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孔子是“至聖先師”,那麼孔子最突出的貢獻又知道多少?

2500年間,歷朝歷代對孔子的評價都隨著朝代的更迭而褒貶。

有人把他當作聖人,很崇高;有人則認為他只是個教書先生,再普通不過。

那麼孔子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又對我們華夏文明做出了哪些影響深遠的貢獻呢?

先說說孔子給我的印象。

我很認同王小波對孔子的表述,他認為夫子是一極可愛的老先生

而我對孔子的印象也是一位學識淵博,偶爾還有點小頑固的可愛老先生。特別是看到他肉切不正,不吃;座位放不端,不坐。搞得我當初以為老先生有點強迫症。

當然這是玩笑話,老先生只是重“禮”而已。

個人以為孔子做的貢獻很多,小的不述,惟挈大端,影響最大的有三點:

1、第一個職業教師,第一個將學術平民化的人;

2、創立併發揚了一個非農、非工、非商、非仕的階層,即士人階層;

3、遊說第一人。周遊列國,開啟戰國時代士子游學遊說之風潮。

每一點都是開創從前所未有,可別以為現在看著簡單,從0到1沒有一個是容易的。下面我們將對這三點細細闡述。


都說孔子是“至聖先師”,那麼孔子最突出的貢獻又知道多少?

孔子杏壇講學


1、職業教師、學術平民化

在孔子時代,想看點書學點知識可比登天還難。

這些知識代表著“禮”,最有貴族才能用的,平民百姓沒這個資格,所以才有那句“禮不下庶人”。而且不僅是“庶人”,即便是貴族也不一定能學到完全的教育。

春秋時晉國大貴族韓宣子到魯國外交公幹,才第一次在魯國見到了“易象”“魯春秋”

韓宣子是誰?

那可是後來戰國七雄中韓國的老祖宗。這麼一個大貴族居然之前都沒看過“易象”和“魯春秋”,可見當時典籍之珍貴!

孔子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第一個將“六經”教給了不屬於貴族序列的普通人。

孔子廣招學生,世間第一個私塾就這麼開業了。

這在當時可是前所未有的。而孔子招學生的原則也挺簡單直接,宗旨是“有教無類”,不問出身,不問來歷,只要能繳學費的全部都收,全都教他們各種珍貴典籍文章。

於是從這裡開始,學問第一次走出了貴族壟斷,走向民間。

  • 有人說孔子這不是平民教育,仍然是貴族式的精英教育,理由是“十條肉乾”的學費太貴了,普通人根本繳不起?

拜託,你還真把春秋時的教育當成了現在的國家普及義務教育了?

前面說了,春秋時典籍之珍貴就連貴族都不一定能學全,何況普通人。普通人連飯都吃不起,那他會來學孔子的學問嗎,學了又有何用?

孔子教學的貢獻是打破知識的壁壘,讓學問從貴族走向民間。他開鑿了最初的道路,其後兩千年後人不斷在他開鑿的路上開拓前行,才有了知識普及的不斷擴大化,直至今天全民普及。

從0到1,遠比從1到100重要的多。

何況,老先生是第一個以教學為職業的,他不用恰飯嗎?他的知識不值十條肉乾嗎?

好了,讓老先生吃飽了,咱們繼續開始。


都說孔子是“至聖先師”,那麼孔子最突出的貢獻又知道多少?

老先生也要恰飯呀


孔子講學跟其後的各家還不一樣,別人是隻講自己一家一派的學說,如後來墨家弟子只誦《墨經》。但孔子不一樣,他是真正的教育家。

他不僅“有教無類”,且因材施教。

針對不同人的不同稟性,他教授予不同的知識。而且他教學的目的不是將學生培養成某一家的學者,而是在於將他們培養成能為國家實際服務的人。

這一點太珍貴了!

