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一所國際化的研究型大學,兼具現代化大學管理體制與國際認可的學術水平

★聘用全球一流師資,全英文教學環境

★與全球100+國際名校合作,簽訂160多個學術交流交換項目,在校生中超60%有過海外交流交換經歷

★實行書院制,打破學院和專業界限,培養學生全方位成長

★與港中大一致的學術水平,頒發香港中文大學學位證書

★高比例畢業生到海外名校繼續深造,就業多走向知名企業

★新型大類招生模式,專業覆蓋更全面,專業招生名額不受限,選考科目更科學

★提前批次報考,高考英語需120分以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學校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的大學。大學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大學的辦學特色是國際化的氛圍、中英並重的教學環境、書院制傳統、通識教育、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

經過六年的發展,大學學科建設已逐步完善,已設立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和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四個學院,開設17個本科生專業、18個研究生專業。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5600多名優秀學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專業簡介

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和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四個學院以及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數據與運籌科學研究院、未來智聯網絡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等十個研究院,大學開設17個本科生專業,分別是金融學、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經濟學、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020年新增)、金融工程、翻譯、應用心理學、英語(2020年新增)、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國際合作夥伴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師資力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面向全球招聘,短短五年間,已建立一支具國際水準的師資隊伍,截至2019年底,大學已引進世界知名教授350多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2位,菲爾茲獎獲得者1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近20名,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18名等,國家級專家及相當水平學者30名,教育部及廣東省人才計劃入選者14名,深圳及龍崗區各類人才項目入選者超過350人次等。

目前引進的教師100%具有在國際一流高校執教或研究工作經驗,75%以上的教授年齡在40週歲以下,是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富有創新精神和教書育人熱忱的優秀教師。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大師講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Prof. Arieh Warshel講解多尺度分子模擬


學生活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子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學習們既可以參與藝術講座、體育類賽事,也可以參與大學大型活動、社團活動等。學校定期組織大師講堂、中國文化大講堂、春山雅聚和駐校藝術家等學術文藝類活動。積極營造校園文化的同時,大學每年舉辦高桌晚宴、燃點音樂節等大型活動。大學亦鼓勵同學開展各類社團文體活動,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各類校園活動源源不斷地為學生創造和提供多元化文化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2019大學音樂會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2019聖誕圍唱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2019中秋晚會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百團大戰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聚光電影節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2019逸夫書院高桌晚宴


優秀畢業生情況

截至目前,大學已培養了兩屆本科畢業生,四屆碩士畢業生。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位於國內知名高校就業率前列。其中,超過70%的學生前往海外名校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選擇升學的畢業生中超過60%的畢業生攻讀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等QS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十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

選擇就業的畢業生獲得了包括華為、微軟中國、百度、騰訊、京東、聯合利華、寶潔、可口可樂、安永、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是畢業生首選就業區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二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去向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就業率高達98.18%,保持高位穩定,位於國內知名高校就業率前列;二是升學比例再創新高, 75.73%的畢業生攻讀世界名校的碩/博學位。在升學的畢業生中,有64.10%的學生攻讀排名前五十名的世界名校的碩士/博士學位;三是就業質量名列前茅,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的平均年薪高達14.13萬元;四是首屆理工學院本科畢業生培養質量備受矚目,82.69%的畢業生攻讀世界名校的碩/博學位,13.02%的升學學生獲全獎直博攻讀世界最頂尖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就業質量報告圖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採用新型的更大類的招生模式

大類覆蓋更全面

僅設置三個招生試驗班——理科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三個試驗班將覆蓋大學所有的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心理學、翻譯、英語、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金融工程17個本科招生專業。

更大類的招生模式,專業的招生名額不再受限制

考生按照選考科目填報理科試驗班或經濟管理試驗班或人文科學試驗班的高考志願。入學後,報考理科試驗班的學生在深入瞭解各學院各專業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兩週內選擇學院,在大一結束時在所屬學院內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報考經濟管理試驗班或人文科學試驗班的同學,修讀完成所在學院一年級的學院課程後,在大一結束時在所屬學院內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這樣的大類招生模式,提供了考生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學院和專業的機會,而不再受具體專業的招生名額的限制。

選考科目更科學

針對3+3高考改革下的北京市學生,經濟管理試驗班選考科目不限,大一結束在經管學院內選專業。人文科學試驗班要求選考時必選歷史和地理兩門科目,大一結束在人文社科學院內選專業;理科試驗班選考科目須選物理、化學、生物中的任意一門,入學兩週內可選擇的學院包括: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金融工程專業,大一結束在所屬學院內選最心儀的專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南有佳木,鳳凰來棲之。

我們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你!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招生組諮詢方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北京招生組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北京招生組

QQ諮詢群二維碼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