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燒錢無罪 姿勢要對

瑞幸在美國崩盤了。22億財務造假和因此蔓延的失望情緒讓人們再次反思一個問題:

依靠燒錢補貼的商業模式,是否能真正造就可持續的,甚至一家偉大的公司?

1

虧出成功

2012年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JOBS法案(促進新興創業企業融資法),將創業企業的上市門檻,從原本允許“不盈利上市”,進一步放寬到只要2年經營史、1年特定財務報告,甚至“無需審計師提供對公司內控的證明”。

該法案將初創企業進入二級市場的監管門檻降到前所未有之低。此後,紐交所逐步放棄企業必須盈利兩年才能掛牌的要求,納斯達克更為冒險,沒有收入、連續虧損,也完全可以靠講故事讓公眾buy in,只要有人願意掏1500萬美元買你的故事,你就能上市。

“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可以上市,但時間證明一切)”納斯達克這一理念鮮明詮釋了美國人的投資原則:

無門檻地鼓勵創業,為高科技、創新型公司填補虧損、解決融資難,為創新而燒錢,讓時間來證明企業價值。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對虧損企業的無上寬容,激發了北美資本市場的極大繁榮和創業型社會。

過去二十年,美股不僅催生了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特斯拉等全球科技巨頭,而且持續虹吸了網易、新浪、攜程、百度、阿里、京東等中國第一代、第二代優質互聯網公司。

燒錢真的能造就一家偉大公司嗎?

上市時成立不到三年,上市後虧損20年,從一家線上書店發展為全球第一電商平臺和雲服務平臺,這就是亞馬遜。幾個工程師業餘時間開發了一個廣告系統,只融了A輪、燒了幾千萬美金就去納斯達克敲鐘,16年間建成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和數據中心,這就是谷歌。

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為科技股的鉅額虧損買單,就不會有亞馬遜、谷歌從零成長為全球領袖級企業;如果沒有投資機構燒錢支持創業者完成原始積累,就不會有攜程、京東、美團從各個傳統消費領域中跑出新經濟賽道……

一時的虧損不是恥辱,燒錢成長也不是原罪。但創業者拿著投資人的錢,不能沉迷於講故事、爭地盤,必須立足企業發展,燒出核心競爭力,燒出技術、服務和商業模式壁壘,才會真正有未來,這是亞馬遜、谷歌、京東、美團等踩著無數失敗企業的灰燼,留給資本市場的“燒錢指南”。

2

燒錢成功學

什麼是有價值的燒錢?什麼是戰術虧損?哪些企業能燒出成功和未來?

中美兩國三大電商平臺,淘寶虧了6年,京東虧了12年,亞馬遜虧了20年。

貝索斯1995年創立亞馬遜,參與並引領了全球第一輪電子商務崛起。感覺到世紀之變的他,先從網上賣書開始,迅速做到全品類電商業務,為支付龐大的技術搭建和市場教育成本,兩年虧損600多萬美元,上市八年燒光30億美金。

30億美元,當時可以買下加勒比海的島國海地。

但,就是這虧損的十年,為亞馬遜積累起4000萬第一代網購用戶,由“網上書店”到電子商務,由一流的供應鏈系統到一流的IT基礎建設,引領電子商務創造出顛覆人類上萬年交易方式的新經濟。

二十年,陪跑亞馬遜的投資者,和貝索斯一起體驗了從“燒錢大王”到世界首富的夢幻飛躍。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營業收入近指數級增長的同時亞馬遜其實大部分時候在賠錢

巴菲特唯一一次說自己“太蠢”,就是錯失亞馬遜。而孫正義迄今最正確的撒錢是投資阿里。

亞馬遜創立8年後,淘寶才誕生。彼時搶先開局的易趣網已背靠eBay,拿下中國2/3的在線交易市場。如果一味效仿亞馬遜或eBay,不管燒多少錢,淘寶幾乎都是死路一條。

