADI-2 DAC(后面为了省事我就坚持它为dac了)。去年年初我买过一台他家的ADI-2 Pro(后面简称为pro),觉得很不错,不过pro的价位稍微高了些,它带的AD部分我也用不上,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经常要听音箱,但它没有遥控器,每次调整音量切换输入源还得走过去,有点麻烦,因此玩了几个月就出了。
后来RME就推出了纯家用的ADI-2 DAC。dac相比pro,减少了AD部分和一路DAC(pro为双dac),耳放口不能组平衡了,相应的把一个耳机孔换为了耳塞准备的超低底噪的IEM口,价格上也便宜了很多,pro定价1999美元,dac定价则为999美元,比pro足足便宜了一半,水货大概不到8k能买到,二手6k8左右,价位上可谓良心。
dac的盒子和pro的风格完全一样,只不过背景的蓝色换成了黑色,机器的渲染图从两台机器正反面叠放换成了一个正面渲染图。
盒子的背面印有dac的输入输出接口。
打开盒子,左侧两块泡沫塑料夹着dac本体,上面是说明书,右侧的白色瓦楞纸盒子里是配件。
配件一如既往的单调简单,一台主机,一个变压器,一根电源线,一根usb线,比pro少了个输入输出辫子,多了个遥控器。
这个遥控器相当小巧,算是补足了pro没有遥控器的遗憾,有了它,输入切换,调整音量,静音动动手指就能够完成,可以开心的窝在沙发上做土豆了。
说明书很厚一本,比pro只少了ad部分,dsp等设置依然很复杂。机器配的说明书只有英文和德文,需要中文说明书的可以点击链接从RME中文官网下载说明书。
机器前面板从左到右分别是电源开关、6.3mm耳机孔、3.5mm耳机、主旋钮、功能按键、显示屏、两个副旋钮。dac基本上沿用了pro的模具,前面板和pro是一共模子里刻出来的,唯一的区别只有左上角的字由ADI-2 pro换成了ADI-2 DAC FS,右侧的耳机由6.35mm换成了3.5mm的iem口,fs说明了这台机器使用了SteadyClock FS时钟。全黑色机身的一体感更好,搭配上比pro更好看。接电不开机时,屏幕和主旋钮周边的led不亮,电源钮边上的一圈led呈红色。
开机以后,电源按钮的指示灯改为白色,主旋钮灯和显示屏亮起。屏幕分辨率不错,观感比较细腻。这机器的参数调整方式比较独特,靠按动那四个功能键进入相应的菜单,然后按动和转动那两个副旋钮去调整。主旋钮主要用于调整音量。rme的音量调整幅度跟你拧的速度有关,如果以很慢的速度来转,就会以0.5db为步长来调整,而如果旋转速度快,步长也会随之加大,手感极好。
相比pro,dac砍掉了AD部分,因此相应的模拟输入和数字输出的部分就去掉了,减少了一对xlr模拟输入以及光纤、coax和aes数字输出。dac的背板从左到右分别是电源接口,USB、coax、光纤数字输入各一组,XLR模拟输出一组,单端模拟输出则由pro的trs换成了rca,更适合民用。电源插口依然维持了pro那个特殊的接口,插进去转一下可以锁死,拔出来需要先向反方向拧才能拔出,有效防止电源意外脱落,提高可靠性。
由于去了一路dac,因此dac无法通过双耳机口组平衡输出了。不过也因此6.3mm耳机孔得到了一定的加强,虽然比不上pro的双dac组平衡,对付对付HD650还算是够用的。没有了平衡口也就不用纠结了,单端往上捅就好了,幸好2k上下的耳机基本上标配的也都还是单端耳机线。而dac新加的这个iem口底噪控制超群,入耳耳塞插进去底噪全无,声音漆黑如夜,比绝大部分随身声音都要干净,同时作为一个台机无论是解码的素质水准还是耳放的推力都要远胜于随身。
声音方面,dac基本上和pro没什么区别,主要区别还是在于少了平衡输出,难推的耳机搞不定了。我这里就犯懒直接套用我之前pro的评价了。
这台机器的解码部分表现十分不错,虽然是一台专业机,但即便电和周边环境不够好的情况下,也不是干巴巴冷冰冰的,在不上好的界面并对数字部分认真调整的情况下,整体也不会难听,而Symphony IO和8XR在周边不到位,调整不好的时候真的是有点让人坐不住。adi2p的声音十分均衡,有点偏暖,中频略凸,声音比较柔和,氛围感很好,作为这个级别的dac来说,素质也没什么问题。