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三国演绎,"暗桩无名"悬念丛生:《三国谍影》书评

(1)

三国的题材一直是大热门。无论是电视剧、电影、游戏、漫画、动画,各种版本的三国一直长盛不衰。

央视的《三国演义》是每年假期必放的保留节目;光荣公司凭借着《三国志》,已经出到了第十三代,还有继续下去的趋势;台湾的《三国群英传》凭借着独特的游戏方式,也颇火了一阵,可惜随后就终止了。

不过关于三国谍战的题材倒是非常少见。何慕的《三国谍影》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关于三国隐蔽战线上的斗争的系列作品。

《三国谍影:火烧连营》,讲述的是夷陵之战的故事。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收尾之战,这一战决定了三国最终的走势与结局。但是在历史上对于该战役的历史文献相对较少。

何慕潜心研究三国历史,将谍战情节揉入到三国历史背景当中去,战场的后方暗线密布风起云涌,魏蜀吴三国间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节错综复杂,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个人比较喜欢谍战的小说,现在荧屏上谍战的题材也是十分火热。究其原因,有人总结的十分到位。

第一是满足普通观众的猎奇心理,对于缺少传奇色彩缺少浪漫的平庸生活带来一种补偿。

第二是在剧中寻找自己,满足自己的情怀。第三是对于信仰的一种坚持。

第四是满足自己的英雄情怀。

《三国谍影》中这些都满足了。揭密影响古今的情报秘术:

听瓮、矾书、阴符、纸鸢、摹迹;三大情报机构勾心斗角;暗桩对于家族信仰的坚持;主角对于追求真相的坚持。让人仿佛进入了风起云涌的三国世界,大呼过瘾,读起书来真是欲罢不能。

(2)

首先看一下故事发生时期的魏蜀吴三国的战略形势图。

孙权以武昌为国都的时间为公元221-229年。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弃刘备而与曹操结盟,同时袭击荆州,擒住关羽并将之杀害。

在这次战役之后,孙权移驾公安,并逐步稳固了政权。在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于蜀,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在这时候,陆逊在长江边镇守,与蜀军对峙将近一年的时间,战争陷入了诡异的风平浪静阶段。但是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

本书的主人公贾逸属于解烦营,武昌都尉夫人吴敏的神秘死亡,据传与太平道有关,因此他奉命接手此案。

在仔细的勘察后,他发现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这其中隐藏着极大的阴谋。。。

(3)

贾逸和陆延探查这第一起案子时,差点被吴敏尸体复活而杀死,这之后,他们探查到建安五年,有个叫陈籍的人,跟吴敏的离奇死状是一模一样。

顺着太平道这条线索,他们追查到了白云观,却发现所有人都已经被杀手灭口。在这名杀手身上,陆延发现了陆家私军的刺青,将陆家拉入了这趟浑水当中。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贾逸在回武昌城以后,就遇到了一场伏击,参与这场伏击的人身上也都有陆家刺青。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随后是张洵的死,跟吴敏案一样,也是血液凝固,手上捏着符咒,疑似是于吉复生害人。

接着是林照,从陈籍那条线索引到林照那里,结果当晚林照也因为血液凝固而死,而且话里话外,透出孙权与孙策之死有关联。根据林照尸体,虽然破解出了血液凝固之谜,但是却将君王拉入这个谜团中,让贾逸十分的不安。

通过这几次案件的调查,贾逸发现应该是人祭,太平道的妖人是在利用斫龙大阵,对吴王孙权进行诛杀。顺腾摸瓜他们又找到了第一次,第五次人祭,对于斫龙大阵的布局更加的了解。但是,隐隐的疑惑也在贾逸心中出现了。军议司真的相信斫龙大阵会杀死孙权吗?而且魏国来册封吴王的时间实在是太巧合了,难道大阵真能精确到这个地步吗?

经过缜密的思维推理,他大胆的判断出,所谓的斫龙大阵,其实是一个幌子,真正的杀局应该是紫薇星的位置,也就是吴王将要接受册封的承露台。他假装受骗,在破军的短松冈去抓捕暗桩,却让孙尚香与孙梦暗中去祥吉道场将假冒的于吉和恶道玄皓道长一起除去,并由陆延在承露台上识破了暗桩——武昌都尉魏临的计谋,使针对孙权的暗杀计破产了。

但是蜀国的军议司并不知道这些。他们以为陆逊的退兵是因为孙权被杀,因此大胆的出击,却惨遭陆逊设计,借道魏国,在夷陵火烧连营。

"奈何,天命竟不在我。"满是落寞的声音跌落下去。

伴随着的,是刘备无奈的扬天长叹。这一战,也决定了今后三国之间的走势。

最后贾逸和陆延跟随王驾一起回转,在战船上,贾逸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将最后一个暗桩揪了出来,而且他还不单单是蜀国的暗桩,另外一个身份是魏国的暗桩,他是一个双面间谍。他是谁呢?读者可以自行去阅读本书,情节的翻转再翻转一定会让你感觉到非常的刺激过瘾。

(4)

本书的情节设计上非常的用心。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中曾经说过:"文学叙事中的虚构成分,是作家对历史的再解读。"

本书中各种元素都齐全了。太平道妖人,暗桩卧底,忠诚的人,悠悠的爱情,读起来感觉生动有趣,欲罢不能。

另外,本书情节设置密度高,剧情张力强,情节环环相扣。

某种程度上来说,书中的情节、文字设计有影视化的特点,随处可以感受到丰富的动态影视画面,让读者开动脑筋去想象,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

随着剧情的翻转再反转,随着作者笔尖的走动,一个又一个悬念被解开,紧迫感能让读者完全沉浸在故事中,达到一种深度阅读的状态,这点估计是每个作者都希望能够达到的吧、

(5)

最后呢,想到了苏文茂先生的《批三国》。他总结的为什么叫三国呢,因为带数目字三的情节多。那我今天也来个《漠批三国谍影》吧。

a. 三国谍影中的三个情报组织

答:进奏曹,军议司,解烦营。

b. 三国谍影中的三个衰人

答:假于吉,张清,糜芳

c. 三国谍影中的三条故事线

答:明线,暗线,正面战场

d. 三国谍影中的三个暗桩

答:玄皓道长、魏临、双面暗桩

e. 三国谍影中的三大妖术

答:天火降临,血液凝固,死而复生

f. 三国谍影中的三大谜团

答:孙策到底如何死的?暗桩到底是谁?孙梦的真实身份是谁?

书中最后留下一个彩蛋,将要揭露孙梦的真实身份。

贾逸看到那只白净小脚的脚踝处,黯红色的旧伤疤正如烈火一般燃烧。

正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

谍影重重悬念生。

预知孙梦是何人,

啪。。。

且待三国谍影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