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市佔率跌至0.6% 法系車2020或全線“崩盤”

4月14日,東風汽車發佈公告稱,鑑於中國汽車市場下滑及東風雷諾的經營狀況,東風汽車與雷諾雙方擬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目前,雙方簽署相關備忘錄,達成初步意向,雷諾擬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同時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


東風雷諾擬進行重組,對於雷諾來說,這意味著中國市場不再是其發展的重點區域。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雷諾在華銷量僅為18萬輛,出現大幅下滑。在此形勢下,雷諾需要對中國市場重新考量,做出新的佈局。


在大多數人看來,雷諾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只是法系車的一個縮影。從雷諾汽車擴展到整個法系車,其在中國市場已經陷入困境,市場佔比也逐步縮小,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法系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衝擊越來越大,目前這一數字在前兩個月中甚至不到0.5%。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法系車在華髮展面臨著一系列困難,而“疫情”僅是法系車突破過程中的一個阻礙。當雷諾率先在中國市場有所改變時,整個法系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如何?與其他車系相比,他們為何走得如此艱難?他們的問題出在哪兒?


法系車在華市佔率不足1%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雷諾全球累計銷量達到375.4萬輛,同比下滑3.4%。其中,在中國市場銷量僅為18萬輛,同比下滑17.1%,兩位數的下滑幅度進一步體現出雷諾在華髮展面臨困境。


乘聯會數據顯示,在雷諾的中國合資企業中,東風雷諾2019年的發展也未達預期,累計銷量僅為1.85萬輛,同比下滑63%。相比歐洲市場近200萬的銷量數據,雷諾中國市場業績在全球僅佔有很小的比例,與此同時,包括雷諾在內的整個法系車在中國都面臨著巨大挑戰。


2019年中國市佔率跌至0.6% 法系車2020或全線“崩盤”


據瞭解,在2016年時,整個法系車在華銷量達到61.8萬輛,市場佔有率為2.2%;在之後的三年中,法系車銷量呈現直線下降趨勢,2017年銷量降至37.8萬輛,2018年為25.7萬輛,到2019年時,法系車在中國的銷量僅為12.8萬輛,市佔率降為0.6%。


受疫情影響,在今年前兩個月中,法系車在華市佔率已不足0.5%,雷諾汽車更是接近於零。針對東風雷諾,其2019年稅前利潤為負值,這也是對東風雷諾實施轉型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雷諾表示,雖然此次出售東風雷諾股份,但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2019年中國市佔率跌至0.6% 法系車2020或全線“崩盤”


除東風雷諾外,雷諾在中國還與華晨、江鈴等多家中國企業建立了合資關係,擁有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華晨雷諾金盃汽車。可以發現,除了東風雷諾外,雷諾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和商用車兩大細分領域,這或將是其未來的主要發力市場。


法系車在華面臨產品、渠道等發展困難


2019年,整個法系車在中國市場中幾乎是以失敗而告終,但這並不是一個剛剛出現的問題。


在中國汽車市場中,目前主要銷售的法系汽車品牌為標緻、雪鐵龍、DS以及雷諾。近幾年中,這些法系汽車品牌在中國顯現出銷量連續下滑。對於法系車在中國的不成功,有汽車銷售領域專家認為,這主要由法系車的特點所決定,尤其表現在汽車產品和銷售渠道等方面。


眾所周知,法國是一個極度追求浪漫和美感的國家,正因為如此,法系車在全球市場中才有了許多創新、經典的設計。對於中國汽車消費者而言,法國標新立異的汽車設計似乎無法接受,反而更需要性能配置更加符合用戶汽車的需求。在這一點上,DS等法系汽車產品相比德系車存在很大的弱勢。


2019年中國市佔率跌至0.6% 法系車2020或全線“崩盤”


另外,在法系車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這幾年中,法系車並沒有從中國用戶的需求出發進行產品調整,直接將帶有西方文化的車型引進國產。同時,法國品牌在中國幾乎沒有“本土化”建設,因此,法系車在中國的發展始終處於下滑態勢。


除此之外,法系車在經銷渠道的發展上並不完善。據瞭解,為促進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大眾在華擁有超過兩千多家經銷商,且在大中小型城市中平衡佈局。相比之下,雷諾在中國的經銷商不足千家,在二三線城市更不足百家,其中部分店面面臨關閉。


除此之外,溝通出現障礙也被外界認為是法系車在華髮展出現問題的一大原因,中外雙方“誰都不願意聽誰的”,多位曾任職法系合資車企的相關負責人向汽車商報表示,法方認為中方應該以法方為主,做好產品銷售渠道;中方認為法方不瞭解中國,應該圍繞中國市場做出變化。導致股東雙方為了銷量頻繁更換企業管理人員,不惜犧牲品牌降低單車售價,不僅損害了品牌與企業管理模式,也徹底讓經銷商失去了信心。


法系車之後,誰是下一個淘汰者?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中國已迅速成為主流車企重要的發展領地。在2019年中,中國乘用車銷量達到2144.4萬輛,相比2018年下降了9.6%。與此同時,各車系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格局也出現了明顯變化。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中國自主品牌銷量的市場佔比為39.2%,相比2018年下降0.9個百分點。另外,德系和日系車的市場佔比有所提升,而美系、韓系和法系的市佔比則出現下降,法系車的下降幅度達到0.7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法系車在中國呈現出下行發展趨勢。


2019年中國市佔率跌至0.6% 法系車2020或全線“崩盤”


在中國當下的汽車市場格局中,第一陣營是大眾等德系品牌,隨著各法系品牌銷量的下滑,法系車整體份額下降,逐步被德系車搶佔。數據顯示,大眾集團、奔馳、寶馬三大德系品牌2019年在華銷量分別為423.36萬輛、70.2萬輛、72.2萬輛,總數超過450萬輛,在中國佔有較大比重。


在第二梯隊的日系車中,2019年的市場份額也呈現上升趨勢,這主要在於豐田、本田等車企在華的迅速發展,大幅度提升整體銷量。對於第三梯隊,幾乎只剩下韓系車,法系車的市佔比已不足1%,基本淘汰。


對於法系車在中國的弱化,相關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在於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雙向擠壓。近幾年來,包括大眾、豐田等在內的主流車企在中國加大本土化發展力度,使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同時,自主品牌得益於產品技術等方面的提升,長城、吉利等中國車企已逐步從中國市場擴展到海外,無形之中對本不適應中國市場的法系車形成了強有力打壓,在此形勢下,第三梯隊的法系車和韓系車在華髮展變得愈加艱難。


如今,法系車在中國的份額已不足百分之一,韓系車也即將面臨同樣的挑戰。據汽車商報瞭解,目前自主品牌主流車型的單車售價基本保持在10萬至15萬元,且在智能網聯、系統配置上緊跟行業潮流。


相比之下,現代等韓系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產品銷量主要集中在10萬元以下。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北京現代銷量達到71.6萬輛,其中伊蘭特、全新悅動等車型的最低售價都低於10萬元,整體佔比近一半。對此相關專家認為,目前韓系車在中國的產品配置相對較低,在技術和車型上已經受到強勢自主品牌的擠壓,好在和法系車不同,韓國現代集團已經意識並開始重新調整在華髮展策略,逐步與中方合資夥伴溝通,調整經營與利潤模式,加強技術本土化發展,這或許能幫助韓系車重新奪回中國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