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No.01河套文化

黃河之水天上來,流到寧夏、內蒙古與山西之間,北屈、東折,又南行,形成一個大套,俗稱“河套”。河套人及其創始的“薩拉烏蘇文化”,則地處河套中部支流無定河流域。黃河是中華民族誕生成長的搖籃,而河套人在距今5萬年前便已生活在這個搖籃之中。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河套人化石,發現於無定河支流的薩拉烏蘇河岸邊嘀哨溝,有人類頂骨、額骨、枕骨、下頜骨、門齒、椎骨、肩胛骨、肱骨、股骨、脛骨等20餘件化石,其中有6件是從晚更新世原生地層裡發掘出土的。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薩拉烏蘇文化”的石器多采集於大溝此頂灣,石器偏於細小,製作技術進步。主要有尖狀器、刮削器、雕刻器,其中以圓頭刮削器、小雕刻器和楔形石核等最典型。在大溝灣村發現一處長寬範圍近兩米的灰燼遺蹟,是人們架火烤肉的地點。就食的地方周圍散落有晚更新世典型的動物遺骸。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No.02紅山文化

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因1959年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紅山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東南部、7寧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區。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年。經發掘的遺址還有赤峰水泉、蜘蛛山、巴林左旗南楊家營子、敖漢旗三道彎子、四稜山等。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紅山文化的陶器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種。泥質陶多為紅色。器形有盆、缽、罐、瓷等。器表飾黑色和紫色彩紋,以平行線紋、平行斜線紋、三角形紋、鱗形紋等最富有特點。夾砂陶多為褐色。器形有大口深腹罐、折口深腹罐、斜口罐等。器表多飾富有特徵性的橫“之”字形線紋和直線劃紋夾砂陶器的口腹部多飾有條狀和瘤狀的附加堆紋。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該文化的某些陶器的器形及彩繪條紋與仰部文化出土者相似,說明二者有一定的聯繫。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兼有畜牧漁獵。生產工具多為以磨製為主的石器。細石器為紅山文化的又一特徵,其質料有燃石、碧玉、瑪瑙、水晶等。石核多為圓錐體,較小。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紅山文化發現的動物骨路不多,其種類有牛、羊豬等家畜及鹿、彈等。近年來在遼西又發現了紅山文化的石砌祭壇、積石大家及陶塑裸體女像等。均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其它文化所未見,對探討中國早期文明很有意義。

內蒙古的兩處旅遊文化,堪稱是世界之最,大家聽說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