所以孔子經常點評他的學生說:子路可以“治賦”,冉有可以“為宰”,公西華可以“與賓客言”。這些都是能“為千乘之國”做事的。

教學,當然少不了課本。孔子的課本就是

“六經”

注意,在孔子之前“六經”就已經存在了,孔子只是將“六經”收集整理,編撰做注。

比如《詩》,在孔子之前差不多有三千篇,孔子去掉了其中重複的、低俗的,以“禮義”為標準進行刪減,最終定位三百篇。所以才有那句“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還有《易》。《易》本身只是一部卜筮之書,孔子為裡面的卦象作了《繫辭》,才讓這本書形而上學,最終超脫出卜筮算卦。

還有《儀禮》如果離開了孔子的《禮記》,也就不過是周朝的一個禮單而已。孔子將《儀禮》理論化,讓“禮”上升到理論高度,也就是為何要這麼做?

孔子將原本週代的六門學問進行刪減並理論化,這才是後來的“六經”。

所以,孔子不僅打破了知識的壁壘,將其傳授入了民間,而且在此過程中將傳統的六門學問進行學術理論化,功莫大焉。

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經的七十二人。這就是第一位教師的講學成果。


都說孔子是“至聖先師”,那麼孔子最突出的貢獻又知道多少?


2、開創了士人階層

在孔子之前,所有時代的所有人,都在四種分類中:

仕、農、工、商。

注意,此“仕”非彼“士”,它不僅代表著做官,其實更代表了世封貴族階級,因為只有貴族才能做官。

而孔子是第一個非農、非工、非商、非仕的人。他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職業——教師。以講學為職業,並且用它來謀生。

前面說了,孔子講學以“六經”為課本,所以非但他自己不治生產,他也不教學生治生產。所以當時就有人譏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有個學生叫樊遲,想向他“請學稼”,孔子就說他“小人哉樊須也”。

可見,老頭兒也有固執的一面。他認為種地是庶民的事,不是他們學“修齊治平”之道的人該乾的。這就是“禮”賦予儒家的等級觀念。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知識分子假清高。

因為孔子開了教師這門有前途的職業,後來的墨、法、名、陰陽等各家發現,居然還可以這樣?於是相繼而蜂起,競相收徒授業,一時間蔚為大觀。

到戰國中期,士子階層已經形成一股磅礴的新生力量。

士子們憑藉自己的才學,一躍從平民到執掌一國之政,實現了個人的價值和階層的躍遷。

也正是在士子們的才智衝擊下,封建的世襲貴族逐漸瓦解,一個平民的士人階層誕生了。此後不斷壯大,並成為後世歷代治理天下的官僚階級雛形


都說孔子是“至聖先師”,那麼孔子最突出的貢獻又知道多少?

老先生坐牛車周遊列國


3、開遊學遊說之新風

戰國時代的士子游學,成為百家爭鳴的一大時代特色。

士子們仗劍而行,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以伸平生之所學。而自己的所學一旦為君王採用,立時身居高位,名顯諸侯。

其中任官任事的有:商鞅入秦為左庶長,主持秦國變法;張儀為秦惠文王相;之後范雎、李斯等等。東方有蘇秦、蘇代、惠施等。

布衣卿相,無過於此。

而遊學爭鳴的就更多了,百家無不如此,稷下學宮更是遊學聖地。

而這一潮流便始自孔子。

他老人家周遊列國自魯國啟程,一路上經過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然後又按照原路返回。原本孔子在楚國邊境時還想去晉國,只是當時時局不佳,便不得不放棄。

孔子周遊從55歲到68歲回到魯國,歷時凡13年,3年後老先生便在魯國去世了。

對於一個戰亂落後的時代,五六十歲的老先生還走那麼地方,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史書上記載了一行人被困在陳蔡之間,差點沒被餓死。但那些沒被記載的困難,想必也不少。

單這一點就令人可敬可佩!

而也正是從孔子周遊列國開始,其後戰國,士子們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便成為了他們存在的一種生活方式。再之後的歷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便成了歷代讀書人的追求。

綜上,孔子這位老先生有固執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開創一個時代的偉人。

“至聖先師”之名,當之無愧!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