拿著軟銀彌足珍貴的8千萬美元,淘寶先是免除平臺交易費,給eBay付費模式以致命一擊,又靠支付寶創新、買賣雙方即時溝通創新、評價-反饋-優化服務體系創新,步步贏得用戶,最終吃下80%份額,逼退eBay,也從亞馬遜的巨大陰影下走出了差異化道路。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一切不過發生在一兩年之間,數億人民幣灰飛煙滅,換來中國電商快進式開局。

只要稍微覆盤下這些偉大公司的草創時代,就不難看出,越成功的企業開局越顛覆和艱難,越難越捨不得浪費彈藥,燒的每分錢都是為了在虧損中贏得時間,抓住機遇、佈局未來。

如何在燒錢中贏得機遇?

第一,開闢藍海。

亞馬遜把握住了互聯網革命這個百年一遇的科技大藍海,淘寶用免費、低價、第三方支付把握住了中國C2C的藍海,京東用3C、高品質闖出一條夾縫中的藍海。

不要碰別人已經做得很成功、很成熟的生意,不要以己之短攻人之長,儘量發現新市場,或者在現有領域裡找缺口、打不足,燒錢佔領一塊新的安全區,而不是隻想複製別人的成功。

第二,構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壁壘。

京東的高效物流,美團28分鐘配送,淘寶打假反欺詐安全保障,支付寶解決整個電商的信任問題,這些樹立行業遊戲規則、制定競爭模式的基礎設施,就是一個平臺乃至全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這些都是靠燒錢燒出來的,但卻不是所有的燒錢都能燒出這些來。

錢可以買來用戶,但要持續轉化、擴展用戶,必須建立起粘住用戶的產品亮點、服務優勢和閉環能力。通過用戶來拉動市場,用市場來完善供應鏈、服務、效率、產品數據,用數據推進精細化服務,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用戶越多,核心能力越強,越強,對手越不可追趕。

3

難持續的補貼

去年6月,科創板在上海開板,未盈利或累計虧損的企業第一次被准許進入股市,“中國版納斯達克”作為一次里程碑式的制度創新,被視為對科技創新的最大褒獎。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科創板縮寫為“STAR”寄寓著一顆顆冉冉上升的新星

從納斯達克到科創板,國內國外資本市場一再放低新股門檻,股民、險資、銀行、券商的錢一起湧入新經濟領域,最大目的就是激勵創新、解決創業者融資難,扶植高增長價值企業。

但事與願違的是,對燒錢和虧損的寬忍,豢養出一些以創新為名空耗資源、魚目混珠的企業。

2019年,科創板90家企業中20家出現業績變臉;納斯達克這兩年所有IPO公司中,80%以上是虧損企業,其中包括瑞幸、拼多多等十幾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

燒錢補貼的發展模式從鼓舞創新變成質疑重重,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企業流行講故事,放數據衛星,拿錢破壞市場規則,以價格戰名義打價值毀滅戰,甚至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錢,就能燒出市場,打垮對手,燒出可持續發展。

這是什麼春秋大夢?

投資者容忍虧損,是渴望尋找好的投資標的,是為了虧損後的大賺。一旦發現企業沒有核心優勢,管理者沒有新商業技能,就會立刻止損,沒有韭菜給你一輪一輪地割。

即便有足夠的錢,競爭力也不是說燒就燒出來的。所謂壁壘,必須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在同樣實力背景下,建立比較優勢已經很不容易,更遑論很多企業是作為後進者謀求超越。

中國接入互聯網比美國晚25年,淘寶比國外電商晚近十年,要擊退eBay、亞馬遜,只能把客戶服務、交易信任、性價比、支付便利、國人消費喜好研究到極致,一點一點摳出優勢。

京東更難。做線下被國美暴扣,轉線上有阿里、噹噹,最後靠模式最重、燒錢最快的自營閉環服務做大,死磕品質二字。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美團能打贏百團大戰,建立起橫跨餐飲、外賣、酒店、生鮮、出行等全業務生活服務平臺,靠的是打造出全世界最強的即時配送團隊,及本地線上線下閉環服務能力。