而且,作为一款专业机它有非常多的参数可调,还有可以五段调整的DSP,可以选取任意的五个频率从多个维度进行调整,我自己瞎玩了一下,对于三频分布、人声远近、声场形状都可以大幅进行变更,个人跟金菊花的PMEQ类似,玩过的朋友应该对那种换EQ如换机的玩法深有感触,有专业知识的朋友用这个dsp来调整应该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缺点方面,我认为第一是声场偏小,我自己听惯了chord家的声音还算能适应,但即便不与高端的dac比较,即使是香榭丽舍的声场也比它更大,这主要受了dac部分的束缚,我LO出来给AmberIII也只能说略有改善,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它声场很圆,虽然比人家都小一圈但是结像没什么问题。第二个缺点就是声音还是欠缺点韵味。作为一款专业机虽然它的声音已经算是相对好听了,但是对比2qute、YGG还是略有不足,甚至对比同为专业机的NV4040来说韵味也有差距。
总体来说,这机器体积极其小巧,有良好的USB界面、素质优秀的解码、靠谱的前级和够用的耳放,还配备了遥控器,有多段eq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调整声音,价位也十分良心,非常适合喜欢小巧一体机或者经常需要出差和外驻办公的朋友,即便带来带去放在背包里也非常容易携带,尤其适合耳机、箱子都听的朋友。考虑到它的体积和价位,以及音质表现,我觉得唯一的槽点可能也就是体积过小让人无法开脑放了。
二.Lavry DA11
这货玩hifi玩的早的很多朋友都接触过,是著名的三小强之一da10的升级产品。Lavry是一家专业音频厂商,话说当年好像玩hifi的很多都是玩的专业机,lavry、apogee、benchmark、prism sound等等的机器全都是专业机。
这款机器也是老爷机了,2009年上市,早已停产。这一台da11是朋友玩过出的,我接盘过来玩了两个月。这机器当年上市超过万元,现在二手不足4k。机器体积不算大,比香榭丽舍还小,长度差不多,但是窄一些薄一些。
机器的正面看着就很有专业范,典型的老式机器,用了好几个三段拨杆,中间是LED灯珠,右边是一个红色的数码管。这机器更改设置和切换输入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最右侧的拨杆比较单调就是调整输出增益,左侧的拨杆切换不同的输入源或者选项,第二个拨杆向下按动可以选择或者更改,通过观察灯珠的颜色来确定相应的参数,不同的颜色组合还能显示码率,整体操作较为复杂,需要配合说明书使用。中间的两个拨杆则是他家的专利技术Playback Image Control,扳动那两个拨杆可以调节左右声道互馈的深度,从而来调整声场和能量分布。我个人比较喜欢左右+1的位置,-的话会越来越局促拥挤,加多了中间声音会变空显得很不自然。
机器背面的输入输出则比较简单了,输入就是usb、coax、光纤和aes各一组,还算比较齐全,输出则只有一对XLR模拟输出。不过这对XLR输出可以通过XLR转RCA的转接头,再更改机身的参数设置改为RCA输出(正常的RCA输出电平,直接XLR转接RCA往往会因为XLR电平过高,接收端电平溢出导致发生爆音)。这机器说实话虽有USB输入,但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效果差强人意,还是接个界面用同轴或者aes输入更为靠谱。输出方面,感觉前级主要还是靠数字衰减,效果一般。
声音方面,单就解码来说,Lavry还是值得一听的,毕竟是当年的万元专业机,解析密度都很不错,声场虽不大但毕竟规整。在调音上也能感受到厂家的主张,虽然是专业机,但声音并不是机械清冷的,而是一种偏柔清丽的声音,确有其独到之处。老专业机比如da2、nv4040这些都颇有味道,而比较新的机器如apogee symphony io和8xr听起来往往都比较“专业范”,rme虽然偏暖但也还是有点欠缺韵味,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变化所致。
而综合来说,就不得不感慨时代的进步了。香榭丽舍也好,GD02也好,在作为一体机的完成度上都要好于DA11。而adi-2 dac这种小豆丁,对于它可以说是全方位超越了,价格还更便宜。da11虽然解码部分还行,但是usb界面几不可用,前级表现平平,当一体机不够省心,这价位的话纯解码说实话有别的选择。
总体来说这机器有机会可以玩玩体验一下,但是没什么必要专门收来使用,毕竟现在新机层出不穷,靠谱的机器也不少。
閱讀更多 單衣過冬lx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