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機構或成為當下最大贏家?

在線教育機構或成為當下最大贏家?

新冠肺炎疫情下,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對在線教育公司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在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廣告投放都在減少的時候,在線教育公司卻仍在大量投放。這些公司試圖通過燒錢換流量的方式,獲得領先的市場地位和投資機構的青睞,以贏得網絡效應。


然而,教育行業是個慢產業,需要深耕,優質的教師資源、完善的課程體系最終決定著轉化率、續班率。


在線教育機構或成為當下最大贏家?


網絡效應是否可行?


在教育行業中,與微信等用戶越多、網絡價值越大不同的是,某家學校或機構的學員多,對其他學員並沒有特別的價值。學員看重的仍然是學習效果,如果學習效果不好,他們會轉而選擇另一家機構,這中間幾乎沒有任何轉移成本。


同時,雖然網絡效應是互聯網時代最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可以形成一個正反饋閉環。例如,更多的司機帶來更多的乘客,更多的乘客帶來更多的司機。”


但在教育行業中,老師和學員的數量沒有辦法“互相增強”。


在線教育機構或成為當下最大贏家?


這是由教育行業的特性所決定的——教學質量才是教育機構的生命線和底線。即便老師再多,如果老師質量不高,對學員並沒有價值。此外,沒有學生選擇一家教育機構是因為老師數量多,他們更傾向於選擇教學質量好的老師。


顯然,網絡效應在教育行業並不適用。


教育行業競爭的關鍵在於品質


近兩年,在線教育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獲客成本水漲船高。燒錢補貼市場砸廣告等種種營銷手段層出不窮。


去年暑假,僅猿輔導、作業幫直播課等網校就砸下了30億元左右的營銷費用。這種情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表現的更為突出,各個教育機構不斷突擊,打響了新一輪的流量收割戰。


在線教育機構或成為當下最大贏家?


然而,教育行業並不會出現傳統互聯網行業贏者通吃的局面,在教育領域不存在所謂的網絡效應,企業很難通過規模化形成競爭壁壘。通過瘋狂廣告投放可以找到很多生源,做成很大體量,但是換來的用戶忠誠度並不高,也很難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我們堅信“教育的競爭關鍵都不在於規模,而在於品質。只有品質好的學校,才能不斷地擴張,不斷地成長。”


在線教育機構或成為當下最大贏家?


教育行業未來的競爭,會是深層次的競爭,即在

用戶的使用結果和使用體驗上面做的競爭。對於教育機構來說,良好的教學質量,學員的好口碑,才是有源源不斷的生源的必要條件。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轉載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並刪除處理。

在線教育機構或成為當下最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