價格、品質、體驗,最重要的,圍繞這些打造出他人難以企及的核心能力,這些最基本要素做到極致就是最強的護城河。

沒有護城河,意味著你除了補貼,沒有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如果對手補更多,你拿什麼護盤?ofo、樂視以及無數O2O和團購網站的幻滅一次次給出教訓: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惡性燒錢,幾乎等同於浪費社會資源的犯罪和欺騙投資者。

4

引人矚目的拼多多

  • 是否有足夠的錢燒?
  • 燒多久才能盈利?
  • 是否燒出了核心競爭力,能應對來自同行、甚至巨頭的挑戰?


用以上標準衡量當前虧損最大、燒錢最多的上市企業,瑞幸之後,最令市場矚目的是拼多多。

拼多多與瑞幸有不少共性:

都是速成公司,瑞幸從創立到上市用了1.5年,拼多多用了3年;都靠補貼崛起,瑞幸一年燒掉8.5億,拼多多2019年經營虧損85.4億元,平均每天經營虧損2300萬;都在鉅額虧空下呈現不正常股價,瑞幸上市八個月無盈利,股價卻漲了270%,拼多多交易額不到京東一半,去年市值先超百度後超京東,一度坐上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第四。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拼多多業績數據

瑞幸的故事是對標星巴克、做中國白領外賣咖啡。拼多多的故事之一是農村包圍城市,5億下沉用戶。

數據顯示,拼多多和淘寶、京東用戶的重合度分別是46%、25.9%。[1]近一半用戶是跨平臺用戶,如果拿掉每天成百上千萬的補貼,有多少“羊毛黨”還會繼續留存?淘寶、京東不斷向三四線下沉,在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覆蓋下,“農村包圍城市”是否構得上核心壁壘?

京東有自營正品、自營物流,淘寶有幾十億SKU超級供應鏈、2萬海外商家和支付安全。拼多多的優勢是低價拼團,但淘寶特價版和京東拼購上線,被市場認為是針鋒相對跟拼多多競爭,後者價格優勢不突出了,服務、品質保障、售後、物流可有超越阿里京東的水平?……

一旦阿里和京東選擇正面競爭,拼多多必須面臨靈魂拷問:平臺核心競爭力是什麼?護城河是什麼?留客能力是什麼?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產品、服務、供應鏈,都是行業頭部已經玩得很好的,花大筆補貼燒出來的拼團模式、下沉市場,別人在現有模式上“+1”、往下打一打就可能超越。不論3億用戶、5億用戶,幾乎是對價格最敏感的一群人,停止燒錢後如何維繫?盈利希望是什麼?

巴菲特在股市上有“兩不投”,一不投虧損無望的企業,二不投沒有護城河的企業。

燒錢無罪,但姿勢要對(深度視角)

如果拼多多哪天停止補貼,它對用戶就沒有那麼大吸引力,用戶留存率降低,它的生意持續發展和增長就堪憂;如果繼續補貼,它的財力又沒有那麼強,跟阿里、京東打下去,即使大家殺紅了眼都不賺錢,拼多多也大概率是先撐不住的那個。

繼續燒錢,別人比你更能燒。不燒了,沒有核心競爭力留住用戶,故事講不下去。這就是資本市場在瑞幸崩盤後對拼多多的最大顧慮。

兩年前,拼多多赴美上市之時,黃崢曾感慨:這個“孩子”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眼前充斥著可見的危險和挑戰。黃崢看到了危險,卻難以真正為薄弱做加固。

瑞幸出事後,有人擔心此事可能引發中概股信任危機,給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帶來傷害。

這只是短期衝擊。

長遠看,最具破壞力的影響,是引發整個資本市場對燒錢補貼模式的質疑。這種質疑,讓原本對創新創業具有巨大扶持作用的虧損寬容、制度寬容,因一次次希望破滅而信任解構,投資者謹慎,市場緊縮,新企業上市融資和草根創業者尋求支持的難度加大——

富貴險中求,燒錢造夢越來越難富貴。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